富士康自动化生产进程上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摘要: 据了解,富士康的CEO郭台铭宣布计划为装配生产线配备100万机械设备,也是公司在自动化生产进程上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而,富士康一直都不怎么愿意谈论这一计划的进展情况,是否因为这一计划面临着包括高成本、快速技术变革在内的诸多阻碍?还有待观察。
12月19日,据了解,富士康的CEO郭台铭宣布计划为装配生产线配备100万机械设备,也是公司在自动化生产进程上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而,富士康一直都不怎么愿意谈论这一计划的进展情况,是否因为这一计划面临着包括高成本、快速技术变革在内的诸多阻碍?还有待观察。
富士康机器人运作
用机械臂解决劳工冲突悬疑
鸿海精密在大陆拥有150万名工人。雇佣童工、员工自杀,以及今年9月一家大陆工厂发生的群体性斗殴等一系列丑闻,令该公司近三年来备受困扰。与此同时,该公司在中国内陆地区的“富士康”(Foxconn)工厂还面临用工荒问题。
实现iPhone、电视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或许能使富士康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困局。但鸿海精密的一些管理人士指出,一些工厂装配的机械臂只能完成诸如移动某个元件这样简单、重复的任务。打磨iPhone金属外壳等许多复杂的工序,仍需人工完成。
鸿海精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称,董事长郭台铭制订的配备100万台机械臂的目标就像是驴子面前挂的那根胡萝卜,该公司一直在力争开发这方面的技术。
所谓机械臂,在大陆媒体的报道中被称为工业机器人。2011年,郭台铭曾宣布,希望到2012年底装配30万台工业机器人,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但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推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期限,称自己希望在5到10年内看到首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并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的工序。
知易行难,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分析师称,建立自动化工厂所需的资本开支将非常高。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师Alberto Moel预计,相关年度开支至少需要21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具体数字将取决于机器人的花费,以及自动化的程度。他说,富士康的年度资本开支历来低于30亿美元,除了该公司在中国内陆大举扩张的2011年。
郭台铭手头看上去并不充裕。由于大陆工人薪资上涨,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鸿海精密的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分析师们称,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的利润率从一年前的2.2%反弹至3.4%,原因是该公司提高了装配收费。
除了郭台铭的声明,富士康的自动化计划一直是保密内容。但富士康深圳装配线的几位工人说,工厂正在推行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富士康的管理人士称,该公司正在自主开发更多机械和自动化系统。鸿海精密发言人胡国辉也说,正在购买行业内最好的工业机器人。
胡国辉同时提到,由于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周期很短,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对于提高效率的意义不大。“一种产品的自动化流程刚刚稳定,就已经到了该产品的生产周期的末端了,而后又将有新的产品出现。现阶段多数领域用机器人还是比人贵。要想形成明显替代关系,近三年不现实,但在十年这样的长周期里确实是个趋势。
其中,替代信心来自两方面:一是机器人价格与人力成本“此消彼长”。五年前一台焊接机器人售价50万元,现在降到15万元。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二是机器人不会疲劳,也不像人有情绪波动,其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更高。实践数据显示,在电子产业打磨抛光环节引入机器人后,产品优良率从87%提升到93%。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