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业“缺芯少屏”时代一去不返
经济学家指出,从中国彩电业30年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我国市场经济30年发展的缩影,特别是在以长虹为代表的彩电领军企业身上,也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奋斗的精彩历程。这些企业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制造业摸索、转型、变革的发展史。
当年,中国彩电业白手起家,引进生产线和制造工艺,模仿海外企业的电视样品,从海外采购显示管等关键零部件,拼装出了中外结合的首台电视机。而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彩电业的发展也步入了飞速扩张时期。在大规模化扩张生产线、通过合作建立自有的显像管工厂、以平民价格推动产品的市场化普及应用等策略的推动下,彩电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农村市场的需求放大,彩色对黑白产品的升级换代,都直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与扩张。
在经历了30多年的积累后,我国彩电企业在显像管电视上逐步建立起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涉足上游显示管等关键部件,立足国内市场构建强大代理批零体系。此外还积极扩宽海外市场,以低制造成本高质量控制体系,成为全球彩电市场上的OEM工厂。
好景不长。2004年前后,彩电平板化浪潮全面袭来,国内企业在显像管上的竞争优势,顷刻被平板化浪潮所席卷。更为唐突的是,我国彩电企业在平板化大潮侵袭中,再度陷入“一无资金、二次技术、三无方向”的尴尬之中,此前在显像管领域构建的种种优势无法嫁接和复制。
面对再一次从零开始,国内彩电企业采取了“抓大放小、扬长避短、整合资源、两端突破”的策略,被迫应战平板产业的新形势、新竞争。以长虹为代表的国内彩电业巨头先是采取了规模化扩张优势,尽可能地通过平民化价格、低成本生产,增强与上游面板、芯片等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随着国内市场平板化趋势的全面到来,国内企业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关键布点工作,突破一直以来国内企业在平板面板、控制芯片上的缺失。
长虹凭借自身的军工实力,加大了对彩电控制芯片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并于2008年率先成功研发数字音视频SoC系统级芯片,标志着国内彩电企业芯片研发能力取得革命性进步。在控制芯片的研究和投入上,也得到了海信等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共同推动,海信也推出了“信芯”,逐步打造出一条国产彩电企业突破缺芯时代的新道路,即加强原创性技术的投入力度,坚持在原来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引进新的思维和人员。
更令人鼓舞的消息,则是来自于国内企业对于平板面板的掌握。2006年,长虹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对韩国欧利安等离子的控股,成为其300多项核心专利的产权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长虹很好地解决了等离子的技术来源问题。据了解,长虹购买的绝不仅仅只是欧利安等离子300多项核心专利,还包括一支200多人有量产经验的技术研发团队,使得长虹在短期内快速切入等离子屏的研发与生产,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内企业少屏的尴尬历史。
除了在等离子屏上的撑控,长虹还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手的方式,在液晶模组上与台湾友达光电展开合作,组建合资公司生产液晶模组,从而间接实现了长虹对液晶面板的主动权。
长虹的挺进上游、掌握显示屏、控制芯片的定义权等一系列布局,最终实现对整个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也鼓励和带动了一大批彩电企业在这两方面的突围和尝试。海信、TCL、创维等企业纷纷通过与上游液晶面板公司的合作,进军液晶模组项目的建设。同时,台湾奇美、台达光电等全球性的液晶面板生产工厂,也通过海峡两岸的商业交流平台,更多地与大陆企业展开资本层面上的商业合作,支撑大陆企业摆脱海外企业在液晶面板、芯片等方面的控制。
此外,专业液晶生产工厂也加快了面板本土化生产的步伐。京东方于今年在合肥投资了液晶面板6代线生产线之后,又于今年下半年再度启动了液晶面板8代线生产项目的建设。而南京中电熊猫也通过资本运作,获得了日本夏普6代液晶生产线和相关的一系列加工制造技术。而合肥市属企业也购买了日立等离子生产线,与长虹的等离子屏工厂实现了呼应。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化浪潮下,通过技术创新、资本运作,逐步走出了一条高效快捷、稳定发展的发展新路子,也全面改写了此前中国彩电业缺芯少屏的历史。而透过长虹51的发展历程和表现来看,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必须要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整合资源后,才能谋求新一轮的发展驱动力。(中国企业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