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揭秘中国联通“沃云”:四大基础性工程助力后发先至

2011-10-20 14:04:58 来源:中国通信网 点击:1571

摘要:   10月19日晚间消息,在任何一种产业技术发展初期,过大体量市场主体的深层次介入,往往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在技术的快速上升期和成熟期,大体量主体的缺失同样也会对产业造成损害。云计算可以看作为这样一种技术,除了谷歌和亚马逊等几家面向应用的大玩家之外,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技术方面,硅谷众多的中小型IT技术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造成了当前IT领域内的并购浪潮。

关键字:  云计算,  谷歌,  亚马逊

    10月19日晚间消息,在任何一种产业技术发展初期,过大体量市场主体的深层次介入,往往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在技术的快速上升期和成熟期,大体量主体的缺失同样也会对产业造成损害。

  云计算可以看作为这样一种技术,除了谷歌亚马逊等几家面向应用的大玩家之外,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技术方面,$硅谷众多的中小型IT技术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造成了当前IT领域内的并购浪潮。具体到国内市场,我们其实是非常缺乏这种技术微创新的能力。以获得发改委15亿元专项资金资助的企业为例,他们普遍的是面向应用服务,面向技术架构的厂商,底层的基础技术依然是缺失的。

  不过,话说回来,云计算的本质也是如何更好的去进行社会资源的调配,做到物尽其用。具体到云技术本身,也是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资源调度、虚拟化等传统技术进行融合,并通过网络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用户群体的扩大,交付体系将会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

  该我们的主角们出场了,那就是拥有丰富基础网络资源的电信运营商。他们分别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除了基于自身网络构建其面向最终用户能力交付的“公有云”之外,这三家企业也都拥有者庞大的IT基础架构,用于支撑自身数以亿计的用户,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私有云”。

  在云计算领域,这三家运营商并没有让人失望。最为高调的中国移动,早在两年之前就发布了“大云计划”,但该计划绝对规模较小;中国电信也发布了“翼云”,但更多的面向公众/行业/政府的公有云服务。中国联通一直较为低调,从现有的动作来看并不是非常成体系:包括10个省市营业系统的虚拟桌面,河北等省分的运营支撑系统云改造,以及对传统IDC的虚拟化改进VDC。

  在今天的一个场合上,C114中国通信网编辑有幸聆听了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张钧安、信息化部总经理柳博亮、研究院副院长童晓渝、系统集成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龙等几位直接相关人士的报告。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联通对于云计算的整体思路:在未来三年之内,分阶段平滑实施,重点关注标准化、互操作性和可管控性;对内建立高效IT运营支撑平台,对外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VDC,同时建立基于业务的云服务与能力开放平台;同时,要不断增强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行智能管道建设,提升物理网络的价值;在应用上,将云计算与物联网进行结合,与不同行业进行深度耦合。

  整体架构:云系统+云服务

  作为中国联通的智囊部门,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童晓渝的观点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云计算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机会。有超过60%的运营企业认为云计算将会显著增加连接类、应用类和基础性资源服务。”

  童晓渝眼中的中国联通云计算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云系统和云服务两大体系。云系统主要面向中国联通内部IT支撑系统,也就是信息化系统;而云服务则主要是中国联通向企业/政府等提供的公有云服务。“云计算要想得到广泛应用,就必须要解决创新性、规模化、服务保障和安全可控等问题。”

  公私有别,但其内在的核心技术却是趋同的,比如绿色数据中心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计算、人工智能、资源自动匹配等。“中国联通将会本着提升管理、降本增效、支撑创新、聚焦增长的理念,去系统的进行‘沃云’云计算技术研究和部署。”

  从总体服务框架上来看,中国联通的“沃云”与云计算经典结构是一致的,也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三个层面。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联通也开始了数据中心基地化、IT集中化、数据统一和应用迁移四大工程。“中国联通将会采用自主研发和产业合作相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这四大工程。”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应用迁移工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中国联通都拥有庞大的存量资产。“云计算不是毁灭性的创新工程,对于新建系统要采用云计算的技术架构,而对于原有应用则要从业务部门的需求出发,进行逐步迁移。”

  云系统:集中、高效、可管控

  中国联通有接近4亿用户,几千种个性化应用,如何服务好这么多用户,保证他们的服务体验,这是困扰联通信息化部门的难题。数据大集中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换届这个难题。

  “去年,我们在内部是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要不要走集中化的道路,如何去走集中化的道路。”柳博亮告诉C114编辑,“一开始有很多人并不看好,有很多的质疑,但现在批评的声音少了很多。”

  其实,我们并不难理解质疑之所在。数据大集中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难点在于能不能进行集中。银行业是数据大集中的典范,但电信行业的应用特点和银行业存在显著差异,电信业这种“跨地域、跨产品、跨服务”的集中难度更大。

  在柳博亮看来,中国联通的数据大集中之路面临着五大挑战:大用户量下的集中系统的处理能力,如何快速实现对市场变化需求的响应,支撑业务运营的可靠性,与个性化业务的支持能力以及集中环境下的运维体系。“关键是处理能力和可靠性问题,这也是我们选择云计算技术的关键所在。在可靠性方面,是选择两地三中心还是区域性中心也需要考虑,就是区域性中心也有上亿用户量,还是面临着处理能力的问题。”

  “我们之前去构建信息化系统,多是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但现在我们还要考虑外部市场环境的需求,要实现对业务的快速响应。”柳博亮认为,“系统必须是敏捷的、低成本的、可管控的。”同时,柳博亮还特意强调了运营商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能力,最终还是要实现业务多样性和产品服务一致性的辩证统一。

  云服务:构建区域性云计算中心

  作为国内第二大IDC服务提供商,中国联通一直也在饱受着各方面的竞争。首先是来自于IDC业务本身的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型下,中国联通向用户出租物理基础资源或者带宽资源,也就是挣个辛苦钱;其次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类似于世纪互联这样的中立第三方,都开始强调对于数据中心的精细化管理运营,竞争愈发激烈。

  中国联通是应该寻找一条差异化之路,将绿色节能、虚拟化、自服务和资源自动调度等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数据中心中,形成VDC的服务架构,成为了联通的选择。VDC可以通过云技术整合分布式硬件资形成虚拟高性能资源池,实现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可以为用户提供集中的、弹性的、高可靠性的计算和存储等资源出租型服务,满足用户对信息化、互联网等业务等成本、快速交付和按需租赁等需求。

  VDC可以有效整合并创新IDC业务的服务体系,提高IDC整体营收能力;实现传统IDC机房的节能减排,提升每平米的资源收益率;统一调度资源、均衡高低端IDC机房及偏远地区的业务发展;提升联通行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

  据中国联通系统集成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龙介绍,中国联通VDC在服务类型上可以分别面向政府、行业、企业应用;在产品功能上,也从原来的基础资源转变为PAAS平台服务提供、云主机等产品;在局点部署上,中国联通将会采用大区域的形式,构建六大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建立云存储容灾中心。

  据他介绍,中国联通的VDC业务将很快商用,我们也真诚的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也祝愿中国联通实现后发先至。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