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股价巨跌 东方日升或退市
摘要: 在光伏产品主要需求市场欧洲市场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汇率出现大幅下跌以及美国“双反”贸易调查、国内光伏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依然严重等一系列严峻背景下,作为一家以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为主的企业,东方日升单一业务单一市场布局能否让企业熬过这场寒冬?
在光伏产品主要需求市场欧洲市场经济低迷,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汇率出现大幅下跌以及美国“双反”贸易调查、国内光伏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依然严重等一系列严峻背景下,作为一家以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为主的企业,东方日升单一业务单一市场布局能否让企业熬过这场寒冬?是否会成为一些市场投资人士眼中的“深圳创业板第一只退市股”?
创业板股价巨跌 东方日升或退市
东方日升2010年9月登陆创业板,截至2012年9月26日的短短两年间,公司股价从42元一路跌至4.61元,跌幅高达91%。伴随股价下跌的是,记者看到,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31%、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2.22%。201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比上年同期下降37.46%,营业利润同期下降102.81%、亏损287.5万元。
屡败屡战的创始人
不停地创业,却屡创屡败,成为37岁的林海峰在没有创立东方日升之前的真实写照。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林海峰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接手父亲创立的那家塑胶模具的小工厂后,并没有专注于此,而是迅速将目光瞄准汽车功放市场,希望能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后因持续投入无产出,在一年后便宣告关门”。
此后,林海峰还陆续从事过塑料颗粒的销售、进水机阀门的生产,甚至还重返父亲的老本行做塑模行业等一系列创业项目,最终均以失败告终。直到2001年,从事有机玻璃管项目创业的林海峰,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太阳能灯具,便正式成立宁海日升电器进军太阳能光伏应用领域。
受制于公司资金实力薄弱的制约,直到2006年,林海峰才决定从下游的太阳能灯具组装,投资3000多万元上马公司第一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开始挺进太阳能光伏上游的电池组件生产。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最大需求国欧美市场受经济恶化、贸易壁垒等冲击,以东方日升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集体步入寒冬,这无疑让刚刚迎来“创业春天”的林海峰,再度身陷困局。
短短2年间,林海峰的个人身价出现80%多的缩水,经历“财富过山车”。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回顾林海峰的创业生涯不仅看出,其一直停留在各类产品的加工制造等低端领域。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依靠加工制造业一夜暴富已经没有可能。依靠太阳能光伏产业登陆资本市场后,让林海峰身价一夜暴增31.5亿元,这也让林海峰开始重新调整今后的创业目标和方向。可以说,东方日升只会成为林海峰创业生涯中的一块跳板,这也注定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着变数”。
[#page#]
前景渺茫的主业
当年,东方日升以每股42元发行价登陆资本市场,并创下“高达67.52倍的市盈率、超募13亿元”的显著成就,让2008年就藏身其中的多家创投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也让林海峰一举成为青年创业者的代表。
事与愿违的是,在东方日升一举登陆资本市场之后,业绩便接连出现两年的下滑,遭遇上市的“业绩见光死”。仅2012年上半年,在公司7.46亿元主营业务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营业收入为6.03亿元,同比暴跌46.99%。太阳能灯具业务营收尽管同比增长84.66%、营收仅1.15亿元却难以弥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亏损。同时,公司出口销售收入为7.33亿元、国内销售收入仅1273万元,分别同比下降37.55%、51.67%。
对太阳能光伏这单一产品出口的依赖,已经让东方日升在这个“光伏寒冬”中无法自拔。对此,产经评论员彭雄江指出,“就东方日升现有的产品布局、市场布局来看,属于典型的单一市场下的单一业务。在当前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公司的这种‘一招鲜吃遍天’商业模式,显然难以抵抗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波动,经营抵抗力非常薄弱”。
从太阳能灯具这一低端加工组装起家的东方日升,抓住了前几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尾巴”,开始面向产业链上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产业链下游的太阳能光伏发电、LED灯源等领域全面扩张,却意外遭遇产业寒冬。这对于营收不过21亿元、利润仅5500万元的东方日升来说,多面出击显然是无力应对。
“在市场需求下滑、贸易壁垒增长的情况下,这种典型的加工制造企业,发展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特别是对于东方日升身处这一太阳能光伏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安徽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主任李德俊认为,东方日升困局的背后,折射出整个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的发展困局。
扩张风险的大漩涡
营收下滑、业绩亏损,导致东方日升今年以来不断陷入采购纠纷之中。记者获悉,东方日升在与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后,又与京运通(601908)上演互相被告的案件纠纷之中,折射出因光伏产业寒冬而引发的被迫违约的行业性困局,也让东方日升面临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更大的风险还隐藏在近年来东方日升积极推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上。表面上,从卖太阳能电池变身自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可以构建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建立在海外市场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面临着法律、贸易、市场等诸多风险”。
截至今年6月30日,东方日升已在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英国威尔士(已出售)、斯洛伐克等地累计约55MW光伏电站项目已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未来,公司表示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光伏电站的开发投入。
[#page#]
目前,不只是东方日升,包括向日葵在内的一大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太阳能光伏电站。在李德俊看来,“从制造太阳能电池,到建立太阳能电站,这已经从传统制造商向能源运营商进行大的跨越,对企业的考验不只是资本、人才、技术,还包括对当地政策、贸易环境的了解。这显然需要破解更多的阻力,前进的道路显然会很曲折”。
在2011年公司经营也爆露出“投资回报周期”超长的弊端,公司在英国威尔士5MW的电站项目与客户签订转让合同,虽然客户已将全额资金汇入监管账户,且境外律师已出具法律意见书,但由于该项目相关过户手续尚在办理之中,其销售收入尚未计入公司营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