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二十三届华东自动化会议3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1 广告

致力“英利智造” 突围光伏困境

2012-10-18 08:41:31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616

摘要:  受海外多国光伏围攻,中国的光伏产业陷入绝境,在业界频出破产、裁员消息之时,光伏企业英利集团日前召开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力图绝境逢生。

关键字:  光伏英利集团

受海外多国光伏围攻,中国的光伏产业陷入绝境,在业界频出破产、裁员消息之时,光伏企业英利集团日前召开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力图绝境逢生。

致力“英利智造” 突围光伏困境

会上,英利宣布将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两方面转型,从管理、技术、质量、品牌、队伍五方面全面升级,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英利集团采取的转型升级措施或正为处于寒冬当中的光伏企业做出一个模板。而国内光伏企业通过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不仅是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有力回应,也让那些认为我国太阳能产品科技含量低的偏见不攻自破。

光伏产业步入寒冬 冷度持续加强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审判决,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设定了18.32%~249.96%的最终反倾销税率,以及14.78%~15.97%的最终反补贴税率。扣除重复计算的10.54%出口退税,美国将对我国光伏企业征收的合并双反关税在23.75%到254.66%。持续已久的“双反”调查,终于靴子落地,此判决对中国光伏业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影响欧盟双反的最终结果。

据统计,中国光伏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70%出口欧洲。有专家表示,如果欧洲“双反”成功,那后果将极其严重,美国的“双反”与之相比将显得微不足道。

早在今年7月,德国太阳能企业SolarWorld联手欧洲各国20余家光伏企业将一纸诉状递交欧盟,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从而以低价向欧洲倾销产品。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发起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9月25日,以SolarWorld为首的光伏产业联盟(EU ProSun)向欧盟递交申请,要求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

中国光伏产业的多事之秋还在延续。一份日前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已破产一年有余的美国加州太阳能企业Solyndra,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最终裁决结果(美国时间10月11日)的第二天,就以垄断为由,将无锡尚德、天合光能与英利绿色能源三家中国光伏巨头告上当地法院,称这些公司的垄断行为给它造成15亿美元损失,公司将为此寻求补偿。

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排头兵的光伏产业,前些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如光速般造就了多个新能源产业“大鳄”。但从去年至今,国内90%以上的光伏企业面临亏损、减产、停产。雪上加霜的是,最近美国、欧盟、印度等纷纷启动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针对我国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国内光伏企业生死攸关。

光伏行业经过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更加凸显出来,加快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英利集团的转型,正在为业内提供典范。

[#page#]

转型升级 以自主创新应对光伏危机

英利集团副总经理郑小强表示,英利将以“创新、升级、发展”为总要求,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创新和变革为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整体升级,通过管理创新实现员工队伍整体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确立光伏主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全面提升混业经营的发展水平,实现公司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全面提升。

郑小强说,英利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括实施两个转型和五个升级。两个转型指商业模式由单一生产模式向系统与服务转型。改变过去单纯生产并销售光伏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系统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和服务,增大公司盈利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营销方式由产品营销向企业营销转型。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整合优势资源,与更多有共识、有实力的大公司坦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五个升级指将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建立精简高效、快速反应的管理模式;由传统产品向定制化、差异化产品升级,生产轻质、高效的高端产品;建立全面的内部质量服务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化、专业化团队,着眼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巩固并发展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实现品牌升级。

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英利集团一直倡导和鼓励全员创新,在英利人人争当发明家。在“全员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一个拥有两万多人的大技术团队的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转型升级的效果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上,9月25日,英利第一届技术创新博览会开幕,参展的600多个创新项目80%来自于一线员工之手。“一变三接线盒”创新项目每年可节约2千万元,“太阳能新型刮刀”创新项目按1G瓦的产能计算,年可节约制造成本1500万元,“新型石墨舟”创新项目保守计算每年可以节省设备维修费用250万,“清洗机纯水循环利用”创新项目每年节约费用179万元……这些创新并非来自于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而是出自英利普通一线员工之手。

英利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王志新表示,多年来,英利集团在太阳能光伏技术方面已经申请国家专利445项,170项已获授权。正是重视技术创新,抓专利攻略,使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今年上半年英利组件出货量超过1100兆瓦,同比增长43%,位居全球第一位。

据相关人员介绍,这种技术发明和工艺改进在英利几乎天天都有,展会展出的近600个创新项目也只是英利全员创新成果的一个侧面。英利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倡导和鼓励全员创新。“全员创新”理念的指引下,这个拥有两万多人大团队的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业内专家指出,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要想保护好中国光伏这一民族产业,就必须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国内光伏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也正是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有力回应。

海南英利相关部门负责人廖振华表示,中国的光伏企业不能选择“冬眠”,否则当光伏春天到来时就可能再一次被甩到后面。

[#page#]

从“制造”到“智造” 自主研发的得力助手

在当前经济下行、美国“双反”、欧盟反倾销的压力下,太阳能光伏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价格也是一降再降,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成为企业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在英利集团总部的厂区内,“英利集团第一届科技创新博览会”的产品展示空间里,从磁悬浮飞轮储能样机到享誉全球的高效“熊猫”组件,处处闪耀着自主创新的影子,彰显着“英利智造”的创新实力。

转换效率提上来,生产成本降下去——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产品同质化较高的情况下,高效电池产品意味着高附加值,竞争力也就更强。”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宋登元说。

“对于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不计成本地单纯追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很难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只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才会被市场接受,才能与常规能源竞争,尽快实现太阳能电力的平价上网。”宋登元介绍,“熊猫”N型单晶高效太阳能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5%,比普通电池片高出1个多百分点,成本却比同类公司降低30%以上。

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从2007年的15%提升至18%,电池成品率从2007年的92.9%提高至97.3%,硅片厚度从2007年的325微米到现在180微米,碎片率却不到1%……自主创新正在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成为企业壮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以180微米硅片切割工艺研究为例,虽然可以将硅片切至100微米甚至更薄,但经过工艺部门与车间的反复实验,我们发现180微米是各项数据的最佳结合点。”英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起,英利集团大力推行“全员创新”,依托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支撑及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平台的建设,同时吸纳一线技术员工加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大技术团队,让每名员工想作为、敢作为、有作为。

“集团内部建立起前沿创新与一线创新互动,专项创新与产业链创新互动,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的“三大互动”创新模式,下拨专项科研资金,员工得到切身利益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降低。”据统计,自推行全员创新以来,英利平均每天都有一项创新成果出炉。

国家科技部“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两个代表着行业最高研发水平的研发平台落户英利,同时聚集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英利具备了高水平研发的平台和沃土。

自成立以来,英利在技术创新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组建了一支由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与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1100人的大技术团队,实现前瞻性研发、实验室技术创新、一线设备工艺创新,持续推动材料、工艺、流程方面技术进步。仅去年一年创新科技成果达到265项,几乎每天都有创新成果出炉。而这些科研创新与智能升级的成果,也会让那些认为我国太阳能产品科技含量低的偏见不攻自破。

据统计,英利共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3项,973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计划1项,正在申报的有三项。科技创新共获得各项奖励17项,其中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奖励3项,地市级奖励10项,行业协会3项,申请专利445项,拥有专利170项,公司撰写和参与编写的行业标准15项,拥有如此强大的科技实力做后盾,相信英利的困境只是一时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