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中国联通I-Net架构: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完美融合
摘要: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演进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另一方面,数据流量激增,运营商必须不断扩容网络,但却又面临着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8月20日早间评论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演进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另一方面,数据流量激增,运营商必须不断扩容网络,但却又面临着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为了应对挑战,电信运营商们都开始“越俎代庖”,干起了很多设备制造商做的事情,对传统的网络架构进行改良,比如中国移动提出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和Nanocell,中国电信开发的LTE增强技术平台“蓝极光”。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网络是为了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而运营商显然最了解这一点。
纵观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最为高调,中国电信如今也在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只有中国联通在外界看来不温不火,是个典型的“技术跟随者”,但这并不是真实的中国联通。技术跟随者只不过是受限于投资规模和力度,因为跟随者的成本是最低的、风险是可控的。
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忽略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于两个月前在3GPP RAN 3Workshop成功宣讲的I-Net基站直通概念就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作为一种可管可控的基站直通新型通信网络架构,I-Net走了一条与C-RAN截然不同的道路,真正的将互联网“平等开放”的精神引入到了蜂窝移动通信中。
I-Net:两种精神的融合
在ICT行业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个是搞互联网的,一个是搞通信的。搞互联网的人信奉的是开放、平等和自由,所有的业务和流量都是一视同仁尽力而为;搞通信的人信奉的是等级和控制,巴不得把一切业务都加上个标签,实现端到端的QoS和SLA。所以,这两种理念很难融合。
但I-Net在设计理念上,却突破了这一点。在兼容了3GPP网络架构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互联网“平等交互、直联互通”的数据传输思想及传统移动蜂窝通信“可管可控”的网络控制模式,通过接入网基站间直接互联、核心网功能下移等手段,缓解移动核心网压力,提升传输资源利用效率,进而降低网络投资成本
从笔者与中国联通相关人士的沟通来看,I-Net在实现方式上,首先是实现区域化业务的本地疏导,通过将相邻基站组成一个虚拟逻辑网络,具体规模要视基站之间的传输资源而定,在此区域内的用户业务交互可以直接在本地环内完成,不需要经过核心网,这也就降低了时延,有利于提升用户感知。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牺牲电信级的可控可管可运营能力,所以核心网的MME、S-GW/SGSN 、P-GW/GGSN等数据控制及处理功能适度下移到接入网,通过对计费、安全、网络性能的本地化管理及接入、移动性的本地化控制、实现可管可控的本地化传输。
与中国移动的C-RAN相比,笔者认为,中国联通的I-Net在创新性方面更加值得称道。因为在C-RAN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还仅仅是基站站点的物理集中,只有在第三个阶段,才会牵扯到虚拟化和通用IT平台。
I-Net:为移动互联网而生
从上文的介绍中,你不难发现,I-Net网络架构主要为本地化业务快速构建接入网内部的传输通道,适用于区域化的用户间交互式业务,通过提供了基站间直通的接入网内的数据交互平台,为移动业务在接入网内的部署提供网络基础。
从应用场景来看,首先是同一个基站内部的用户交互;其次是相同簇内用户交互;第三种是广播/组播群组内的用户交互。可以提供本地传输/共享,诸如IM、视频分享等社区化网络,本地广告广播和企业专网。特别是在社区化网络方面,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应用场景。
这从I-Net网络架构的产生背景也能看出端倪。I-Net是从2011年3月启动网络架构研究,7月提出核心理念和整体网络框架,10月完成核心技术白皮书;而在今年,I-Net的步伐则在明显加快,2012年6月底,在3GPP RANWorkshop成功宣讲,引起国内外运营商、设备商对通信网络架构研究的关注。可以说,I-Net是伴随着中国联通移动互联网的进程而出现并同步发展的。
说了上面这么多,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联通能够携同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早日将I-Net这种架构在现网中予以推广应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实验室层面。当然,I-Net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对传输网资源提出很高的需求,但在联通网络资源丰富的北方核心区域,相信已经具备了条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