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二十三届华东自动化会议3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1 广告

光纤入户部署难题多 接入设备需不断创新

2012-09-20 11:58:47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点击:5403

摘要:  PON技术作为推动宽带提升的关键技术,在应对光纤入户和光进铜退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光纤入户方面,目前成熟的EPON/GPON技术能够满足提升带宽的需求,而光接入网“大容量、少局所,网络扁平化”的趋势意味着OLT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对OLT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字:  宽带中国,  光通信业,  光纤入户,  芯片

今年以来,“宽带中国”战略持续升温。“宽带中国”战略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接入网层面的提速。PON技术作为推动宽带提升的关键技术,在应对光纤入户和光进铜退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光纤入户方面,目前成熟的EPON/GPON技术能够满足提升带宽的需求,而光接入网“大容量、少局所,网络扁平化”的趋势意味着OLT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对OLT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光纤入户部署难题多  接入设备需不断创新

“宽带中国”拉动行业大发展

“宽带建设意味着光通信业、 宽带设备制造业、通信芯片、物联网设备、信息安全等领域将获得巨大的投入和市场空间。”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传输与接入研究部副主任刘谦表示,“宽带中国”不仅仅是要提升网速,还包括对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这将使得信息基础网络不仅有更大的数据传输能力,还将具有更灵活的信息存储能力,更多的地址资源、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将对IPv6、虚拟化、存储网络、光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安全、 信息识别等一大批新技术的规模化发展有直接的帮助,同时将在这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信息技术进一步整体飞跃创造条件。

烽火通信网络产品副总裁范志文更看重“宽带中国”战略对宽带产业的提振作用。他认为,“宽带中国”战略将在未来五年为宽带产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如接入层FTTx的建设需要部署PON设备、无源ODN及光缆,城域和骨干网需要配套提速扩容,对于产业链上光电器件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同时,FTTH模式下大规模的光纤入户,对运维、海量光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高质量的基础带宽保障,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应用可以得到更大发展。

“宽带中国”瓶颈在接入

“宽带中国”战略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接入网层面的提速。从技术上看,无源光网络PON是推动宽带提升的关键技术。对此,刘谦也有同感。她认为,PON技术作为推动宽带提升的关键技术,在应对光纤入户和光进铜退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光纤入户方面,目前成熟的EPON/GPON技术能够满足提升带宽的需求,而光接入网“大容量、少局所,网络扁平化”的趋势意味着OLT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对OLT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光进铜退方面,能够充分发掘短距离铜缆资源带宽能力的VDSL2技术再一次得到了普遍关注。结合VDSL2技术在入户铜缆上的使用,10G PON技术将助力运营商在结合VDSL2部署上为已建区域的提速保驾护航。

“当前,EPON/GPON在光纤入户方面的应用以及10G EPON在光纤到楼宇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认为,应该顺应技术的发展潮流,在新建地区坚定推进FTTH,并推动FTTH成本的持续下降。

[#page#]

唐雄燕表示,在技术选择上,PON无疑是实现FTTH规模化发展的不二手段。目前的主流技术有EPON 和GPON两种,二者各有所长,现阶段在我国并存。在PON的技术选择上,我国运营商采取了实用主义态度,即更注重设备的性价比而不拘泥具体技术。EPON今天还是我国FTTB市场的主流,并率先向10G PON迈进,而GPON在FTTH市场有较强竞争力。无论是EPON还是GPON、10G PON都是近期演进路标,而40G堆叠PON和WDM-PON将可能成为更长远的技术选择。

“当前以EPON、GPON为代表的第一代PON技术已在国内规模部署并进入成熟期。”范志文对PON的应用如数家珍。他认为,以10G EPON和XG-PON为代表的10G PON技术也逐渐成熟。其中,10G EPON已有较大规模的建设,XG-PON预计要晚两年进入规模商用。新一代PON技术在前期存在若干候选者,经业内讨论已逐渐收敛,标准化组织FSAN今年起草了NGPON2相关标准,在继承现有ODN、与原有ONU共存的基础上平滑演进,提供两类技术实现:TWDM(时分与波分复用)和P2P WDM(点对点波分复用),具备下行至少40G的能力。

光纤入户部署难题多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运营商在光纤进入小区时面临的处境。

谈到部署问题,刘谦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工信部正在与住建部联合,对《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目前标准已进入报批阶段。在标准中,要求小区内至少预留三套接入线路,以保证公平接入和用户选择权。

此外,为解决光纤入户难的问题,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制订地方性管理办法,广东、江苏、福建、重庆等多个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规范,这些地方性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光纤入户的建设和运营环境,促进了光纤入户的发展,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效果并加以完善。

范志文则从具体施工的层面看待这个问题。他说,目前光纤入户部署的困难除了驻地网开放之外,主要在于产品及施工标准不统一和海量光纤管理,这给整体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例如楼内箱体结构、走线方式还有分路器的规格等各不相同,低成本的劣质现场连接器产品接续成功率偏低,给施工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施工及维护效率低下。

国内要解决光纤接入网的诸多难题,首先要从基础做起,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建设特点加快ODN产品的标准化以及解决质量问题,从而加快光纤接入网的建设进度,提升ODN品质以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化ODN技术的应用,彻底解决ODN的管理问题,最终建成一个具备快速施工及维护特性、可管控的高质量网络。

[#page#]

网络建设运维面临新挑战

目前,FTTH的部署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运营维护方面的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对此刘谦认为,“光纤入户”的实施除了工程建设外,还需要加强前后端联动、IT支撑、运行维护等各项工作,应尽快将接入能力转化为业务与服务能力。

 她建议,首先,FTTH设备开通、配置、升级繁杂;多业务配置和业务发放涉及多个设备、多套后台支持系统,操作复杂。针对这个问题,在建设PON网络的同时,应同步进行IT支撑系统的改造并实现IT支撑系统与PON管理系统的对接,尽快将FTTH的接入能力转变为产品和服务能力。其次,随着光纤入户,需要维护管理的ONU成倍增加;设备分布广,故障现场处理工作量大。

针对这个问题,在建设PON EMS系统之外,还需增加一套远程管理系统RMS,形成一套双模管理的架构。其中,EMS系统主要负责ONU设备的光链路层及二层交换功能的配置管理,确保底层通信链路的建立。而RMS系统则负责各种业务相关功能的配置,支持海量设备的管理,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确保新业务的支持能力。

最后,光纤入户的规模部署除了带来大量的ONU设备外,还带来了一张巨大的光分配网络(ODN),它包含了海量的光纤及接续节点。如此大量的光纤,其连接关系难以识别,网络连接情况在手工录入时很容易出错;在发生故障时,故障排查和后续处理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智能ODN的出现,能够在不改变ODN无源网络特性的前提下,为网络增加一定的智能特性,从而实现光纤连接的识别和管理、端口状态收集、端口查找指示等功能。

“FTTH用户的规模部署对现网运维体系带来的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海量终端管理及告警处理、海量光纤的管理和ODN故障定位。”范志文表示,作为设备商,应提供从设备到光纤线路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FTTH光纤量大、网络转接点多,传统ODN只能人工识别和定位,维护难度很大。智能ODN将“设备管理”理念引入到无源的ODN网络,实现对ODN设备与光纤互联关系的标识、识别,与工单、资源系统对接,完成资源调配、施工指导、状态回调、拓扑构建等功能,实现对ODN网络的OAM。此外,光链路诊断系统可实时监控光链路,主动发现链路潜在隐患,当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定位故障所在位置。

宽带接入设备需不断创新

“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设备商的支撑。作为设备提供者,需要在光接入设备的功能、性能的创新上狠下工夫。刘谦对此深有感触,她表示,伴随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光纤入户、光进铜退的网络规模将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经过前几年光纤网络建设的经验积累,目前的光纤接入设备在满足网络规模建设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伴随着光网络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势必会在运营维护方面提出一些新的需求,作为设备商应紧跟运维需求,逐步完善设备运维功能,以适应运营商快速部署的新需求。

例如,在光纤入户方面,由于ONU设备放置在用户家中,贴心适合的外观设计应成为产品研发关注的重要方面,小小指示灯数量以及亮度的设计若考虑不周全也会造成不少用户退网的现象。再如,在PON的ODN网络竣工验收和日常修障维护支撑工作中,对PON光纤链路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于业务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缺乏易部署、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来进行光纤链路的监控与诊断。

唐雄燕表示,从本届展会上可以看出,为了降低FTTH的成本,各厂家也下了不少工夫并且有很多新产品出现,例如高分路比的光分路器产品、特种光纤;也有厂家提出了“光铜协同发展”的思路,通过VDSL2等新技术来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宽带接入。在FTTH大规模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成为FTTH发展之关键。而实现局端OLT与终端ONU/ONT的异厂家互通,对于实现FTTH终端市场开放和进一步推动成本下降至关重要。对于占FTTH成本主体的ODN,也需要通过ODN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实现其成本的持续下降。

“目前不分场合地全面推广FTTH并不经济可行,也存在实施上的困难。光纤和铜缆在我国的接入网中将长时期共存,光进铜退需要循序渐进。鉴于我国用户居住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技术模式的选择上应该本着理性务实的态度,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力求总体建设与运营成本最优。”唐雄燕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范志文十分赞成刘谦的观点。他表示,烽火通信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产品线覆盖整个宽带网络建设,从系统设备到光缆、ODN,从接入到汇聚、骨干,从固网宽带到移动宽带都有,设备商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来快速响应市场,满足用户对带宽、价格、业务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当前,国内运营商在快速部署宽带的同时对成本要求很高,设备商正确的应对策略就是自研关键技术并与产业链深度合作相结合,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共同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和落地。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