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华为、中兴应强硬应对
摘要: 而随后,美国国会还启动了针对华为和中兴的第二轮调查。这一系列活动看起来仿佛都是一场设定好的局,仿佛是一场笼罩在华为、中兴身上的迷雾。就让我们冲破迷雾,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在近日,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委员会发布了对于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的报告。而就在这长达52页的报告总结说,两家企业都涉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且应该予以其在美从事经营活动更加严格的限制。而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而随后,美国国会还启动了针对华为和中兴的第二轮调查。这一系列活动看起来仿佛都是一场设定好的局,仿佛是一场笼罩在华为、中兴身上的迷雾。就让我们冲破迷雾,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思科,落寞中的黑手
这一场突然而至的风波并非毫无缘由,就在报告发布的前一段时间,美国思科宣布与中兴解除战略合作,前提你要知道——美国国会议员中有73位在思科拥有投资。几乎可以说,这场风波的推手几乎就是思科无疑了。
而思科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的打击、排挤华为、中兴,原因很简单,思科已经丧失了正面和华为、中兴抗衡的能力,在技术、人员、业绩等多个方面,思科几乎都处于弱势。相比思科市值数千美元,手握无数专利,叱咤风云的辉煌年代来说,如今市值跌破千亿美元,公司业绩增长缓慢。可以说,目前思科正处于一个无比落寞的时代。
相比之下,华为、中兴却是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冉冉升起的明星。比如华为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高达1027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一大电信 设备巨头——爱立信公司,甚至有望在年底跻身全球顶级企业行列,而中兴也是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巨头。
目前华为、中兴已经获得了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认可,被超过500家运营商使用,服务近30亿人口。虽然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暂时并不是很多,但一旦在美国市场确立优势,思科肯定是要吃瘪,而那些议员肯定要受到损失,美国政府也不愿看到中国公司在通信这样的基础行业占据优势,因此,二者一拍即合,欲在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羽翼未丰之前进行打击,因此打压华为、中兴也就自然而然。
经济or政治,谁来决定市场
市场的走向一向是靠经济所决定的,美国如此打压、封杀华为、中兴,可见仅仅依靠思科等美国公司自身的实力已不可为。不论是中兴还是华为都在美国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力图打开美国市场。而中兴、华为的通信设备相比思科等美国公司的产品在价格,甚至技术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在商言商,美国企业会放弃华为、中兴的产品去选择较贵的国内产品吗?
[#page#]
另外,思考引以为傲的专利、技术优势现在也逐渐的被华为、中兴追平甚至超越。比如目前欧美正在大力推进的新—代无线通信技术LTE 中,华为持有15%以上的基本专利。而在去年,华为重新组建了企业业务BG (业务集团),全面进入企业基础网络、统一通信与协作、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以及企业信息安全领域,而这些正是思科的“大粮仓”,是其此前一枝独秀的领域,而华为现在要全面进攻了。
所有的一切都让思科及美国政府为之惶恐,而在经济、技术上不能与华为、中兴直接对抗,那就只能扛出政治这把大刀了。所谓的“威胁论”、限制、调查、封杀等,都是美国政府所设置的壁垒——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建立的壁垒。而这真的能够决定以后的市场吗?
爆发,华为、中兴应强硬应对
作为科技公司,在国外遭遇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后,应该要怎么做呢?息事宁人、退出美国市场?这绝对不是决心在国际舞台大放光芒的华为、中兴应该选择的应对手段。在调查报告发布后,华为、中兴都纷纷表示了对调查报告的不满,但这还远远不够。
就在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CCFYOCSEF特别论坛“为什么美国国会发难华为中兴”在京召开。除了探寻发难的原因,很多与会的专家还提出了应对的方法,比计算机学会如常务理事潘柱延提出“华为、中兴需要做好未来生态体系整合的准备”等。
除了这些提高自身硬实力的手段,笔者认为在这场博弈中,华为、中兴不应当继续以一个被调查的“弱者”形象出现,而要强硬的予以还击,坚定的摆出自己的底限、实力以及容忍的限度,不能一味的“被审查”,否则,以后将再无宁日,人善被人欺的现象并不少见。而我国政府也应当大力的给以支持,而不是让国内企业在前线孤军奋战。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