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24届(华南)中国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 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4 广告

向前还是向后:台联电事件暂时休战?

2005-02-25 08:52:09 来源:eNews
“台联电事件已经平息了。”   2月21日下午,本报记者致电台湾联华电子(以下简称“台联电”)总部,该公司媒体联络人颜胜德言语轻松,并一再强调关于台联电投资和舰科技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台湾当局已经有相关的表态了。”   同日下午,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总干事罗怀家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台湾地方政府已经出来表态,称该事件出了些差错,“我认为他们会很快作出正式结论的”。   事态发展似乎暂告一段落,但台联电事件本身所产生的风向标性的影响却刚刚开始。    曹兴诚的一封公开信   2月15日,联华电子被指控在大陆进行非法投资,被怀疑是大陆苏州芯片生产商和舰科技的实际支持者,遭遇台湾“检署”的“闪电调查”。   同时,联电副董事长宣明智以及和舰科技总经理徐建华的住所也遭到有关方面搜查,徐建华被拘到案协助调查(详情见本报21日23版)。   台联电究竟与和舰科技是何关系?   2月18日,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在致台湾“检署”的公开信中承认,他本人曾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并为其寻找客户。但他否认此举存在任何过—错,并驳斥了他本人及联电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属非法行为的指控。   曹兴诚说:“是我制定了帮助组建和舰科技的计划。但根据相应条款,联电及任何下属员工都不得在和舰科技进行投资,因为我们不能违背相应规定。”曹兴诚表示,由此可见,他本人或联电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违规,并要求“检署”官员立即停止对此事件的调查。   曹兴诚表示,曾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其实最终对联电的市场有利,原因是联电可以借此来遏制中芯国际的过度扩张。   他表示,等到台湾当局取消科技公司不得在大陆进行“非法投资”的禁令后,联电将不排除并购和舰的可能性。   和舰科技两年前开始运营,目前的晶片月产能为3万片,使用0.15微米到0.50微米技术。和舰此前曾表示,将在今后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目标是要取得中国第一大芯片加工厂的地位。   曹兴诚还承认了为和舰寻找客户出力的事实。他表示,由于联电并不能得到这些客户,与其让他们流向中芯国际,还不如把他们介绍给和舰。   曹兴诚还在公开信中承认,和舰曾使用了联电的专利技术,但他不会因此对和舰提交侵权诉讼,原因是他计划以此作为将来并购和舰的重要谈判条件。   此前联电还否认了曾向和舰提供制造设备的指控。和舰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只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或从其它公司取得了技术许可。这位发言人还否认了与联电“有任何关系”。   迅即,和舰科技也随之发表公开声明,1.本公司为独立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设立之半导体晶圆代工制造公司,与台湾联华电子无任何关系。2.和舰科技所使用之制程技术除自行研发外,均经由与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以付费方式与交叉授权方式取得。3.本公司总经理徐建华先生仅为协助配合台湾“检调单位”调查,以厘清联华电子与和舰科技双方之关系。目前和舰科技生产营运一切正常。   此后业界又传出商业“无间道”故事,联电董事长曹兴诚点名在此事件中有商业卧底搞鬼,并且直接指出就是曾任职中芯半导体的陈澄佑。   陈曾经在中芯半导体工作过1年多,也具有科技业的工作历练,在中芯离职后转往和舰科技,目前又已离职。   中芯国际赶紧发布简短声明:1.中芯一向提倡公平友好竞争,并且一直欢迎其他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同业前来大陆共同发展半导体业,我们的原则是从来不批评也不评论友厂,更不可能从事任何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2.中芯仍呼吁台湾地方当局尽快开放台湾同业到大陆投资设厂,以应国际竞争并开拓大陆广大市场。   面对联电的猛烈炮火,中芯方面显得异常冷静。对于所谓“无间道”指责,中芯国际不予置评。    “中转站”策略失效?   显然,台联电事件开了不好的头。“这是明显的杀一儆百效应”,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对外贸易室主任刘雪琴指出,台湾一直禁止高科技企业到大陆投资发展,而仅仅是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放行,而这样的企业在大陆“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因此,在欧美日高科技企业纷纷涌进中国之时,台湾科技型企业想到的却是“卡位”战略,即争抢大陆市场制高点。   据悉,台湾当局直到2002年8月,才正式开放台商直接赴大陆投资,主要开放了8163项对大陆投资的农产品、制成品项目,取消了5000万美元投资上限;将台商赴大陆投资划分为“禁止类”与“一般类”,受理未经核准大陆投资台商补办登记。   即使在有限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之后,台湾当局仍然对台商赴大陆投资设置了众多障碍。   在台湾“经济部”发布的《大陆投资负面表列——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等》中,禁止对大陆投资的农产品有236项,制成品有102项,另外是服务业与高科技业(邮政、电信、集成电路设计等)。   此外,台湾当局规定,台商若赴大陆设厂,必须在岛内按一定比例投资。另外规定包括岛内大企业对大陆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资产在50亿至100亿元新台币的企业不得超过30%,资产在100亿元新台币以上的不得超过20%等。   在此种局面下,台资企业采取的是曲线投资。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第三地成立挂名公司,再辗转前往大陆投资;另一种是规避公司投资,改以个人名义赴大陆投资。   商务部研究院长期研究国际游资的梅新育博士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许多台商为了规避台湾当局的阻挠而选择到加勒比海等地的离岸金融中心(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设立国际商业公司(又称为“离岸公司”),通过国际商业公司投资大陆,借助离岸金融中心优越的保密条件,隐瞒其真实股权结构、资金来源,令台湾当局无法获得足够证据“依法”处置自己。   规模庞大的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和舰科技公司、斯米克公司和太平洋数码公司、灿坤实业公司等知名外商投资企业者都是通过离岸金融中心进入大陆的。   据统计,在帐面统计中来自离岸金融中心的众多投资中,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来自台湾,尽管尚难准确估算其规模。   而通过“中转站”作为第三地曲线投资大陆,是当前遭受台湾当局限制的科技型企业主要投资策略。   投资苏州的和舰科技是外商独资企业,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名称是英属维尔克群岛橡木联合公司,注册资本为3.5亿美元,注册时间为2001年11月23日,法定代表人为徐建华,住址是台湾新竹市。   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也承认,由于台湾地区政策禁止IC产业到大陆投资。如何不违犯当地政府规定,又能完成台联电策略需求。此时,正好台联电公司资深员工徐建华等人表示有意离职到大陆发展,曹立即给予支持,“要保留日后并购和舰之可能性,两岸政策松绑,立即进行两公司之合并。”    “政策干扰”再思考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副总干事罗怀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台联电事件对合资企业赴大陆投资的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   目前,罗所在的工会正在作些“危机公关”。他说,“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首先告诉企业这仅是一个个案。如果台湾企业觉得当局政策于企业的发展不方便,我们会努力做工作,进一步要求政府当局完善。   对于台联电本身而言,台联电总部媒体联络人颜胜德则态度坚决地表示,不会影响台联电的既定计划,只要台湾当局有关政策松动,台联电则会积极投资大陆。   但是刘雪琴并不这么乐观。她认为,台湾当局一直在采取回避投资大陆,制订“既利用大陆,又不依赖大陆”策略,现在积极吸引台资企业回归台湾投资,在土地、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支撑,同时又千方百计鼓励台资企业向东南亚等地投资转移。   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向台当局释放这样的信息,即企业行为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行事,而不应该给予行政干扰,政治干扰。   罗怀家对记者表示,台资企业继续投资大陆不会改变既定策略,“毕竟经济发展比政治更实在”。大陆是台湾非常重要的市场,他建议,希望台湾当局能松绑大陆投资政策,让台湾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商务部有关报告分析,目前台资在大陆投资的最热门地区正在从长江三角洲北部向南部的萧山移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相继步入深化,预计台商将加大在西部、东北、华北与环渤海地区的投资力度。   日前,台商除了继续大规模投资于大陆的电子、基本金属、塑料制造等产业外,对信息技术产品(尤其是半导体芯片)和生物科技等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台湾资本在大陆的零售、物流、医疗、教育与出版、房地产与基础设施等服务业领域的活动也显著增长。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