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折返中国 首要任务帮助IT公司融资
2005-04-09 08:52:00
来源:IT时代周刊
对于众多向往纳斯达克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中国成长型高科技企业而言,它再度到来的消息无疑令人充满期待
美国纳斯达克股市(NASDAQ,以下简称“纳市”)折返中国,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的春天又一次到来?
2005年3月1日,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宣布了上述消息,并任命劳伦斯.潘为中国首席代表。这位首席代表随即表示,到任后将与中国更广泛领域的企业沟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
8年前,纳斯达克从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到去年中旬撤出,它历经中国公司上市的两轮高潮,成就了新浪、搜狐和盛大等高科技企业,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亦铭刻其身影。如今,纳市离开中国仅半年即施“回马枪”折返,这成为中方企业埋藏的希望种子。
需要中国“捧场”
在与中国进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后,纳斯达克从未远离过中国。
掌管中国区业务的纳斯达克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甘斯阿达向《IT时代周刊》介绍,第一位首席代表黄国华在半年前离开后,纳斯达克即开始寻求继任者,并确定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包括IT、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公司到纳斯达克实现国际融资。而在纳斯达克亚洲区回复本刊的电子邮件中,有文字明确表明新成立的北京办事处“将多与包括金融服务、运输、媒体和生物技术等企业沟通,以吸引更多的国有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
与前次相比,纳斯达克此时表现出来的态度迥然不同。业界普遍认为,他们是在这种背景下再度进入中国的:当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发动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当纳市的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出现衰减的时候,中国市场和纳斯达克找到了“交集”。从这个意义来说,纳斯达克需要中国企业“捧场”。
甘斯阿达注意到了“中国版块”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大股市上成交最为活跃的版块,他告诉《IT时代周刊》:“在纳市挂牌交易的中国公司近期平均每天的成交量为1820万股,这让投资者感到兴奋,他们也越来越吸引全球投资人的眼球。”
另据《IT时代周刊》近期获得的资料显示,世界银行旗下私营融资部门——国际金融公司认为去年海外风险投资商向253家中国公司(包括许多科技和电信初创企业)注入了近13亿美元的资金,投资额较上年增长了28%,投资交易数量增长了43%。而在去年进行了IPO交易的中国科技公司中,有24家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他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了43亿美元,许多期货交易所都推出跟中国上市公司相关的不同的期货,这无不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者表现的越来越认同。
中资企业向国际市场募集资金的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国际资本的流通。因此,前期在华开拓市场不利的纳斯达克急需推动新一轮的中国投资热潮。据纳斯达克提供的数据显示,中东小国以色列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达到了73家,而中国公司仅有17家。这样的事实,显然不符合两国经济现状的对比。
甘斯阿达坦言,早期的纳斯达克中国区在促成中国公司上市方面表现欠佳。他在总结以前的失误时指出:“纳斯达克中国代表处的运营相对较为独立,过分专注培训中国官员、沟通纳斯达克市场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帮助中国企业了解纳斯达克市场等工作,实质性的推介工作反倒懈怠了。”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以及香港、新加坡和英国等地并不缺乏融资通道,但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影响的电子股票交易市场,纳市一直是全球高科技企业进行股票交易的主战场,也是积极寻求海外上市的中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首选。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来挂牌交易,同样是纳斯达克在华努力的方向。
不是“收容所”
虽然此前纳斯达克已放出风声称此次的重点目标是大型国企,但其选址北京中关村的做法却让人更相信他们在乎的是中国的成长型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就对纳斯达克的声明不以为然,他指出:“任命新帅,移师北京,是因为他们在上海做得不理想。中国最好的高科技公司在中关村,这才是纳斯达克来到北京的真正原因。”
和大型企业相比,国内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源自于体制政策,也有其自身特点的因素:高风险、收入不稳、缺乏足够的信誉记录,银行难以向他们提供大量贷款。因此,具有最大投资需求的公司往往是成长性极强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真正对纳斯达克投以关注目光的,也就是这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但有多少“幸运儿”能够美梦成真,这是值得首要关注的问题。
甘斯阿达说:“纳斯达克不只是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场所,我们对中国国有企业相当重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春生教授也认为能够“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小型企业只能是很小一部分。周教授告诉《IT时代周刊》:“标准、融资成本、规模等对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都是横亘在上市路上难以飞越的‘大渡河’。这些标准不会因为纳斯达克二次进驻就有所改变。”
正在积极筹备在纳市挂牌交易的搜房资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搜房网)首席执行长莫天全也向《IT时代周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莫天全说:“纳斯达克的进驻丝毫不能左右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批准中国公司上市申请的难度,包括提交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以及之后的审计工作等一样都不能省。这对中国企业的要求同样很高。”
周、莫二人的观点印证了中国资本界对美国资本市场进驻国内市场的看法:从表面上看,纳市至多帮助达标公司顺利上市,对急需资金的众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意义并不大。
“我们永远也不能期待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去上市,这不现实。”周教授提醒道,“绝大多数企业还得依靠其他的途径,靠自我积累去发展。”
与此同时,与纳斯达克有竞争关系的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并不着急。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总监隆武华明确告诉《IT时代周刊》:“我们不惧海外市场,国内企业大量到海外上市不可能!”
隆武华认为,和在纳斯达克上市相比,选择在国内挂牌交易具有更多优势。他说《IT时代周刊》:“国内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基本都在国内,选择国内上市相当于每天在几千万股民面前做免费广告,好处显而易见。同时,选择国内上市的投入成本也要低得多。”
正确认识海外融资
尽管国内企业上市纳斯达克只是一种可能,但具有类似意愿的公司却与日俱增。对此,周教授特别警告:对大多数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上市不能成为实现融资的主要手段。
从过往经验来看,上市并非拯救企业的灵丹妙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美国高盛公司就一直在帮助其他企业上市,自己却是直到1990年代后期才上市。
高盛中国公司的纳市分析专家顾向军告诉《IT时代周刊》:“高盛的上市之路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及股权结构有关。上市一定要与公司的长远计划结合起来,绝对不能是‘拍脑袋’工程,只想着‘圈钱’。”顾向军认为,如果中国企业的终极目标与美国市场有密切联系,赴美上市肯定有好处,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用别人的资金就必须要让出股权。得到更多资金的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人对公司的股权造成影响,其他机构就有机可乘。现在正备受关注的盛大强行收购新浪事件可为此做为注脚。”顾向军说。
在曾为多家著名上市企业提供过融资分析报告的顾向军看来,全球化投资需要以全球性公司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来经营公司,如果把海外上市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要尽早做好准备。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只要有成熟稳健、前景良好的运作,才会有大量的资金愿意投给你。搜房网莫天全就自豪地提及:“我们公司就从来没有遇到过融资方面的障碍,总是不断有资金愿意投给我们,我感觉真正优秀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并不缺钱。”
对此,北大周春生也指出:“部分企业因为投资的领域、方向受到风险投资人的推崇,已经拿到资金了,所以对他们来说融资并不难。”不过,周春生教授还补充认为,融资难易与企业的所在地是否在发达地区大有关系,包括良好的战略管理和发展前景、积极的公关、是否能获得境外机构和投资者的信任、股权管理者状况、经营状况、行业是不是有吸引力等都能决定融资的难度。
“这次纳斯达克要突显他们在传统行业的吸引力是一种商业策略,从长远发展战略上来看,他们愿意同时吸引其他行业的公司,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减少对高科技企业的热情”。周教授让大家辨证地看待上市纳斯达克的问题。
美国纳斯达克股市(NASDAQ,以下简称“纳市”)折返中国,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的春天又一次到来?
2005年3月1日,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宣布了上述消息,并任命劳伦斯.潘为中国首席代表。这位首席代表随即表示,到任后将与中国更广泛领域的企业沟通,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
8年前,纳斯达克从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到去年中旬撤出,它历经中国公司上市的两轮高潮,成就了新浪、搜狐和盛大等高科技企业,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亦铭刻其身影。如今,纳市离开中国仅半年即施“回马枪”折返,这成为中方企业埋藏的希望种子。
需要中国“捧场”
在与中国进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后,纳斯达克从未远离过中国。
掌管中国区业务的纳斯达克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甘斯阿达向《IT时代周刊》介绍,第一位首席代表黄国华在半年前离开后,纳斯达克即开始寻求继任者,并确定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包括IT、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公司到纳斯达克实现国际融资。而在纳斯达克亚洲区回复本刊的电子邮件中,有文字明确表明新成立的北京办事处“将多与包括金融服务、运输、媒体和生物技术等企业沟通,以吸引更多的国有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
与前次相比,纳斯达克此时表现出来的态度迥然不同。业界普遍认为,他们是在这种背景下再度进入中国的:当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发动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当纳市的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出现衰减的时候,中国市场和纳斯达克找到了“交集”。从这个意义来说,纳斯达克需要中国企业“捧场”。
甘斯阿达注意到了“中国版块”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大股市上成交最为活跃的版块,他告诉《IT时代周刊》:“在纳市挂牌交易的中国公司近期平均每天的成交量为1820万股,这让投资者感到兴奋,他们也越来越吸引全球投资人的眼球。”
另据《IT时代周刊》近期获得的资料显示,世界银行旗下私营融资部门——国际金融公司认为去年海外风险投资商向253家中国公司(包括许多科技和电信初创企业)注入了近13亿美元的资金,投资额较上年增长了28%,投资交易数量增长了43%。而在去年进行了IPO交易的中国科技公司中,有24家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他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了43亿美元,许多期货交易所都推出跟中国上市公司相关的不同的期货,这无不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者表现的越来越认同。
中资企业向国际市场募集资金的同时,也大大激活了国际资本的流通。因此,前期在华开拓市场不利的纳斯达克急需推动新一轮的中国投资热潮。据纳斯达克提供的数据显示,中东小国以色列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达到了73家,而中国公司仅有17家。这样的事实,显然不符合两国经济现状的对比。
甘斯阿达坦言,早期的纳斯达克中国区在促成中国公司上市方面表现欠佳。他在总结以前的失误时指出:“纳斯达克中国代表处的运营相对较为独立,过分专注培训中国官员、沟通纳斯达克市场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帮助中国企业了解纳斯达克市场等工作,实质性的推介工作反倒懈怠了。”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以及香港、新加坡和英国等地并不缺乏融资通道,但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影响的电子股票交易市场,纳市一直是全球高科技企业进行股票交易的主战场,也是积极寻求海外上市的中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首选。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来挂牌交易,同样是纳斯达克在华努力的方向。
不是“收容所”
虽然此前纳斯达克已放出风声称此次的重点目标是大型国企,但其选址北京中关村的做法却让人更相信他们在乎的是中国的成长型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就对纳斯达克的声明不以为然,他指出:“任命新帅,移师北京,是因为他们在上海做得不理想。中国最好的高科技公司在中关村,这才是纳斯达克来到北京的真正原因。”
和大型企业相比,国内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既源自于体制政策,也有其自身特点的因素:高风险、收入不稳、缺乏足够的信誉记录,银行难以向他们提供大量贷款。因此,具有最大投资需求的公司往往是成长性极强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真正对纳斯达克投以关注目光的,也就是这些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但有多少“幸运儿”能够美梦成真,这是值得首要关注的问题。
甘斯阿达说:“纳斯达克不只是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场所,我们对中国国有企业相当重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春生教授也认为能够“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小型企业只能是很小一部分。周教授告诉《IT时代周刊》:“标准、融资成本、规模等对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都是横亘在上市路上难以飞越的‘大渡河’。这些标准不会因为纳斯达克二次进驻就有所改变。”
正在积极筹备在纳市挂牌交易的搜房资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搜房网)首席执行长莫天全也向《IT时代周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莫天全说:“纳斯达克的进驻丝毫不能左右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批准中国公司上市申请的难度,包括提交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以及之后的审计工作等一样都不能省。这对中国企业的要求同样很高。”
周、莫二人的观点印证了中国资本界对美国资本市场进驻国内市场的看法:从表面上看,纳市至多帮助达标公司顺利上市,对急需资金的众多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意义并不大。
“我们永远也不能期待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到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去上市,这不现实。”周教授提醒道,“绝大多数企业还得依靠其他的途径,靠自我积累去发展。”
与此同时,与纳斯达克有竞争关系的国内两大证券交易所并不着急。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总监隆武华明确告诉《IT时代周刊》:“我们不惧海外市场,国内企业大量到海外上市不可能!”
隆武华认为,和在纳斯达克上市相比,选择在国内挂牌交易具有更多优势。他说《IT时代周刊》:“国内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基本都在国内,选择国内上市相当于每天在几千万股民面前做免费广告,好处显而易见。同时,选择国内上市的投入成本也要低得多。”
正确认识海外融资
尽管国内企业上市纳斯达克只是一种可能,但具有类似意愿的公司却与日俱增。对此,周教授特别警告:对大多数高科技中小企业来说,上市不能成为实现融资的主要手段。
从过往经验来看,上市并非拯救企业的灵丹妙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美国高盛公司就一直在帮助其他企业上市,自己却是直到1990年代后期才上市。
高盛中国公司的纳市分析专家顾向军告诉《IT时代周刊》:“高盛的上市之路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及股权结构有关。上市一定要与公司的长远计划结合起来,绝对不能是‘拍脑袋’工程,只想着‘圈钱’。”顾向军认为,如果中国企业的终极目标与美国市场有密切联系,赴美上市肯定有好处,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用别人的资金就必须要让出股权。得到更多资金的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人对公司的股权造成影响,其他机构就有机可乘。现在正备受关注的盛大强行收购新浪事件可为此做为注脚。”顾向军说。
在曾为多家著名上市企业提供过融资分析报告的顾向军看来,全球化投资需要以全球性公司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来经营公司,如果把海外上市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要尽早做好准备。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只要有成熟稳健、前景良好的运作,才会有大量的资金愿意投给你。搜房网莫天全就自豪地提及:“我们公司就从来没有遇到过融资方面的障碍,总是不断有资金愿意投给我们,我感觉真正优秀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并不缺钱。”
对此,北大周春生也指出:“部分企业因为投资的领域、方向受到风险投资人的推崇,已经拿到资金了,所以对他们来说融资并不难。”不过,周春生教授还补充认为,融资难易与企业的所在地是否在发达地区大有关系,包括良好的战略管理和发展前景、积极的公关、是否能获得境外机构和投资者的信任、股权管理者状况、经营状况、行业是不是有吸引力等都能决定融资的难度。
“这次纳斯达克要突显他们在传统行业的吸引力是一种商业策略,从长远发展战略上来看,他们愿意同时吸引其他行业的公司,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减少对高科技企业的热情”。周教授让大家辨证地看待上市纳斯达克的问题。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