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贴牌遭信产部彻查 出租牌照犯国产厂商众怒
“无本生意”遭调查
“托普遭到工商总局调查的事我已经知道了。这事确实到了非查不可的程度。”昨天,波导股份副总戴茂余对本报记者透露。
4月12日,业内传出消息,信产部已经牵头组织一支调查小组赶赴深圳,调查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量“托普”品牌贴牌手机。
昨天,记者致电托普手机牌照的所有者———深圳托普国威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万荣。但他除了证实调查传言外,不愿透露任何详细情况。刘万荣颇为恼火地说:“托普早就没有继续贴牌了,都是你们(媒体)给我找的麻烦事,其他的我不多说。”
信产部对贴牌手机进行调查,起源于上月月底信产部电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管局)副局长鲁阳在“2005中国移动产业高峰论坛”上的一番表态。鲁阳称,电信管理局在今年年初对22个厂家22种型号的手机质量监督抽查中发现,产品的合格率仅为63.6%。大量自己不生产、不提供售后服务,通过将手机牌照出租给无牌照手机企业经营获利现象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国产品牌的整体形象。
电管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联合国家工商总局,严查冒用和出租牌照的现象,对违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不过,电管局的表态并未平息国产企业的愤怒。同在上月底,信产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在天津举行的“国产品牌手机产销衔接座谈会”上,包括TCL、波导、夏新、康佳在内的多家排名靠前的国产手机巨头,再次联合向贴牌现象发难,要求监管机构对贴牌一查到底。
国产品牌怨气冲天
手机贴牌为何遭到众多厂商的一致声讨?
“贴牌手机的影响极为恶劣,由于市面上出现大量劣质产品,使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了国产品牌的品牌形象。”夏新电子品牌部王治全称,由于厂家只负责出租牌照,没有任何成本,而借牌企业直接把手机甩卖给大经销商,产品没有售后保障,同时存在大量走私现象。一些经销商只愿销售贴牌手机,给正规厂家造成了生存威胁。
与夏新相对温和的表态相比,其他国产品牌则怒气冲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国产品牌由于受到不明出路贴牌机的冲击,开始直接将怒气发泄到托普等出租牌照的厂家头上。
“去年年初,我们在四川攀枝花的市场占有率第一,诺基亚第二。可到了今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已经变成了托普,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贴托普牌照的杂牌手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波导高层透露,根据波导的调查,在部分二三级城市,托普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30%-40%。
“这样下去,中国手机市场第一不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或者波导,而是托普。”该人士颇为无奈地称。据其估计,现在在中国市场,贴牌手机的销量已经高达约1000万台。
更有甚者,由于通过贴牌规避了信产部的牌照门槛,一些中小贴牌厂家“发明”了更加高明的获利方法:先贴牌生产手机,再假出口到香港,以获得政府的17%的出口退税,最后通过走私带回内地,以超低价格销售。
“机型直接拿国外的,不用研发,生产粗制滥造,骗取出口退税,不打广告,不促销……贴牌完全扰乱了市场,损害消费者和正规厂商利益。”波导副总戴茂余几乎出离愤怒。
而一位波导内部人士同时向记者透露,由于贴牌机带来的巨额利润,一家全国性手机经销商,甚至要求波导给代理商提供和贴牌机一样的利润空间,否则就在销售中拒绝优先推荐波导品牌。
出租厂家态度各异
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尽管信产部和发改委正试图通过将手机牌照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以增加新的手机牌照,但从首批仅有奥克斯、华为、海信、大显、江苏高通5家企业获牌,而申请企业达40多家的局面看,手机牌照仍然是僧多粥少。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夏新内部人士称,此前,在国内手机企业中,靠出租牌照为主要获利来源的企业,除了托普外,还有天时达、CECT(中电通信)等企业。
昨天,在记者致电深圳天时达时,接听电话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年初开始,天时达已经停止出租牌照给无牌厂家,改为自有品牌手机的研发和生产,但目前量还较小。
但当记者联系上CECT首席运营官谷雷时,他说,中电通信从来没有做过贴牌,都是采取合作的方式生产手机,但合作的方式有很多。当记者询问其具体的生产线和产能时,谷雷以开会为由,拒绝回答。
记者从参加了“国产品牌手机产销衔接座谈会”的几家国产厂商处也证实,由于托普缺席会议,其态度不得而知。天时达的代表态度很好,并在会上做出了道歉,表示公司已经放弃贴牌,但CECT的辩解则遭到多家厂商的一致攻击。
“托普、CECT的回答纯属狡辩。大家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厂家内部人士透露,多家国产手机领军企业已经掌握了大量贴牌机的证据,在必要的时候,不排除联合10余家国产手机企业,向监管部门提供证据,进一步揭发贴牌现象的可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