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演讲看佳能致胜之道
2006-02-02 12:36:58
来源:【日经BP社报道】
设计自动化国际会议“第11届亚洲和南太平洋设计自动化会议(ASP-DAC 2006)”日前在日本横滨Pacifico会展中心召开。最后一天是从佳能常任理事丹羽雄吉的主题演讲开始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开发的平台》。
假如对演讲内容做一下的简单总结,那就是“提高设计与开发效率的关键就是彻底地实现中央集权,实施标准的统一和再利用”。从开发设计技术的角度来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使用设计技术的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应当说这是一个很难产生特点的、墨守成规的设计环境。可谓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令人再次认识到,正是由于长期实施了这种整体优化,才使得佳能最终进入了优胜组的行列。不过,同时也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像佳能这样的大企业“按照自身实力实施开发”的谦虚姿态。彻底贯彻中央集权,虽说很有可能让人理解为傲慢,但笔者深感到这是以谦虚的态度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
明确责任,避免重复
丹羽的演讲由原有开发手段存在的问题,自主技术的再认识,通用化与再利用、数字开发的平台化及无返工开发等内容组成。首先,作为原有开发手段存在的问题,丹羽指出的是过去每个产品部门都是单独进行开发。这是因为过去的开发工作都是每个业务本部单独实施的。
这种体制加重了开发负担,致使资源不足经常化。结果,就导致新的开发力量不足。从业务部的开发团队和R&D(研发)的关系来看,各自的方向性不一致。比如,R&D的成果由于与业务部在时间上赶不到一起,因此难以得到实际运用。
于是,就对相互分散的开发小组进行了整合,重新组织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组织。业务部的开发面向2年以后,R&D面向5年以后,探索性研究则面向10年以后。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体制:通过明确各自的分工,统一开发的方向性,相互扩充业务范围。
产品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产品类型的基本设计、产品线及开发蓝图的制定等,重要的是要对未来有所预见。明确工作的定义,给开发项目排出一个优先顺序,再由上自下进行开发。并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把应当克服的课题摆出来。该公司称之为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虽说不能完全,但重要的是要从时间上来考虑。
向图像处理集中,实现技术DB化
在自主技术的再认识中,丹羽表示“佳能的核心技术就是图像”,在三大业务领域都要进行集中。佳能决定在这种思路之下强化“OPT Engine”、“EP engine”和“IJ Engine”。据称,当时曾向全公司发出了“不贪多!不动摇!不急躁!不丧气!”的号召。
找出本公司的优势技术后,就进行集中及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源泉并不多。通过针对高水平的成像技术,强化优势技术,从而摆脱了低价格化竞争。
对于通用化与再利用,丹羽强调的问题是不能依据基本设计进行长期预测,以及无法实现通用化与再利用。对于新的开发领域,假如不能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很难实现再利用。即使是新技术,经过数年以后也会变成老技术,因此尽管做不到完全,但重要的是在开发过程中要对方向性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实现数据库(DB)化。否则需要开发的新技术每年都会增加,开发工作就将难以为继。
实现DB化以后,以前的新技术就会确立下来,在以后的开发中就能向新开发的领域进行集中。为了通过再利用提高设计质量,对于新技术要彻底探讨质量风险。利用通用化与再利用,以及渐进式开发,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还达到了削减成本的目的。
应当取消“选择与集中”
对于数字开发的平台,丹羽做了如下说明。确立了以高质量图像技术、系统LSI、嵌入系统及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设计环境,强化了相关业务。最后他表示,为了实现无返工开发,需要精确的结构设计,而且对所有工序进行彻底的模拟也非常重要。比如,实施了上游工序的模拟,以及并行的软硬件模拟。
作为致胜技术,丹羽表示,属于“基础IP”的CPU内核、片上总线、“Feature IP(自主IP)”已经成为竞争的原动力。在演讲最后结束时,强调了减少无谓的开发。业界经常称之为选择与集中。但真要说起来,希望最好不要搞什么“选择与集中”。
但问题在于往往却会陷入“选择与集中”的状态。重要之事需要深思熟虑、决不要轻易实行。标准设计应当预见到5年以后的发展再去做。最为理想的是能通过深思熟虑而避免产生失败者。作为大型开发,至关重要的是要按照统一的思想总体实施。
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Logo/newslogo.htm" |
令人再次认识到,正是由于长期实施了这种整体优化,才使得佳能最终进入了优胜组的行列。不过,同时也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像佳能这样的大企业“按照自身实力实施开发”的谦虚姿态。彻底贯彻中央集权,虽说很有可能让人理解为傲慢,但笔者深感到这是以谦虚的态度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
明确责任,避免重复
丹羽的演讲由原有开发手段存在的问题,自主技术的再认识,通用化与再利用、数字开发的平台化及无返工开发等内容组成。首先,作为原有开发手段存在的问题,丹羽指出的是过去每个产品部门都是单独进行开发。这是因为过去的开发工作都是每个业务本部单独实施的。
这种体制加重了开发负担,致使资源不足经常化。结果,就导致新的开发力量不足。从业务部的开发团队和R&D(研发)的关系来看,各自的方向性不一致。比如,R&D的成果由于与业务部在时间上赶不到一起,因此难以得到实际运用。
于是,就对相互分散的开发小组进行了整合,重新组织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组织。业务部的开发面向2年以后,R&D面向5年以后,探索性研究则面向10年以后。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体制:通过明确各自的分工,统一开发的方向性,相互扩充业务范围。
产品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产品类型的基本设计、产品线及开发蓝图的制定等,重要的是要对未来有所预见。明确工作的定义,给开发项目排出一个优先顺序,再由上自下进行开发。并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把应当克服的课题摆出来。该公司称之为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虽说不能完全,但重要的是要从时间上来考虑。
向图像处理集中,实现技术DB化
在自主技术的再认识中,丹羽表示“佳能的核心技术就是图像”,在三大业务领域都要进行集中。佳能决定在这种思路之下强化“OPT Engine”、“EP engine”和“IJ Engine”。据称,当时曾向全公司发出了“不贪多!不动摇!不急躁!不丧气!”的号召。
找出本公司的优势技术后,就进行集中及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源泉并不多。通过针对高水平的成像技术,强化优势技术,从而摆脱了低价格化竞争。
对于通用化与再利用,丹羽强调的问题是不能依据基本设计进行长期预测,以及无法实现通用化与再利用。对于新的开发领域,假如不能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很难实现再利用。即使是新技术,经过数年以后也会变成老技术,因此尽管做不到完全,但重要的是在开发过程中要对方向性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实现数据库(DB)化。否则需要开发的新技术每年都会增加,开发工作就将难以为继。
实现DB化以后,以前的新技术就会确立下来,在以后的开发中就能向新开发的领域进行集中。为了通过再利用提高设计质量,对于新技术要彻底探讨质量风险。利用通用化与再利用,以及渐进式开发,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还达到了削减成本的目的。
应当取消“选择与集中”
对于数字开发的平台,丹羽做了如下说明。确立了以高质量图像技术、系统LSI、嵌入系统及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设计环境,强化了相关业务。最后他表示,为了实现无返工开发,需要精确的结构设计,而且对所有工序进行彻底的模拟也非常重要。比如,实施了上游工序的模拟,以及并行的软硬件模拟。
作为致胜技术,丹羽表示,属于“基础IP”的CPU内核、片上总线、“Feature IP(自主IP)”已经成为竞争的原动力。在演讲最后结束时,强调了减少无谓的开发。业界经常称之为选择与集中。但真要说起来,希望最好不要搞什么“选择与集中”。
但问题在于往往却会陷入“选择与集中”的状态。重要之事需要深思熟虑、决不要轻易实行。标准设计应当预见到5年以后的发展再去做。最为理想的是能通过深思熟虑而避免产生失败者。作为大型开发,至关重要的是要按照统一的思想总体实施。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