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试水海上风电 南方电网主导
摘要: 在南方电网看来,广东是国内海上风电新尝试的开始。6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规划处副处长陈旭表示,由南方电网统一规划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当前海上风电的一种新模式。他说,“与先前海上风电项目采取特许权招标不同的是,这次更注重电网在示范项目中的主导作用。”
沉寂两年的海上风电项目,又有了新动向。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批准南方电网与粤电集团进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然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却在今年5月底无不遗憾地宣称,国内原有的4个海上风电项目早已“名存实亡”。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海上风电现状再度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质疑、反思甚至对广东海上风电项目的担忧纷至沓来。
不过,在南方电网看来,广东是国内海上风电新尝试的开始。6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规划处副处长陈旭表示,由南方电网统一规划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当前海上风电的一种新模式。他说,“与先前海上风电项目采取特许权招标不同的是,这次更注重电网在示范项目中的主导作用。”
事实上,多名业内人士曾表示,尽管国内海上风电正在引起众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兴趣,但是在未积累足够经验的情况下就盲目上马,从而引发风险将不可避免。对于国家调整策略,由广东试水海上风电,是否能探索出新的模式而不至于演变成又一次徒劳的“圈海运动”,人们依旧充满疑虑。
南网主导
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短缺的广东而言,海上所具有的风力资源优势,正在被当地极力挖掘。
广东省大陆海岸线总长约4114.4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沿海风能资源达到3到6级,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00到600瓦每平方米,堪称全国海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三大地区之一。
同时,作为广东最大的电力智囊机构,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广东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也成为当地发展海上风电重要文件。按照《规划》的目标,“仅开发5-30米水深的近海浅水区范围的海上风电场就能达到107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年发电近290亿度。”
如果按照一个家庭年用电量2000度估计,那么这份供电量将可支撑近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广州、深圳、东莞市三市的居民用电需求量。对2012年用电缺口达600至1000万千瓦的广东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正因如此,广东省曾专门召集当地发改委、能源局、经信委、南方电网、明阳风电等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召开会议。讨论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的整体规划、执行及协调模式,具体包括:由省发改委牵头,南方电网、粤电集团、明阳风电等公司联盟共同形成详细工作计划,推动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同时,通过组建南方电网、粤电集团、明阳风电和其他机构的联合体,凸显明阳在海上风电的技术领先地位,加速广东海上风电开发进程。
这也被看成是广东省布局海上风电的前奏。日前,国家能源局批准南方电网和粤电集团开展海上风电项目,则无异于正式拉开了广东拓展海上风电的序幕。
据了解,南方电网与粤电集团所负责的两个项目分别位于广东珠海和湛江。珠海项目位于广东珠海桂山,装机总规模19.8万千瓦,加上海岛智能微电网工程,项目总投资44.5亿元。预计2014年建成投产。项目运营方为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公司,该公司由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牵头组建。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项目作为广东省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将于年内动工。早在今年年初,珠海市万山区就曾与南方电网签约,合作开发桂山海上风电场项目,该项目将与大陆电网联接东澳、桂山、大万山岛项目,为广东和珠海新能源开发利用所服务。
珠海桂山的项目发出来的电全部就近消纳,大部分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供当地居民用电,少部分在海岛上消纳。海岛上近期占比为10%,远期可达30%。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明年中首台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届时,桂山岛、东澳岛和大万山岛将同步实现联网供电,为万山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另一个项目位于湛江徐闻县新寮岛。早在2009年,粤电集团就获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4.8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发权,该项目主要采用明阳风电的超紧凑型风力发电机组。
广东电力设计院海上风电规划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周冰说:“这两个项目是示范项目,一个项目侧重于海岛供电和智能微电网;另一个是对台风地区的风机机组和风机机型的示范,在广东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探索,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同时,此次以南方电网为主体来做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陈旭曾参与了南方电网珠海桂山项目的前期规划,他认为有南方电网的介入,海上风电项目将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我们统一规划和实施,可以确保电源与电网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得整个发电和输电系统减少弃风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page#]
前车之鉴
在广东省竭力开展海上风电的同时,国内原有的海上风电项目却裹足不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甚至认为,原有的4个海上风电项目早已“名存实亡”。
众所周知,2010年9月,国家能源局组织了江苏省盐城市海域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成为我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总建设规模100万千瓦。这被视为我国海上风电时代来临的标志,并备受行业期待。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首期海上风电的特许权项目,却因海域功能区划不明、项目规划变动大、成本上升等问题而迟迟未能开工,这也致使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难以推进。
在陈旭眼里,海上风电项目发展最大的困难还是发电企业与电网的协调,以及用海的整体规划。此次,广东珠海桂山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由南方电网牵头来做,他们能够很好地预知项目的消纳前景,并进行适度引导。
但与陆上风电不同,海上风电涉及到海洋、海事、航道、渔业、军队,还有地方政府等多方的海上权益,远比陆上复杂。这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开发必须要协调各方利益,但目前却又没有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国家能源局、国家海事局、国家海洋局和军队之间,在开发海上风电上的矛盾长期难以协调,从而导致了海上风电难以大规模开发。”龙源风电总经理谢长军说。
事实上,除了复杂的多部门协调之外,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目前还存在成本投入过高、运营维护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午铭说:“海上风电目前进行试验、示范是应该的,也是有条件的,但是大规模的开发目前条件不够成熟。”
在他看来,因为有很多问题包括技术、效益等目前都还没有掌握清楚。同时,海上风电是个大的概念,有近海,有滩涂,也有深海,这些情况从技术、施工方案、经济效益上都不一样,都需要进行逐步探索。
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尽管已经有大量的海上风电项目,但他们所积累的数据、经验并不一定适应国内,我们需要积累自己的经验。如果现在对这些都知之甚少,就有要大规模开发,那么势必会有风险。
于午铭曾任金风科技董事长,他举例说,以前金风科技在渤海上有一个海上风电平台,条件算很好,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在陆地上风机出了问题,风停了随时随地可以修,但是海上能不能过得去,要受天气的影响。而一旦出现大问题,比如重新换一个大的部件,像发电机,一次投入会把全生命周期的效益都赔进去了。
为此于午铭建议,国内对于海上风电并没有充分的认识,鼓吹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不适合现在的国情,更应该从示范、试点中取得经验以后,将原有的问题都慢慢解决了,再进行推广更可行。
风险犹存
面对此前海上风电“名存实亡”的教训,广东似乎走得更稳妥。
在广东海上风电项目《规划》中要求做到“三同步”:一是同步开展测风测海工作;二是同步开展场址规划与输电规划;三是与全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同步。
在周冰看来,国内海上风电的开发正在由粗放型要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因为海上风电场选址,是海上风电场规划重要的一步,咨询、设计、项目管理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但不可回避的是,广东发展海上风电受到台风、地质、水产养殖等多个条件的限制。
在发展海上风电的过程中,广东与江苏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海风多发,台风的影响按照设计标准,它要考虑一类风机,本身对设备和风机厂家,还有对结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广东从东到西地质结构千差万别,跟江苏不一样,江苏基本上是滩涂,从南到北地质条件基本上没太大差异。而广东覆盖层有薄有厚,有河口也有滩地,所以地质条件对风机基础施工中会带来一些问题。同时,会对施工作业天数造成影响,增加企业的成本。
对于海上风电是否会对海产养殖造成影响时,周冰解释说,海上风电和养殖并不是矛盾的。只要是风电场都会涉及与养殖的交集,因为在海洋功能区划里,都会涉及一些特种鱼类,而在这些特殊的区域之外,空白的区域实际上也是渔民生活的一个来源,都存在一些打鱼、捕鱼放养等情况。
比如珠海桂山项目,作为广东省解决海岛供电、新能源示范项目,它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这块海域的立体开发搞出来,上面是风机,下面通过基础的形式,对养殖尤其是海藻、鱼类养殖是有益的。因为桂山附近海域多鲍鱼,他们认为风电场建立起来之后,会带来相对便宜的电价,对养殖甚至后期加工更有利。
同时,周冰还认为,海上风电不像陆上风电,尤其是三北地区,西北地区荒漠区,可以进行千万千瓦级所谓的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开发的初衷还是就近接入,本地电网消纳,这是对这些年来弃风、窝电的自我修正。同时,也是带动国内海洋开发和海洋制造装备业方面战略性的考虑。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促进海洋制造装备业,于午铭亦有类似的看法。在他看来,风电特许权招标在陆上是成功的尝试,用政府行政力推动的方法来加快风电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初期规定70%的国产化率,对国产的设备制造业有非常大的拉动作用,为此在发展风电装备领域功不可没。
对于国内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预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对于国外的风电产业,国内尚有一定的滞后期。为此,国家在选择发展海上风电时,不能像以前亦步亦趋。而更多地应静下心来,评估对方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国情来推进。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