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产业路在何方
摘要: 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本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增长的朝阳产业而备受追捧。然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国内光伏产业要想把握生机,寻求出路,既要有针锋相对大胆博弈的气魄,也要有努力实现双赢的诚意;既要力争最好的结果,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皆应以保存产业实力为目的。
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本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增长的朝阳产业而备受追捧。然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国内光伏产业要想把握生机,寻求出路,既要有针锋相对大胆博弈的气魄,也要有努力实现双赢的诚意;既要力争最好的结果,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皆应以保存产业实力为目的。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光伏产业路在何方。
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眼下,国内光伏产业似乎就正在面临这样的考验。来自媒体的一些报道说,我国光伏产业接连遭受美欧“双反”调查,海外市场严重受阻,现有产能明显过剩,企业负债急剧增加,资金链条紧绷,生存前景不容乐观。
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本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增长的朝阳产业而备受追捧。早在2007年5月,欧洲议会就通过了一项正式宣言,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并提高能效,提出到2020年将能效提高20%的具体指标。与此相应,随着欧盟低碳战略的推进,不仅使其在光伏领域形成技术研发、原材料和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也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欧盟约占据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70%,仅去年就达到上百亿美元的规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同样也将新能源作为发展重点,对新能源企业给予贷款担保,其光伏装机容量仅次于欧盟,占据全球总量的1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及时抓住欧美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光伏产业迅速崛起,在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方面已形成明显竞争优势。
然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曾被奥巴马称之为创造绿色能源就业典范的加州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索林德拉公司因经营不善,一年前已宣布破产。随后,以德国一家公司为首的欧美光伏企业相继在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点燃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战火。由于美欧接连爆发债务危机,政府对光伏市场的补贴政策大幅削减。
去年11月,德国经济部就提议将2012年的新增光伏发电安装量限制在1GW,以协助控制政府对光伏发电的高昂补贴。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欧美光伏市场容量急剧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凸现。欧美少数企业接连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显然是要拒中国企业于国际市场之外,如能借此使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助其独步天下,应是他们期待的结果。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国内光伏产业要想把握生机,寻求出路,既要有针锋相对大胆博弈的气魄,也要有努力实现双赢的诚意;既要力争最好的结果,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皆应以保存产业实力为目的。
其一,政府、行业、企业应尽快建立“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充分的反制准备,力争在一触即发的国际贸易战中掌握更多的筹码,遏制国外贸易保护倾向。由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各国企业利益交织,少数公司为了一己之利贸然启动反倾销诉讼,推动美欧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将会对光伏产业上下游发展造成极为有害的连锁反应,对复苏乏力的欧美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眼下,欧洲一些光伏企业已经看到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潜在后果,明确表态反对欧盟启动对华“双反”调查。他们担心欧盟一旦采取开征惩罚性关税措施,将会引发中国采取相同手段应对,这是我们突破贸易壁垒的有利条件。
其二,国内光伏企业应利用欧美国家宣称的自由市场政策,做好拓展海外投资和产能转移的准备,努力拓展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以最大诚意争取双赢。尽管整个欧洲2012年的光伏产业政策都转向削减补贴,但有报道说住宅类光伏项目仍保持着经济上的吸引力,而荷兰和比利时的净计量电价机制有望推高住宅光伏项目的需求,有可能成为未来欧洲光伏需求的主要动力。
为此,有针对性地做好海外投资建厂部署,既可以为当地经济提供宝贵的资本和就业机会,也有助于规避惩罚性关税风险,易地保护来之不易的产业竞争力优势。
其三,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关键是把培育和发展国内光伏市场尽早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商务部数月前公布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反补贴税的初裁结果,虽然与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申诉要求相去甚远,但这一裁决对欧盟可能具有示范效应,我们必须有所防范。
此外,国外厂商提起“双反”诉讼主要是惧怕我国光伏企业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海外设厂也将会遭遇重重阻力。有鉴于此,着力培育国内市场,建设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光伏产业和服务体系,也就随之成为摆脱危机、争取主动的治本之策。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光伏企业缺乏国内市场回旋空间,产品出口频频受阻,陷入生存困境实属无奈,而我们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又为光伏产业预留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年全球装机容量为17GW,我国仅为800兆瓦,产业潜在成长性不言而喻。
眼下,光伏产业应在逆境中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整合产能、降低债务风险,在电池、组件制造等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努力谋求全产业链上的竞争新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分布式电力市场,尽快形成立足国内市场、服务全球市场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引导光伏产业尽快摆脱危机阴影。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