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舰科技惊魂二月
2005-03-01 08:58:19
来源:电脑商情报
2005年2月以来,和舰科技以及和其有染的联华电子(以下简称台联电)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有人说这是芯片巨头间的“凶狠斗法”,也有人认为这堪称现代版的商业“无间道”。
事件的起因源于2月15日下午,中国台湾“检调部门”突袭和舰科技总经理徐建华在新竹的家。随后,中国台湾芯片企业联电副董事长宣明智的住宅等9个地点亦遭搜查,大批电子资料和账册被查扣。中国台湾“司法部”同时要求禁止宣明智和徐建华离开台湾。
中国台湾“检调部门”声称,突袭在于调查台联电与苏州和舰的关系。他们指控台联电在大陆进行非法投资,并且被怀疑是大陆苏州芯片生产商和舰科技的实际支持者。
随后,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公开宣称有人“暗中捣鬼”,并明确指出是大陆一家芯片企业上演的现代版“无间道”。不过,对于曹兴诚的声明,相关各方却刻意回避,并没有明确的回应。
更为蹊跷的是,近日台湾地方当局却出来表态,称该事件出了些差错。
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这场影响了两岸的大事件,其本身所产生的风向标性的影响却刚刚开始。
曹兴诚公开信背后
2月17日,台联电对外公告否认与和舰之间有员工人才交流,并指出联电负责人或经理人也无直接或间接投资和舰情况,也没有出售机器设备或将技术专利转让和舰。台联电公告指出,联电及所属集团是独立作业企业,绝无指派人员担任和舰任何职务;但离职员工转任和舰一事,则无从追踪。该公司还强调,台联店负责人或经理人并无直接或间接投资和舰情形,也未出售机器设备或将技术专利转让和舰;联电强调,若任何半导体公司侵犯联电专利权,公司将尽全力追诉侵权责任。
同日,位于苏州的和舰科技也发布了三点声明,声明称:“1.本公司为独立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之半导体晶圆代工制造公司,与台湾联华电子无任何关系。2.和舰科技所使用之制程技术除自行研发外,均经由与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以付费方式与交叉授权方式取得。3.本公司总经理徐建华先生仅为协助配合台湾‘检调单位’调查,以厘清联华电子与和舰科技双方之关系。目前和舰科技生产营运一切正常。”
此外,针对中国台湾“检调部门”的调查,2月18日,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也在致中国台湾“检调部门”的公开信中承认,他本人曾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并为其寻找客户。但他否认此举存在任何过错,并驳斥了他本人及台联电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属非法行为的指控。
曹兴诚说:“是我制定了帮助组建和舰科技的计划。但根据相应条款,联电及任何下属员工都不得在和舰科技进行投资,因为我们不能违背相应规定。”曹兴诚声称,由此可见,他本人或联电的所作所为都没有违规,并要求“检调部门”官员立即停止对此事件的调查。
曹兴诚表示,曾帮助组建和舰科技其实最终对台联电的市场有利,原因是台联电可以借此来遏制中芯国际的过度扩张。他同时表示,等到台湾当局取消科技公司不得在大陆进行“非法投资”的禁令后,台联电将不排除并购和舰的可能性。
根据曹兴诚的公开信和和舰科技的声明可以看出,台联电投资和舰科技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那么,台联电究竟与和舰科技是何关系?
“影子工厂”?
据记者了解,根据苏州工业园登记的工商资料显示,和舰科技是外商独资企业,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
据悉,和舰科技于2001年11月斥资15亿美元建立第一座晶圆制造基地,并将上、下游产业引进苏州工业园区,形成群聚效应,完成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的第一步。该公司于2003年5月正式投产8寸晶圆,第一座制造基地最大月产量可达6万片。目前已导入0.25um/0.18um等先进的工艺技术,良率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晶圆专工工厂水平。此外,和舰科技规划在10年内建立多座晶圆制造基地,总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
不过,虽然台联电竭力避讳与和舰科技的关系,但在业界和舰科技却有台联电“影子工厂”之称。此前媒体报道显示,和舰科技总经理徐建华、副总经理曹效忠及多位高层主管均出身联电,徐建华原为联电八英寸芯片八B厂副厂长。
实际上,和舰科技的诞生还有一段典故。众所周知,台积电和台联电是分列全球芯片代工前两位的竞争对手。数据显示,2004年台积电全年营业收入约新台币2559亿元,较2003年成长26.8%;税后纯益则约新台币923亿元,成长率为95.3%,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据IC INSIGHT的资料显示,2004年,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为46%左右。而台联电的财务数据显示,2004年其全年营业收入为1173亿元新台币,营业利润为245亿元新台币,毛利达到358亿元新台币,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占有份额约为23%。
但二者的“双雄之争”在2000年被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在大陆的投资建厂所打破。2000年2月,台湾世大半导体的张汝京拉到一笔投资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上海浦东设立中芯国际。几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台塑背景的台湾宏仁集团的王文洋,带领德基的技术团队,设立宏力半导体公司。
这促成了台商又一拨投资潮的起始。上世纪80年代是台商传统行业登陆,90年代台湾电脑部件和组装进入内地,现在轮到了芯片产业。而且,国际半导体业巨头英特尔、飞利浦、三星、日立等纷纷进入内地,美国一些半导体测试封装企业还与宏力、中芯建立联盟,这不免让台积电和联电感到紧张。
可资证明的是,2000年,内地还只是在试产0.35微米的技术,而当时国外已经开始采用0.13微米技术,整整落后了5代。但是现在,国外采用的是先进的90纳米技术,中芯国际采用的是110纳米的技术,也就是说只有半代的技术差距。
但台湾当局又担心“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对芯片业投资内地作了限制,引来一片反对声。在业界流传的说法是,2001年,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赴江南考察,决定绕开限制。同年11月,和舰科技在苏州成立。
正是由于有了这段典故,如今,这成了中国台湾“检调部门”调查台联电和和舰科技关系的背景。
现代版商业“无间道”?
台联电事件的错踪复杂还不止于此。
2月18日,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点名在此事件中有商业卧底搞鬼。
当天,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在台湾地区各大媒体刊登广告,发表了他亲自撰写的“为本公司与和舰之关系作公开说明”,曹兴诚称:“要谈和舰,首先要从中芯电子张汝京先生谈起。张汝京原在新竹科学园区创办世大集成电路公司,2000年1月,台积电以超出合理行情五倍的61亿美元价格收购世大之后,张汝京乃挟其所获巨资,于2000年4月至上海创办中芯集成电路公司,意图与本公司及台积电竞争。由于张个性好大喜功,经常信口开河、喜好吹嘘,如配合大陆地方政府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工业之雄心,恐怕会造成盲目扩充,导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使两岸IC产业同蒙灾难之后果。”
曹兴诚同时还一口咬定是中芯国际上演了“无间道”,此次和舰案件证据的主要提供者就是曾任职中芯国际、后跳槽至和舰任普通技术人员的陈澄佑,“显然陈某加入和舰的主要目的,即系卧底告密。而其中芯背景,显示内情绝不单纯。”曹兴诚说。
面对台联电的“猛烈炮火”,中芯国际方面显得异常冷静。其后,中芯国际发布简短声明回应:1.中芯一向提倡公平友好竞争,并且一直欢迎其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业前来大陆共同发展半导体业,我们的原则是从来不批评也不评论友厂,更不可能从事任何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2.中芯仍呼吁台湾地方当局尽快开放台湾同业到大陆投资设厂,以应国际竞争并开拓大陆广大市场。
而对于所谓“无间道”的指责,中芯国际也不予置评。近日本报记者致电中芯国际公关部,除了获得上述简短声明外,并无从相关人员中获得任何口风。
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亦表示,台联电与和舰案源起于台湾地区当局的西进政策设限,而针对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指涉中芯国际派人卧底,以及张汝京好大喜功、信口开河等评论,张汝京以“不批评、不评论”来响应。
凶狠斗法?
那么,为何在中芯国际以“不批评、不评论”来响应之时,台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居然会发出上述的“无端指责”呢?
资深人士指出,这源于台湾地区芯片企业之间在大陆的凶猛斗法。
目前,台湾地区芯片企业们前赴后继“西进大陆”投资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正因此,他们之间在大陆的对垒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值得注意的是,和舰科技在大陆芯片市场一直以来表现不错。2004年3月第一条生产线月产能已达16000片,第二条生产线将于2005年初开始投产,届时,第一座芯片基地的最大月产量可达60000片。这自然而然成为商战对手中的“眼中钉”。
资料显示,2004年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预计为10亿美元,全球排名已经处于第四,业界预计该公司2005年有望超过目前排名第三的新加坡半导体,仅次于台联电之后。此外,中芯国际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约为6%,占有率不断上升,而台积电和台联电虽然营业收入不断上升,但是市场占有率都在下降,其中,台积电的市场占有率在2003年还保持在52%,但是2004年已经下降到了46%,而联电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03年的24%下降到了23%。
业内人士指出,中芯国际近两年崛起势头很猛,台联电在一些场合称扶持和舰科技就是为对付它。而作为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与联电合称“晶圆双雄”。当年和舰科技在苏州成立后,一直觊觎大陆市场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立马向台湾当局提出赴大陆投资的申请。2003年1月,台积电获准在大陆建设一座8英寸芯片厂,并在去年底量产。此前,为了“打压”中芯国际的成长,台积电还在美国动用“371条款”起诉过中芯国际,不过,双方已在近日和解。
至今,台积电对联电事件一直保持沉默,台积电发言人曾晋皓表示:“不便就此发表任何言论。”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