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企业国际化经营三大攻略
2005-05-18 09:15:05
来源:中国电子报
目前我国的电子元器件产品缺乏自主独立开发的产品,其实质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在保持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培育核心竞争力
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要成功地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必须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本立足点。
电子元器件行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例如,Murata公司在陶瓷电容器、Caddock公司在高精度无感电阻器、TDK公司在磁性材料、IR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大家熟知的Intel公司在微处理器等各自优势领域中,都培育和发展出独有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
我国目前有许多电子元器件产品如碳膜电阻器、铝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一流竞争对手,在产品成本和价格上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竞争对手纷纷到我国投资设厂、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这些都将削弱我们的现有竞争优势。
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自企业内部的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打造企业的核心人才。如何吸引、培养、使用好核心人才,是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及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这里所说的核心人才包括高级技术人才、高技能的人才和掌握外语熟悉国际贸易能胜任企业中高级管理职务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在如何培养和吸引人才(包括国外人才)方面,我国许多电子元器件企业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除了培养和吸引人才之外,还必须要把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留住。企业必须发现和树立自己的核心理念,并以此激励员工,才能真正留人又留心。
深化产权改革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要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展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批有创新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
为了使企业的经理层和技术骨干得到长久的激励,使企业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员工个人利益协调一致,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调整股权结构,增加私人持股的比重,尤其是加大经营班子、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的持股力度,这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于资产规模较大,且国有股比重较高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公司股东可根据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幅度,按当年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技术骨干,并规定奖励基金的大部分必须用来购买公司的股权。这样,经过若干年的股权奖励,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技术骨干持有的股本比例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采取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个人集体出资收购国有股份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如果企业直接吸纳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或与国外的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成立合资企业,则既改革了产权制度,又可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开拓更大的空间。
外部重组扩张
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经济规模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成正比,这说明规模经济在电子元器件行业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第十六届全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为例,排名前8位的企业销售额合计为167.3亿元人民币。而同年美国维沙(Vishay)公司一家企业的销售额就高达21.7亿美元,约合173.6亿元人民币,比我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前8家的销售额总和还多。可见,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要实现从单纯出口到跨国投资经营的转变,快速扩大企业自身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实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的模式有两种。模式之一是企业针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拼抢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同时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招聘新的员工,来实现自身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的扩张。这种模式可以称为内部扩张模式。
模式之二是企业在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之后,选择市场上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其他企业作为兼并或收购的对象,通过外部资产重组,将被兼并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在新企业内部重新整合,横向扩大产品品种,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使企业在纵向生产规模上也获得长足发展,实现1+1>2的快速扩张。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为外部扩张模式。
我们在加快自身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产品、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下一步应该以外部资产重组为国际化经营的着力点,充分利用我们的融资能力,借鉴维沙公司快速扩张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国际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收购和兼并对象:
技术导向。选择有一定产品特色和技术实力的国外电子元器件制造商进行收购和兼并,尤其是选择拥有片式元件、超高频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和MCM多芯片组件等技术的企业。同时,美国和欧洲也有许多独立的小型技术研发公司,专门研究并销售他们在电子元器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我们可以考虑对这类企业进行收购。
市场导向。以扩大我们现有元器件产品的出口市场为目的,选择有合作意向的同行企业进行OEM加工,利用合作方现有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同时,针对特定市场,收购国外有广泛渠道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
资源导向。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中涉及众多的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其中大部分原材料可以在国内得到充足的供应。但也有个别的关键原材料,如云母电容器用的高品位天然云母片,国内面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此,我们可以到天然云母资源丰富的印度投资收购云母材料加工企业,以保证原材料的可靠供应。
我国的电子元器件企业通过外部资产重组,既可实现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的快速扩张,又能以较低的风险和较小的代价取得新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培育核心竞争力
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要成功地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必须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本立足点。
电子元器件行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例如,Murata公司在陶瓷电容器、Caddock公司在高精度无感电阻器、TDK公司在磁性材料、IR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大家熟知的Intel公司在微处理器等各自优势领域中,都培育和发展出独有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
我国目前有许多电子元器件产品如碳膜电阻器、铝电解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一流竞争对手,在产品成本和价格上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竞争对手纷纷到我国投资设厂、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这些都将削弱我们的现有竞争优势。
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自企业内部的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打造企业的核心人才。如何吸引、培养、使用好核心人才,是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及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这里所说的核心人才包括高级技术人才、高技能的人才和掌握外语熟悉国际贸易能胜任企业中高级管理职务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在如何培养和吸引人才(包括国外人才)方面,我国许多电子元器件企业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除了培养和吸引人才之外,还必须要把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留住。企业必须发现和树立自己的核心理念,并以此激励员工,才能真正留人又留心。
深化产权改革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要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展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批有创新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
为了使企业的经理层和技术骨干得到长久的激励,使企业的价值追求与企业员工个人利益协调一致,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调整股权结构,增加私人持股的比重,尤其是加大经营班子、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的持股力度,这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对于资产规模较大,且国有股比重较高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公司股东可根据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幅度,按当年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技术骨干,并规定奖励基金的大部分必须用来购买公司的股权。这样,经过若干年的股权奖励,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技术骨干持有的股本比例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于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采取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个人集体出资收购国有股份的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如果企业直接吸纳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或与国外的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成立合资企业,则既改革了产权制度,又可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开拓更大的空间。
外部重组扩张
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经济规模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成正比,这说明规模经济在电子元器件行业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第十六届全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为例,排名前8位的企业销售额合计为167.3亿元人民币。而同年美国维沙(Vishay)公司一家企业的销售额就高达21.7亿美元,约合173.6亿元人民币,比我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前8家的销售额总和还多。可见,我国电子元器件企业要实现从单纯出口到跨国投资经营的转变,快速扩大企业自身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实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的模式有两种。模式之一是企业针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拼抢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同时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招聘新的员工,来实现自身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的扩张。这种模式可以称为内部扩张模式。
模式之二是企业在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之后,选择市场上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其他企业作为兼并或收购的对象,通过外部资产重组,将被兼并企业的优势和资源在新企业内部重新整合,横向扩大产品品种,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使企业在纵向生产规模上也获得长足发展,实现1+1>2的快速扩张。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为外部扩张模式。
我们在加快自身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产品、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下一步应该以外部资产重组为国际化经营的着力点,充分利用我们的融资能力,借鉴维沙公司快速扩张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国际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收购和兼并对象:
技术导向。选择有一定产品特色和技术实力的国外电子元器件制造商进行收购和兼并,尤其是选择拥有片式元件、超高频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和MCM多芯片组件等技术的企业。同时,美国和欧洲也有许多独立的小型技术研发公司,专门研究并销售他们在电子元器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我们可以考虑对这类企业进行收购。
市场导向。以扩大我们现有元器件产品的出口市场为目的,选择有合作意向的同行企业进行OEM加工,利用合作方现有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同时,针对特定市场,收购国外有广泛渠道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
资源导向。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中涉及众多的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其中大部分原材料可以在国内得到充足的供应。但也有个别的关键原材料,如云母电容器用的高品位天然云母片,国内面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此,我们可以到天然云母资源丰富的印度投资收购云母材料加工企业,以保证原材料的可靠供应。
我国的电子元器件企业通过外部资产重组,既可实现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的快速扩张,又能以较低的风险和较小的代价取得新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