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非隔离LED电源简化电感设计 智能调光照明拉动市场增长

2015-05-13 18:36:28 来源:|2 作者:余玉婷 点击:1157

论市场,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257亿美金,市场渗透率为31%。中国市场部分占有21%的市占率。论营收,2014年大部分LED照明上市公司毛利率都低于30%,非上市的LED照明企业毛利和净利都在下滑。可以说,2015年中国LED行业前景很好,同时照明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解决成本问题需要产业链的大力合作。

为给LED照明产业的照明厂商、电源厂商和磁元件厂商提供一个全面的现场技术交流平台,大比特资讯于4月24日在中山召开了“2015’第十四届(中山)LED通用照明驱动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共吸引了420余名工程师朋友参与其中。

众多国内外演讲嘉宾围绕LED调光和驱动技术解决方案展开精彩演讲,并有20余家知名参展商带来了最新、最广泛的产品展示。参会工程师朋友们在探讨中收获新技术信息,在交流中建立新合作关系,可谓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从工程师的参会热情可看出,LED照明企业急切想要找到高性价比的电源解决方案,而LED电源企业则对高效、低成本的磁性元件投于十二分关注,另外,磁组件企业则非常关心自身产品能否标准化生产,以实现量产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市场。那么,目前哪种电源解决方案才真正具有高性价比?这种技术对磁元件有何影响?而未来LED照明的发展方向又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大比特记者在现场采访了LED照明、电源、磁元件研发工程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

会议展示区上,美芯晟科技有限公司、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芯片方案商带来的最新低成本非隔离LED驱动电源解决方案,受到参会照明企业的高度关注。照明企业纷纷对非隔离电源表示非常看好。那么,应对现阶段严峻的价格战,非隔离电源相比隔离电源有何优势?
[page]

非隔离电源以低成本占据优势

LED驱动电源,从隔离到非隔离解决方案,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转变,这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具备行业特色的道路。

1、隔离与非隔离电源有何不同?

首先,从结构上看,隔离电源是使用变压器将220V电压降到较低的电压,然后再整流成直流电以供使用。因为变压器的主线圈承受220V电压,次级线圈只承受输出的低交流电压,并且主次线圈之间并不直接连接,所以安全性高。而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

就电路结构而言:目前的隔离型方案多是AC/DC的反激式(Flyback)电路方案,因此电路相对较复杂、成本较高。非隔离型基本是采用DC/DC的升压(Boost)或降压(Buck)电路,则电路相对较简单,因而成本也相对较低。


隔离电源

2、非隔离与隔离电源各自的优势在哪?

隔离电源的优点在于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宽电压表现很好,非隔离电源现在也很成熟,电压范围略比隔离的差些,电压范围在110V-300V之间,而隔离电源能做到60-300V。

照明电源工程师秦先生表示:“隔离与非隔离电源,其实只是电路结构不一样而已,非隔离的降压模式效率比较高,能量损失比较少,发热量相对较小一点,而且传导辐射也容易做好。”

“从成本上看,非隔离的价格成本优势明显。” 中山欧帝尔电器照明有限公司工程师石磊如是说,“早些年,LED日光灯都采用隔离电源,隔离电源的售价约20元,成本大概是10元左右。隔离电源中变压器的单价大概是2.5元,而变压器的成本以每年10%—15%的比例往下调,现在电感的单价已低于1元。但隔离电源成本仍逊于非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的成本约为1—2元,原因是去掉了一部分电容、电阻、变压器等元器件。同时,当元器件减少,电源中的PCB板面积将缩小,整体电源的成本也可实现大幅度下降。通过认证的隔离与非隔离电源,成本相差接近4—8倍。比如,以18w的LED照明产品为例,隔离电源的成本约为18元,而非隔离约为4元。”


非隔离电源

同时,非隔离电源的成本还可以就进一步降低。美芯晟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范雄表示,以前隔离电源用的是具有两个或三个绕组的磁元件,而非隔离电源采用的是只有一个绕组的工字电感。采用工字电感一方面减少了绕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其生产效率相当于其他电感产品的10倍左右。自动化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电感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也是非隔离电源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之一。”
[page]

3、隔离与非隔离各自的市场前景如何?

隔离电源具有安全性高、宽电压表现好等优势,而非隔离电源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势,那最终哪种方案将成为未来LED室内照明的主流呢?

欧帝尔的石磊表示:“非隔离是大趋势。因为照明企业的运营动力在于获取利润,因此企业需要优化购买原材料、制作到售卖等细节,如果购买原材料的成本越低,出售的价格越高,那么赚取的利润就越高。目前照明厂商希望获得利润是成本的3—5倍,非隔离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不过,隔离电源也不会完全被取代。美芯晟范雄表示:“目前公司还在研发一些隔离电源解决方案,因为有些应用领域必须要用到隔离电源。比如户外投光灯等一些人体能触碰到的照明产品,对电源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目前灯具类产品、路灯基本上都采用隔离电源。”

如此看来,隔离与非隔离形成了各自特色的“粉丝团”,目前并无所谓谁取代谁一说。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工程师万继超认为:“从成本上来看,非隔离方案优势大,未来的市场前景也不错。但如果安全性满足不了安规要求,就只能继续沿用隔离电源。我个人设计产品的前提是要保证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不会一味看重成本优势。”

智能调光带动电感器市场

2015年初,小米抱团13家企业共同推进智能照明的发展,成为第一批凶猛跨界的掘梦者。据行业调查机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12.87亿美元,2019年可达87.1亿美元。而这些看起来相对巨大的市场,是否能跃动LED照明行业的新脉搏呢?大比特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几位参会工程师。

范雄提到,2015年业界对智能照明是持观望态度,智能照明目前还处于启蒙期。相比传统照明,LED照明最大的优势是智能化,这是照明行业的创新应用,但整体而言,今年不会太大的发展,而且目前国内生产量并不大。

石磊也表示:“智能照明市场会慢慢发展起来,但2015年还不会有太大变化,目前国内LED智能照明产品生产企业不超过十家。这一方面因为智能照明涉及的各项通讯标准太泛。如果标准没有统一,每一家厂商的产品类型各异,很难互相兼容。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照明是将需要与楼宇智能化、安防和家电等电子产品形成更广泛的智慧互联,因此统一通讯或者系统标准很有必要。”

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如范雄所说,智能照明只是在LED照明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智能模块,以实现Wifi、蓝牙等控制功能,并没有添加磁元件。而且LED照明与电源是一对一的模式,一个电源中采用一个电感器,并不会因为智能+照明而增加电感器的数量。
[page]

而智能调光是智能照明的重点功能之一,这将给电感器带来好消息。如飞利浦推出的RGB调光产品就利用了三个通道来控制三原色,每个通道分别用到一个恒压模块,而每个恒压模块都含有一个小型贴片电感。

石磊表示:“根据解决方案的不同,一个智能调光产品最多可能会用到6颗电感器。因为智能调光需完成多种颜色调色,需用到多路输出,因此需不同颜色的LED灯珠,特别是情景照明。所以电源需配备多组模块来驱动不同的灯珠。”

同时,石磊也认为:“目前LED照明厂商集聚地主要是厦门、深圳、中山、珠三角。中山和珠海地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而以深圳、厦门为主的区域主打质量关。未来智能照明的普及也可能以这样的模式推开。”

对于如何抢占智能照明的未来市场,石磊表示:“首先要把LED照明品牌做起来,把照明产品质量做好,才能慢慢去推产品的智能化。然后是在消费者观念的引导方面做改善,比如将智能照明产品与其他家电设备相结合,这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更全面的服务。同时,未来智能照明还要满足各种标准,但目前标准还未统一,所以智能照明还要走一段很漫长的路。预计2018年是个过渡期,到2020会逐渐普及。”

而秦先生则表示:“我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手机APP不统一,十家照明企业有十个APP,这导致操作很繁琐,还不如不推行智能照明。现在说看好智能照明市场,可能还有点为时尚早。很有可能最终智能照明市场不属于照明企业,或许属于IT企业。目前我们灯具照明电源行业需要专注做好自身的产品优化。”

当然,LED照明产品的产品优化需得到上游器件供应商的大力协助。磁性元件虽属于被动元件,但仍有创新的空间,这一方面,广州市德珑电子器件有限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公司经理罗洪波表示:“虽然非隔离电源是大趋势,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每个电源还是需要用到电感器。而所使用的这种工字电感器只有一个绕组,且业内的自动化程度可达99.99%,所以大部分供应商以自动化生产来降低成本并不具有优势。而在电感器中磁芯材料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自主生产粉料,从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且成本可降低10%左右。”

另一方面,磁元件厂商还应该与LED电源企业多作配合。范雄透漏:“电源IC方案一般会选用市场通用的材料,比如方案要求采用pc40材料,就不能用pc30材料,因为不同绕法的电感器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磁通密度会影响发热量,灯具温度高又容易导致磁饱和,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驱动芯片作为控制中心,需要利用电感器传递的信息进行一些特殊控制,所以磁元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电感器生产厂家了解电源设计就有利于整个照明产品的优化。”

尽管LED照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下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智能照明的发展前景还未有定论,然而LED照明市场这块蛋糕依旧够大,值得企业为之奋斗。未来,LED照明产业链将逐渐走向协作共赢的局面。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