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无人机市场这么“火” 磁件产业却表现冷静

2016-02-25 11:55:45 来源:|2 作者:Jiessie Yang 点击:40707

无人机很火!就连汪峰终于成功抢占媒体头条,靠的也是无人机。

在产业方面,无人机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国内市场,2014年12月,成立仅8个月的亿航就拿到了GGV资本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随后的2015年8月,亿航再度拿到了42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2015年5月工业级无人机制造商北方天途完成3000万美元首轮融资;国外市场,亚马逊推出了Prime Air无人机计划,谷歌收购了Titan Aerospace无人机公司,Facebook则斥资2000万美元拿下无人机公司Ascenta。在这些火爆现象的背后,这个市场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无人机站上风口

无人机市场分为三级,军用、民用、消费,受益于这几年对航拍、监控、农业及运输等领域的大量需求,无人机急速增长。业内资深人士称,无人机产业有望攀高至3000亿元左右,而目前整个蛋糕才做到50亿元。大同证券分析,未来国内无人机市场将达到600亿到1500亿,业内普遍认为无人机将是下一个产业风口。

深圳是无人机厂商高度集中的地区,据了解,2015年前五个月,从深圳出口的无人机就占到全国总量的99.9%。对于无人机的火爆程度,深圳飞豹无人机市场渠道经理张亦亦深有体会。她举例,去年她参加一个展会,“由于没有料到买家对无人机的高度热情”,她笑称“带的名片都不够用了”。而在那个展会上,飞豹就现场拿下了多家欧美大客户的订单,这让张亦亦坚信未来公司一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飞豹在去年底推出第一款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无人机,此前飞豹是行业其他无人机厂家的代理商,代理的无人机SKU数最高上万。

深圳市彩虹鹰无人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无人机的高科技企业,该司项目总监张科也坦言道,从去年开始,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市场的火热。他认为,这种火爆程度将在2016年继续延续,“市场规模来讲,我认为要比2015年还要好,还要更稳健一些。今年无人机会更重视细分领域,因此我们也会根据各细分领域寻找新的爆点,在市场上继续发力。”张科分析。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刺激对配套产品的需求,据了解,当前我国涉及无人机或配件生产的企业约有800多家,其中30%是制造企业,50%做部件配套服务,20%做科技研发。为无人机提供射频电感、传感器等配套产品的深圳惠贻华普电子就很直观感受到了市场的飞速扩大,“这两年来市场确实膨胀了很多,”该司工程部陈建华透露,目前他们公司已经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调整到无人机的配套生产上。

深圳市麦捷科技是国内电感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产品为片式电感及片式LTCC射频元器件等,该司工程师胡庚也坦承,目前无人机做的挺火爆的,无人机上会使用到电感器,因此他们公司的部分业务也在向这边转移。

此外,国内电感龙头企业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也高调宣称入局无人机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市场已进入主流消费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page]

小米入局进一步催热对无人机的关注

据统计,中国无人机市场目前已有400多个“玩家”,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但多数无人机创业团队并没有手握核心技术,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几个大厂商手上,并以“南大疆(创新)北零度(智控)”为两极,其中大疆的市场占有率又远远超过其他厂家。

大疆无人机被誉为“无人机里的苹果”

据路透社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无人机制造公司大疆创新的产品在美国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47%,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而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大疆更是独领风骚,一举夺得近70%的市场份额。无疑大疆已成为无人机里的“独角兽”,据可靠消息显示,2015年大疆的销售收入达到10亿美元。

无人机的火爆彻底让大疆成为业内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不过随着小米的加入,大疆还能不能继续稳定地占据“霸主”地位使得大家议论纷纷。

根据国内媒体爆料,小米将于今年年初携千元无人机入局该市场,其旗下的无人机设计图最近被曝光,据传该产品的轴距大约在350左右,为此小米申请了33项专利,包含飞行器的结构、遥控、飞控、图传、相机等多个方面。

小米推出低价无人机能否威胁到大疆吗?

星图智控CEO张庆旗认为,虽然大疆已经把无人机的价格拉到很低,但对国内消费者而言依然比较昂贵。他认为,国内无人机不温不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价格门槛太高。而小米一旦进场,就会将过去在小米手环和小米移动电源上被验证过的模式一并带入,这必将使得无人机的门槛降到很低,使其变成一个大众化的行业。

张科也认为,每一个高利润的市场都必然会面临竞争,小米的低价进入必然会对大疆造成一定影响,但小米走高性价比路线,大疆完全可以走高端路线,对消费者来说多一种选择也不是坏事。“但小米是否入局,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小米主要专注于消费类无人机领域,但我们主要以工业类无人机为主,消费类占比较少,所以构不成威胁。”张科表示。

胡庚认为小米低价入局对整个电感产业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价格降低会扩大这一领域的消费群体,有利于消费类无人机的增加,其实就是在间接增加对电感器的需求量。

陈建华则认为,小米是否入局还不得而知。但无疑小米的介入提高了大众对无人机的关注,这对整个无人机产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对于小米的入局,业内更加认同,中国无人机市场已经到了新旧势力“血拼”的阶段,市场格局有望在未来两三年重塑。
[page]

火爆背后的乱象

任何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背后必然存在很多问题,无人机也不例外,例如在行业标准及监管方面还存有很多缺陷、技术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政策限飞等。

首先,行业标准及监管方案存空白

由于操作无人机“黑飞”进行航拍测绘,致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等新闻屡屡曝光,无人机的行业标准及监管规范问题进一步引起行业的深思。

行业标准缺失会造成什么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际无人机协会主席Peter van blijenburgh曾表示,目前中国企业仅有大疆创新参与无人机国际标准制定环节,但整个行业参与度严重不够。“我今天想给所有中国企业传达的信息,如果不参与到制定标准中来,明天产品可能都卖不出去了。”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内对无人机还没有形成权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这在无形中拉低了国内无人机的竞争门槛和性能保障,导致市面上无人机“鱼龙混杂”。

Peter 表示,如果大家不参与到制定标准中来,明天产品可能都卖不出去了

对此,田村(中国)所长邵革良博士认为,行业标准出台已迫在眉睫。行业标准缺失不仅导致市面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更严重的后果是,劣质产品短时间内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对无人机失去信心,这对正牌产品来说是重大打击。

张科则透露,据他所知,行业标准在以往是有的,但可能执行得不是很到位,今年会形成更完善的标准。标准的缺失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但整个市场的发展最终还是根据研发实力、技术实力来决定。

此外,在监管问题上,据调查,2009年前,无人机处于无监管的空白状态。2009年以后至今,开始要求进入持证飞行阶段,但是法律法规和监管执行尚未完善和正规化,实际申请操作上模糊不清。去年12月末,中国民航局颁布相关条例,如“需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以及“购买或租赁不少于两架的无人机,该无人机应当在中国登记、取得适航证”等,这些条例在行业内引发较大争议。

全球鹰(深圳)无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景兵表示,欢迎对无人机的监管,并强调凡是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无人机飞行行为都应该纳入监管,但仅参考通航管理颁发的“适航证”、“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等方式并不合适。他建议无人机适航认证应该按照应用场景分类监管,比如农林植保无人机由农业部农机所负责,警用无人机由公安部下属研究所负责等。

张科则有自己的想法,他称,行业规范确实亟待加强,工业级无人机未来可以建立执照制度,有执照才能飞行。对于小飞机,则需要限高、限速和限距。

邵革良博士也认为,这些条例是基于安全飞行而出发的,符合行业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出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他个人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技术跟不上

无人机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其技术问题却备受诟病。据了解,由于大量无人机的研制门槛很低,却没有相关资格审查,因此导致可靠性难以保证,如国产无人机“空袭”白宫事件,事故的发生就是来源于无人机的失控,如何提高飞控系统的可靠性是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

再者,以目前比较火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例,目前它的最大的软肋就是负载能力弱、续航时间短,像大疆无人机飞行最多维持半小时,通常出门得携带三四块电池才行。而这两个性能恰恰是无人机真正执行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用户最关心的。如何提高这两个性能是多旋翼无人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对于这些问题,不同厂商是怎么看的?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们又做了哪些努力?

零度智控创始人杨建军认为,电动车行业想在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比上有所突破尚且困难,无人机续航问题短时间内实现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也强调续航是难题,但不是核心问题。

无人机智能化才是未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15年,实现无人机智能化所面临的技术壁垒才是最关键的。比如能否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智能地避开障碍物,能否做到视频追踪,像宠物那样伴随小孩飞行等。”

杨建军说道:“在物流领域,亚马逊、淘宝等要实现无人机送货,必须解决避障技术难题,要考虑无人机承载一定重量的包裹,其独自能飞行多长的距离,还要系统化地设计空中路线,这才是无人机未来设计所需要重视的地方。”

张科也认为,短时间内通过提高电池容量从而提高续航能力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彩虹鹰目前的目标主要放在提高电机效率的问题上,通过优化电机、电桥之间架构,从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那么无人机的稳定性、负载能力以及续航能力与电感、变压器有关吗?

磁性元件行业专家郑庆杰博士表示,续航能力的提高不直接体现在电感变压器上,而且无人机上也基本不会用到变压器,但为了辅助无人机提高续航能力,对电感器的要求还是体现在功率密度的提高上,“主要是对三高的要求,即高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

张科则从稳定性方面进行剖析,他说道,目前他们公司在电感器的采购上主要以国外为主,如果国内电感器在稳定性方面做得不错,也可以考虑进行采购。但无人机上用到的电感器比较少,大体还是体现在对高频的要求上。
[page]

磁件厂商为何表现冷淡?

无人机在疯狂地发展,按理说,磁件厂商受此利好应该会有所重视。但据大比特记者观察,国内磁件厂商却表现冷淡,入局者如顺络电子、风华高科、麦捷电子等在这一领域的出货量也相当有限,据评估并未对公司的业绩构成很大的拉动作用,其他厂家却鲜有宣布入局,这是为何?

郑庆杰博士表示,主要是因为量太小了。他说道,无人机上只有电池驱动电机那一部分系统需要用到电感器,量小并且功率小,对国内电感厂商不形成吸引力。“无人机毕竟不像智能手机一样形成标配,本身出货量就不算大,再加上对电感需求量不大,因此大家的注意力不会太放在这一领域上。”

田村(中国)是国际知名电感器供应商,该司所长邵革良博士也坦承,田村目前没有计划生产这一领域的电感器,原因也是量太少了。他说道,无人机对电感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驱动系统上,不需要很大量的电感器,变压器也基本用不上,因此对田村来说也不会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除了量少、利润低之外,陈建华还认为,国内厂商鲜少进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无人机对做配件的厂商也是有门槛的。“比如,现在无人机越做越小,为了节省空间,需要做集成化的配件,电感、线路等都直接焊在了线路板上,因此这也需要电感厂商有很强的配合能力。”

张科则透露,由于他们生产的是工业级无人机,因此对电感器的指标要求会更严格些,比如需要达到军工级别,因此他们还是主要以采购外商器件为主。“目前无人机正处于发展初期,可能对电感企业不形成很大的吸引力。但随着无人机功能的完善及丰富,很多功能的实现需要电感变压器的配合,我相信对电感、变压器企业来说还是有市场的。”

大比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磁件厂商对无人机领域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其中包括部分国内知名的电感厂商,如伍尔特、振华富、岑科等企业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并未生产相关产品,也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无人机。但像张科所言,未来无人机可能会更加智能,可能会与互联网+扯上关系,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电感变压器,从这些需求中探索商机,推出新品也不失为一良策。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