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率超过90%?磁性元件行业到底有多卷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波动性,磁性元件产业正面临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在原有的基础关税之上,对所有贸易伙伴额外征收至少10%的关税,这是美国近年来最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之一。
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整个磁性元件产业链的内卷。
磁性元件行业为何会这么卷
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滞后。当今磁性元件内卷严重,核心问题是技术发展停滞。
多数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的研发投入远低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需求,尤其是小型磁性元件企业,甚至没有研发部门,只有工程部门,这就是磁性元件行业的现状。这也导致高端技术如磁集成、高频低损耗软磁材料等突破缓慢。
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创会会长、顺络电子常务副总李有云针对内卷现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现有的磁性元件技术与新能源时代、AI时代的要求严重脱节。当太阳能专家为太阳能转化效率提高0.1%而绞尽脑汁时,磁性元件的工程师们仍拿着几十年不变的电感、变压器去应付。过去20年里,CPU和GPU的功耗已从几十瓦上升到上千瓦,而作为CPU/GPU供电的关键元件——功率电感,无论其材料、设计还是工艺技术,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毫不夸张地讲,磁性元件已成为整机、模块在节能降耗、高功率密度和小型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事实上,除了李总提到的,类似的案例几乎遍布磁性元件各个应用领域。功率类磁性元件的磁集成近两年在成本高压下才逐渐被行业所重视——事实上这一技术上世纪80年代就已形成完整体系;而高频软磁材料在半导体开关器件不断飞跃发展之际,缺迟迟无法取得突破,导致磁性元件频率已远远滞后,成为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普及的最大障碍。
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大部分磁性元件企业依赖价格战而非技术创新争夺市场。此前曾有专家表示,业内变压器产品同质化率超过80%,电感产品更是超过90%。这一点,从过去十余年间几乎没有磁性元件企业举办过新品发布会也可得到验证。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突破不足,高端产品依然被国外大厂垄断,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的第一波红利,国内磁性元件企业很难吃到。
原材料成本上涨与下游降价加剧內卷。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铜、稀土等关键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导致磁性元件生产成本上升。比如磁性元件主要原材料之一铜,2024年涨价幅超20%。
而下游客户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厂商因成本、库存等压力要求降价,导致磁性元件企业毛利率大幅下降。
有数据显示,部分企业毛利降幅超24%,经过前两年的多轮降价,目前磁性元件企业利润普遍已下降至1%-3%。
上下游的双重挤压,加剧了磁性元件行业的內卷。不少磁性元件企业的利润已濒临生死线,打破内卷已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变成了企业“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破卷之道:材料、技术革新重构产业链信心
这两年我们在与业界同仁交流过程中,其实很明显地感受到不少同仁信心正在动摇甚至流失。
但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树立信心,树立坚信能熬过去的信心!有了信心,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破局方法并坚持下去。
其实有不少企业已在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磁集成技术,目前已有众多磁性元件企业参与其中。
据了解,目前胜美达正在开发一款旋转变压器,以变压器的原边作为定子,副边作为转子,通过两个磁模块不接触的方式集成,给励磁电机无线传输电能,实现无刷励磁电机模块功能,未来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替代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一旦成功将有可能重塑整个新能源汽车磁性元件供应链体系。
惠州市磁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推出的四合一磁集成逆变电感,解决了A、B、 C 三相对地的共模电流问题,相位不平衡时电感易饱和的问题,体积与重量降低30%-70%,功率密度提升了60%,拓宽了磁集成的应用领域,可谓开了大概率磁集成应用先河。
为了满足服务器市场对电感需求喷发,解决传统冷压工艺点焊的短路、开路和效率低的问题,深圳市星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性地研发了 1608、2012、2016、2520、3225等系列的T-core小型电感热压整线解决方案,完整覆盖从从粉料加工到热压成型的全部工序。
过去二十年间,国内磁性元件企业习惯了跟随,而不是创新。这也正是当下大家觉得难受的原因。
现在经济开始进入下行,磁性元件产业结构也正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更依赖硬核技术的创新。当很多人发现过去赚快钱的时代运气不再,就会更愿意俯身去做真正的创新。
当越来越多磁性元件企业吃到创新所带来的红利,群体的思想就会发生改变。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案例和一个过程。
5月23日,第二十四届(华南)中国磁性元件行业智能生产暨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将在东莞嘉辉会酒店盛大举行,一起现场了解更多硬核创新案例!
往届磁性元件峰会现场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精准把握创新方向同显重要。作为磁性元件行业的风向标,本届峰会将围绕三大方向,助力磁性元件企业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1、集成技术:磁集成方案如何实现降本30%
2、材料创新:如何更好地提升能效
3、智造升级:AI质检系统减少人工干预80%
5月23日,东莞嘉辉会,一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报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