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Vishay 2Q25毛利率承压,AI成黑马?
近日,Vishay(VSH.N)发布2Q25业绩报。公告显示,公司净收入7.623亿美元,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2.82%。
总体来看,2Q25Vishay收入表现稳健,尤其是在工业和AI相关市场。然而,毛利率和利润率下降,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01 AI服务器推动业绩上涨,毛利水平下降
从终端市场划分收入结构来看,工业市场占比收入最高,达到35%。
不同应用市场占比营收情况 图源:Vishay公告
从图表数据看,工业市场占比营收最大,达到35%,同比、环比均实现正向增长。
在众多应用市场中,其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其营收同比增长达20%,环比增长达9%。这一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亚洲地区对AI服务器电源的需求持续攀升。
2Q25不同产品线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受平均销售价格降低影响。
本季度,Vishay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尤其是SG&A费用(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上升,导致运营利润和EBITDA利润率下降。
02 电感器业务增收不增利,市场需求放缓
电感器是Vishay六大核心业务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及其他市场领域。其业务覆盖欧洲、亚洲和美洲三大区域,具有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以下表格展示了电感器在不同季度的财务表现:
从表中可以看出:
- 收入增长:2Q 2025 相较于1Q 2025 增长了约13.8%,但相较于 2Q 2024只有小幅增长。
- 毛利率波动:2Q 2025 的毛利率为 28.0%,低于 2Q 2024 的 30.1%,但高于1Q 2025 的 20.9%,表明毛利率有所恢复。
- 订单比变化:订单比从1Q 2025的1.02下降至 2Q 2025的0.91,略低于1.0,说明订单量略低于发货量。
Vishay的电感器业务在最近一个财季表现显示,其收入略有增长,毛利率在 2Q 2025有所回升,但订单比略低于 1.0,表明市场需求略有放缓。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对该业务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并计划通过产能扩张和潜在收购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
03 多维布局电感器市场,新品强化技术壁垒
Vishay在电感器业务领域进行全球化布局,涵盖美国、欧洲和亚洲工厂。其垂直整合能力(包括自主磁性材料研发)确保了供应链的弹性与稳定性。
在市场布局方面,Vishay紧密绑定了多个高增长市场:
在5G/6G通信领域,公司聚焦高频低损耗射频电感,为基站和终端设备提供关键支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Vishay提供通过AEC-Q200认证的高功率密度电感,适配800V车载充电和电驱系统。
在其他领域,Vishay持续推动工业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以及可穿戴医疗电子的小型化电感方案,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在产品布局方面,针对终端应用对电感器提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等技术要求,公司推出了多款新型电感器产品,涵盖商用版和车规级功率电感器。
近日,Vishay推出两款全新 IHDM 汽车级直插型扁线电感器——IHDM-1107BBEV-2A 和 IHDM-1107BBEV-3A。
图源:Vishay
这些器件采用 1107 封装尺寸,软饱和电流可达 422 A,能够满足终端设备对大电流承载能力的需求。
凭借所采用的铁粉合金磁芯技术,Vishay电感器产品线中的 IHDM-1107BBEV-2A 和 IHDM-1107BBEV-3A 在 -40°C至 +180°C的严苛工作温度范围内,展现出出色的感值和饱和电流稳定性,同时功耗低、散热性能优异,可有效适应终端应用中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这两款器件的扁线绕组直流电阻(DCR)低至 0.22 mΩ,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耗,改善额定电流性能,从而显著提高终端设备的效率,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高效能电感器的需求。
目前,两款产品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14周。
结语
2Q25,Vishay面临毛利率下滑、库存调整周期的滞后效应、高资本支出以及外部成本压力。
尽管市场需求在部分区域(如亚洲)有所回暖,但整体经营环境仍较为严峻。
Vishay在公告中指出,公司正通过产能扩张、产品创新和运营优化来应对挑战,相关成效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显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