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二十五届(华东)中国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 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 广告 第二十八届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 广告

光储逆变器企业半年报揭磁性元件3大趋势

2025-09-08 15:59:18 来源:电子变压器与电感网 作者:陈泽香

当阳光电源营收突破400亿元、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增长超3倍、上能电气净利润实现24%+增幅 ——2025 年上半年三家光储逆变器巨企业的财报,用“龙头稳进、细分爆发、稳健增长” 的差异化表现,勾勒出行业新竞争格局。

逆变器企业的产品策略与技术选择,正在直接重塑上游磁性元件产品的需求标准与配套规则。

01三家光储逆变器企业的差异化增长路径

从各家企业披露的2025半年度报告来看:

业绩

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435.33 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7.35 亿元,同比增长 55.97%。

业务结构发生标志性转变。储能系统业务实现营收178.03 亿元,同比激增127.78%,占总营收比重达40.89%,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锦浪科技:聚焦储能逆变器赛道实现突破,上半年营业收入37.94 亿元,同比增长 13.09%;归母净利润 6.02 亿元,同比增长 70.96%。

其中,逆变器业务整体收入 26.13 亿元,核心增量来自储能逆变器—— 该板块收入达7.93 亿元,同比激增 313.51%,成为驱动业绩的关键引擎,公司可转债募资项目也将进一步扩产高功率并网及储能逆变器。

上能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21.84 亿元,同比增长13.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1 亿元,同比增长 24.78%。

细分业务方面,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营收15.77 亿元,同比增长 14.01%,毛利率 22.05%,同比提升 1.79 个百分点;储能业务实现营收 5.60 亿元,同比增长 10.43%,毛利率27.81%,同比提升8.31 个百分点。

亮眼业绩的背后,离不开光储逆变器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突破,而技术路线的演进又进一步催生了对磁性元件的新需求。

02.光储逆变器创新路径与磁性元件需求

技术路线:光储逆变器的创新路径与磁性元件产品需求

1. 光伏逆变器领域呈现"功率与效率双升" 的发展态势。

功率密度突破:阳光电源构建的0.45-9600kW 全功率段矩阵中,800kW 模块化单元与 465kW 组串机型已实现28%功率密度提升,其99% 的转换效率目标推动磁性元件产品向高频低损耗方向升级。

逆变器

模块化逆变器 图/阳光电源

宽电压与新材料:上能电气3-350kW 组串式产品的超宽 MPPT 电压设计,要求磁性元件在宽电压范围内保持磁导率稳定。

同时,两家企业均提及SiC/GaN 等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此类材料推动开关频率提升,倒逼磁性元件产品用磁芯材料向宽频低损耗方向升级。

2. 储能逆变器的技术创新围绕"能量双向流动 + 复杂工况适应" 展开。

性能优化:锦浪科技财报明确"碳化硅 MOSFET 在逆变器中的应用技术" 及 "大功率、高能量密度的双向功率变换技术"。

前者通过半导体性能提升推动磁性元件产品小型化,后者通过谐振型软开关拓扑优化,对磁性元件产品磁芯的低剩磁、高饱和磁感特性提出要求,以保障充放电效率。

环境适配:上能电气在储能领域公开披露其100~2000kW 储能变流器采用 "高防护等级、高可靠性设计",需适应复杂环境,推动磁元件封装工艺优化,提升耐候性以匹配设备整体可靠性需求。

3. 光储一体化更是成为三家企业重点布局领域。

锦浪科技开发"光储系统并网振荡抑制技术",需磁性元件企业优化磁屏蔽设计;

上能电气光储一体变流器采用多电平拓扑,公开信息提及"需保障功率平滑切换",要求磁元件减少工况切换时的能量损耗,提升系统稳定性;

阳光电源推出光储一体模块化系统,实现光伏逆变与储能变流功能集成,财报提及 "通过元件兼容性设计提升系统协同效率"的方案,要求磁元件具备多工况适配能力,既能满足光伏高频整流需求,又能适配储能双向变换场景。

03全球化扩张中的磁性元件配套策略

从三家企业披露的信息来看,全球化已成为光储逆变器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尽管企业具体区域侧重有所差异,但全球化布局对磁性元件企业的配套要求呈现显著共性,直接影响磁性元件供应商的能力建设方向。

国际认证资质成为基础门槛。无论是阳光电源覆盖的欧洲、美洲、澳洲市场,锦浪科技深耕的英、荷、美等区域,还是上能电气布局的海外复杂环境市场,均对磁性元件企业提出明确的国际认证要求,如欧盟 CE 认证、美国 UL 认证等。

这些认证是磁性元件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前提,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标准,适配逆变器企业的全球化交付需求。

电网兼容性与抗干扰能力是核心要求。不同地区电网的电压等级、频率标准及电磁兼容规范存在差异。

例如北美市场对隔离性能的要求、欧洲市场对电磁干扰的限制等,本质上均需磁性元件具备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适应不同区域的电网特性,确保设备在全球化应用中的稳定运行。

区域化环境适配需求凸显共性方向。逆变器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必然面临复杂的户外环境,这使得磁性元件的“耐候性” 成为共性需求。

无论磁性元件是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工艺提升防沙防尘能力,还是选用耐高低温、抗老化的软磁材料保障长期性能,均是磁性元件适配全球化环境差异的关键举措,也是支撑逆变器企业拓展海外复杂环境市场的重要基础。

04.对磁性元件行业的启示:技术、市场与生态协同进化

阳光电源、锦浪科技、上能电气三家企业的财报,不仅是逆变器行业发展的 "晴雨表",更勾勒出磁性元件行业的需求方向。结合下游技术迭代与市场布局特点,磁性元件企业可从三方面探索发展路径:

1. 技术研发:磁性元件企业锚定场景化需求突破  光伏领域聚焦高频低损耗磁芯、宽电压适配材料;储能领域攻关低剩磁软磁材料、高耐候封装工艺;光储一体化方向需开发兼容多工况的集成磁组件,支持功率平滑切换。 

2. 磁性元件企业服务全球化客户需完善国际认证与海外支持;配套区域市场强化耐候性方案;针对光储一体化细分需求,开发协同控制适配的磁元件。

3. 磁性元件企业提前介入光储一体系统研发,参与磁性元件产品选型与测试标准制定;与下游共建工况模拟平台,优化磁性元件在协同运行中的性能。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光伏、储能与光储一体化的协同推进,正持续重塑磁性元件的需求版图。磁性元件企业若能精准把握高频化、定制化、兼容性的核心方向,并结合自身优势适配下游需求,将更有望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实现稳健发展,占据更有利的市场位置。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