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七届中国数字电源关键元器件应用创新峰会2 广告 第二十八届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 广告

《磁性元件与电源》300期:与行业同行的25年

2025-09-29 15:51:37 来源:电子变压器与电感网 作者:周执

2000年,《磁性元件与电源》创刊。那一年,国内电子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磁性材料与磁性元件作为基础部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产业格局。

二十五年过去,《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迎来第300期。我们采访了几位从创刊初期便与《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结缘的行业人,听他们讲述与《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共同走过的岁月,以及他们所亲历的行业变迁。

国石商燕彬:从技术员到管理者,杂志是始终的信息窗口

国石磁业技术总监商燕彬2002年入行,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康达工作,一待就是十几年。后来去了安徽天长的中德,再到国石。大约2010年前后,他开始接触《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每期都会翻一遍,尤其关注新材料栏目。

“那时候材料更新快,《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上经常能看到一些首发的成果,对我这种做研发的人来说很重要。”商燕彬说,“现在《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的新材料内容少了,但市场分析、趋势方面的内容多了,对销售更有用。不过我自己还是会优先看技术栏目。”

除了《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他参加过很多届磁元件峰会。公司一直设展台,他习惯去现场转一圈。对他来说,《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和峰会的作用很实在。

国石

国石磁业技术总监商燕彬

“在中德的时候,我们连续十几年投广告,最直接的回报就是‘被看见’。电子行业的中端客户都会翻这本刊物、参加这个会,有了曝光,合作就顺利很多。行业不适合投大众媒体广告,只有这种专业场景能把上下游聚在一起。一次见面胜过十次拜访,效率反而更高。”

谈到行业变化,他说过去二十五年的材料更新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我刚工作时只有PC30一条功率材料线,后来PC40、PC44、PC95、PC96、PC97一代代出来,如今50系高频材料已经量产。当时只分功率和高导两大阵营,哪有现在这么多细分指标。”

研发压力也随着市场变化而起伏。“市场好时项目多、经费足,市场差就容易被淘汰。但这也是机会,谁能熬住、做出新品,谁就能留下来。”

他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市场低迷,年底却突然红火;2021年原材料暴涨,需求也爆发。“行业有周期性,全球需求会隔段时间激增。”

在他看来,现在正处在新旧交替阶段。“量没有快速上来,不算好时节。但要紧跟终端方向,开发适配新品,否则会被淘汰。”

迪加斯陈海燕:一本杂志,连起二十年的客户与朋友

迪佳斯经理陈海燕第一次参加峰会时,就感受到一种不同。

“我常说,大比特是把整条供需链搬到现场。山东一个镇的小厂老板能来,中达、固电这些大厂也到场,说明消息真正沉到大中小每一层。”

迪佳斯从2000年创刊号起就订阅《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从未间断。陈海燕说,这本刊物见证了公司成长。

迪加斯

迪加斯经理陈海燕

2014年,在苏州展会上,一个海外观众路过他们展台,顺手拿了一本《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回国八年后,这个人凭着那本《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又找回陈海燕,成了固定客户。

“这就是媒体的长尾效应。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八年后飞回来一笔订单。”

还有更特别的经历。零几年自动化刚崛起的时候,一批友商把日特、田中的高端绕线机带进中国,推动自动化起步。十几年后,同一批人又从迪佳斯买设备带回日本。“大比特栽的树,我刚好摘到桃,时间绕了个圈,杂志把线一直牵着。”

《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一路见证了中国自动化从日资领先到国产设备被全球认可,如今还返销日本。

陈海燕回忆道,当时他们把我的设备搬到日本,看着一个动作能盯两小时,说“这是中国做的吗?做得这么好?”而他们正是当年在中国推动自动化的那批先驱。

如今这些伙伴回国,当年带的徒弟现在依然是迪佳斯的客户,也是我们的老朋友。翻出2007、2008年聚会的照片,大家视频一接通,十几年没见的朋友突然出现在镜头里,那种青春、那种感慨,有人直接就潸然泪下。

她说,在没有QQ和微信的年代,大家各奔东西、异国他乡,却因为迪佳斯、因为《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又串在一起——久别重逢,这就是你们媒介的力量。

2021年10月,在疫情期间,她在展会上接受采访,被拍成一条短片放到大比特商务网。没多久,一位台湾客户远程下单,解封后见面时第一句话是:“我认得你,我在网页上看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你!”

“这就是媒体的力量,再好的产品也得靠媒介开口。”陈海燕说。

海泰雷燕:从手工到自动化,杂志是行业发展的缩影

海泰科技总经理雷燕在设备行业深耕多年,见证了行业升级:几十年前穿套管全靠人工,后来有了自动套管机;最早绕线机不能包胶带,后来也加上了穿套管和包胶带功能。

她是《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的忠实粉丝。她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过刊,每期都翻。“我一路看过来,你们一路记录,从2000年创刊到今天,二十几年不曾间断。如果把第一期到现在全部收集齐全,就是一部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完整见证。”

海泰

海泰科技总经理雷燕

雷燕做新能源较早,一遇到新问题就翻《磁性元件与电源》,找市面上最新发布的磁芯。每期她都仔细翻,看到谁家做就打电话去问。

“有同行苦于找不到资料,我就告诉他直接订大比特,还给他们推荐广告和参展。”

她还举了个例子,客户以前没听过利兹线,只认传统几十根并绕的线,她就拿杂志上的介绍给他看,建议改用利兹线,他一试就叫好。

“新能源发展快,线材种类和叫法年年增加,没有这样的资讯平台根本跟不上。”

她肯定道,《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也是跟着时代发展的。最早的内容是绝缘油、胶带,后来开始推高端绕线机、先进材料。前十年发展很慢,2013年才在峰会上提自动化转型。现在呢,新能源材料成了重点。

她说起当年的生产场景:“零几年的时候我在东莞追货,那时几千人靠手工绕线,效率特别低。追不到货,我在东江边上面急得哭。现在一台机器自动完成,几个人管一条线,效率高,成本还低。”

2015到2022年,是她认为最好的几年。消费类电子繁荣,智能手机、笔记本、智能家居的需求让工厂订单不断。2020年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空气炸锅、电子烟等产品让工厂忙到停不下来。

“真正的变化是最近五年。”她说。新能源车、充电桩起来了,门槛大幅抬高。消费类靠背型号就能接单,新能源却要懂功率、冷却、温升。不会讲技术,客户就换人。

在她眼中,《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把这些变化都记录了下来。

“以前去峰会,会场里大多是卖设备的;最近几年风向变了,推材料的多了,特别是新能源相关。《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记录了从人工到自动化、从消费到新能源的整个过程。”

海泰科技

海泰科技总经理雷燕(左)

300期之际,来自同行者的回响与期盼

商燕彬、陈海燕、雷燕三位同仁的讲述,是无数个与《磁性元件与电源》一路同行的缩影。他们的故事里,有对技术信息的渴求,有通过平台获得的商机,更有对行业变迁的深刻感知。

《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的这二十五年,正是在这样一批又一批忠实读者的支持下,才得以扎根行业,持续记录。在迎来第300期之际,我们亦收到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寄语。这些真挚的话语,既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鑫微米总经理唐海清:我从2015年左右开始接触杂志。杂志有些内容比较前沿,让我们从信息中看到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提前布局。

我们最关注的是整个大行业的走向,比如哪个行业要增长多少,我们就提前把设备布局好。我比较关注市场解读文章,或与行业企业对话、聊产品技术布局等内容。

未来或许可以开发一个APP,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能方便、简洁地找到想要的资源。我们期待未来所有中国实业都蒸蒸日上,为祖国争光,尤其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每个做实业的都尽一份微薄之力。

天智 翁总:我们每月都会收到《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主要关注两类信息:一是行业最新资讯,例如磁粉或非磁粉的发展方向;二是客户动态,包括新客户及现有客户的新项目、新业务进展。祝大比特越来越专业,发展越来越好。

七星飞行 刘怀民:我们从2010年左右开始领取《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已持续十余年,订阅从未中断。因其中多有我们所需信息,查阅时更会细看。

查阅重点一是材料领域的新进展,二是实际应用层面的观点,三是企业新品发布动态,四是应用端如电机、变压器等器件行业的最新动向。

祝愿《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越办越好、越办越大,成为行业翘楚。

开联 王振岗:《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变压器、电感厂商的宣传方向与使用需求,并据此配套。

重点跟踪其技术路线、发展趋势及现存痛点。若客户切入新领域,我们亦同步跟进,针对性开发。客户拟布局的市场方向,可直接指引我们调整产品并助力企业转型。

合作多年,祝大比特业务蒸蒸日上,携手共进。

金圣 肖胜:十几年前开始阅读《磁性元件与电源》,主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自身客户群动态以及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信息。《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中关于行业走势和产品性能的介绍对企业颇有助益,祝贵刊越办越好。

骅鹰 李杨:杂志是我获取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是我最关注客户信息,里面介绍的客户比较多;二是我们也会关注友商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三是关注行业的新技术,我们也能从这上面了解到一些新技术以及建议的发展方向。

大比特在我们这个行业已经非常专业了,我们很多信息包括很多资讯都是通过大比特得到的,包括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客户真的很多。

我们希望大比特的数据能更广泛,能收集到更多市场信息,包括国外的一些信息。现在国外国际方面的企业我们也在逐渐收集,希望以后能推出更多。

因为我这边主要方向是国外市场,所以我也希望能通过贵司这些信息,让我能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

全鼎 陈立金:作为磁性材料厂商,我们首要关注现有客户的最新动态,既掌握其当前进展,也借此判断市场走向,使产品与未来需求同频。我从前年开始接触贵刊,公司亦保存并翻阅历年《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

希望刊物进一步贴近客户,多报道其转型方向与现存困惑,以便我们从中提炼产品改进要点;同时祝愿《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越办越好,促进客户与供应商合作日益紧密。

东阳光:我个人更关注技术类文章,想了解磁性元器件的行业发展方向,其次才看材料相关内容。

祝大比特越办越强,客户群体日益扩大,也盼贵刊在业务和技术上继续为我们提供支持。

结语

二十五年风雨兼程,三百期笔墨相伴。《磁性元件与电源》的每一页,都因您的关注与信任而充满意义。感谢每一位读者、每一位合作伙伴,是你们的真诚反馈、持续订阅与积极参与,让这本杂志得以扎根行业、记录变迁、传递价值。您的故事,就是行业的故事;您的成长,亦是我们的动力。未来,我们愿继续与您同行,在技术革新与市场浪潮中,共同书写更多值得铭记的篇章。感恩相伴,致敬未来!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