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厂商转型之AMD:融APU平台迎移动领域竞争
摘要: 虽然AMD在服务器领域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但在桌面PC市场一直受到英特尔的压制,在过去数年AMD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挑战CPU芯片游戏规则。
虽然AMD在服务器领域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但在桌面PC市场一直受到英特尔的压制,在过去数年AMD不断尝试新的技术挑战CPU芯片游戏规则。
通过发布64位CPU、双核产品、并购ATI、发布APU等策略,AMD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但与此同时,AMD也将和intel一样面临移动领域的激烈竞争。
2003年AMD首发64位桌面CPU改变游戏规则
AMD在2003年给予它强大竞争对手一个“惊喜”,全面推出了64位桌面级CPU产品,虽然这个行为被认为有些讨巧,但这也是AMD提出新的游戏规则进行竞争,而这个策略也在未来数年给AMD赢得了不少市场。
当然仍是芯片为首的硬件快速发展的时代,PC机在游戏、大型软件的带动下对硬件的要求逐渐增加,而英特尔一直主导着行业发展的趋势,即不断发布更快的主频产品。
AMD在双核市场的发布被认为是那几年间最大的市场突破,而当时英特人主要在推广超线程技术,AMD的64位概念为AMD赢得了不少用户。
64位CPU在处理器市场已经充分展开应用,但在桌面端这次使用是X86架构的一次重要突破。
之后从2004年开始,AMD同英特尔又开始了在双核概念上的竞争,并同样在2005年推出了产品。英特尔利用自己的产能优势将价格降下来,并在双核概念上重新夺回了一部分市场。
2006年并购ATI形成多线竞争
虽然通过新的概念争取市场,但整个CPU市场以英特尔为主导的形式并未变化,AMD在2006年并购显卡处理厂商ATI的举动无疑是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
ATI原本在显卡领域独具特色,但在同Nvidia的竞争中越加吃力,AMD宣布以54亿美元并购ATI改变了芯片行业整体的竞争格局。
2007年开始,虽然ATI公司不在,但AMD仍然延续ATI的设计工艺在图形处理领域快速发展,事实证明AMD的收购为前者的研发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力度。
不过,ATI同英特尔的合作也因此被中断,英特尔开始和Nvidia结盟,AMD同Nvidia的关系也出现不稳定因素。AMD的选择是通过并购整合图形芯片技术,创造更大的平台。
2008年分拆芯片工厂专注芯片设计
AMD对ATI的收购可谓是一步险招,甚至举债也在所不惜,不过在那之后AMD的财务在一年后出现了问题,公司的市值甚至比收购ATI之前还低,公司出现财务问题,直到2008年,AMD选择分拆芯片制造工厂转向为专注与芯片设计的公司。
芯片设计和制造结合之前是多数厂商的选择,但在CPU领域,由于巨额的开销和两个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最后只剩英特尔坚持下来,AMD在2008年的分拆也意味着无法再坚持该模式。
在此之前,AMD经历数个季度的亏损,现金流已经非常紧张。在2008年10月,AMD宣布将旗下的制造工厂分拆为一家名为GlobalFoundry的公司。
业界认为,AMD当时的分拆是必由之路,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制程工艺和设计均有很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厂商在无法支持开支时选择制造外包的模式,这也是半导体行业的潮流。
2011年发布APU整合图形处理芯片
分拆制造工厂,并在数个季度分担工厂亏损后,AMD上市公司终于迎来了盈利。AMD并购ATI整合图形处理芯片的愿景也在2011年得以实现,AMD推出了APU平台将之前的两个领域技术完成整合。
“真融合”成为AMD本年的主导宣传词汇,而整合多核处理器和支持DirectX11独显性能的芯片成为AMD未来的竞争主体。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今年将自己的主题定义为和图形处理芯片的整合,从而推出sandybridge架构,在多个平台上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整合要求更小的芯片面积和功耗。
这也改变了之前Nvidia提出的GPU竞争策略,在Nvidia的概念中,未来的GPU将取代CPU成为主要的运算核心,不过Nvidia也因为GPU概念的提出弱化了自己和英特尔的合作关系。
面对移动芯片领域面临更激烈竞争
虽然在桌面端AMD打开了新的竞争形势,但这仍无法改变IT厂商全面接受移动互联趋势的冲击,X86架构整体受到来自低功耗的嵌入式架构挑战,AMD计划年内推出针对平板电脑的CPU产品。
由苹果iPad打开的平板电脑市场正在冲击之前的上网本领域,而AMD和英特尔一样不愿放开这一市场。
在新的领域有着新的对手,如ARM高管之前所说,ARM不是一个公司,X86厂商要与之竞争就是挑战一个产业,而AMD也面临着更多的激烈竞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