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韩、中国大陆、日面板业引发“牵制”潮 亚洲面板难进云电视时代
摘要: 在韩厂领先跨入下世代之下,台厂被逼得不得不玩产能竞赛,因为若不切进新世代达到增加产能与降低成本,将会受到韩厂在市场中杀价竞争。韩日、我国台湾地区面板巨头开始收缩投资,而中国大陆投资高昂的两大项目则已量产。就大陆来说,来自日韩和台湾地区面板巨头的策略打击比以往更重。单纯依赖硬件面板及整机制造的亚洲彩电业或在云电视时代面临新的战略尴尬,面板战略的失效很可能将亚洲彩电业置于产业链的末端位置。
关键字: 面板, 友达, 奇美, 三星, 京东方, 华星光电
台资企业被韩资企业牵制
台湾面板产业正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台湾当地政府终于出面协调两大面板厂友达与奇美电整合,以防止面板产业错过整并时机后一路走衰,让烧钱黑洞愈滚愈大。在韩厂领先跨入下世代之下,台厂被逼得不得不玩产能竞赛,因为若不切进新世代达到增加产能与降低成本,将会受到韩厂在市场中杀价竞争,抢下市占,如此的恶性循环,当景气好时,面板还能卖个好价钱,厂商就能饱赚一票,反之就是大亏。由于台湾今(2011)年前3季面板产业亏损总额已达996亿元,在报价仍处于谷底之际,预料第4季营运仍将亏损,则全年将大亏千亿元,为历年之最,逼得政府不得不出手相救。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8年两年,五大巨头最赚。三星面板同期净利达41.3亿美元,LGD约33.6亿美元,友达约30.2亿美元,奇美17.4亿美元,夏普约13亿美元。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液晶电视市场增速由最初90%迅速下滑至20%~30%。 中怡康数据走势类似。外界预计,2011年全球出货增长有限,其中一路高歌的中国市场甚至会负增长。
过去,台湾面板厂与韩厂缠斗了10多个年头,这几年更是愈烧愈虚,烧到目前资金缺口压力愈来愈大,近期在资金压力下,开始与上游供应商重谈付款条件,付款天期硬是从120天延长至150天,预料体质较差、资金周转不灵的面板材料供应商将面临倒闭危机。大环境不佳,重创面板产业,相较于相关零组件深受冲击。
其实,友达与奇美电的整合并非仅局限于两家公司的整并,背后还须牵涉到上游零组件等材料厂的整合,这也加重了面板整合的难度。由于面板厂在经历过大风大浪后,各厂商均进行上下游垂直整合,一来巩固料源,免得行情好时因缺料而错过大赚的好时机,二来则是有效降低成本,达成产业链综效,也因此造成两大面板上游厂商选边站,成为各自的结盟伙伴,并透过持有股权来强化合作关系,却也形成两大阵营之间的壁垒。
大陆面板落后分析
近期,面板行也陷入低潮,韩日、我国台湾地区面板巨头开始收缩投资,而中国大陆投资高昂的两大项目则已量产。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表示华星光电、京东方两个国内高世代项目,针对目前市场来讲市场环境最困难。他说,产业经营困难,确有外部原因,但就大陆来说,来自日韩和台湾地区面板巨头的策略打击比以往更重。一年多来,中国政府、企业决心获得面板业话语权的行动,已引发新压制。这似乎不是阴谋论。它几乎导致中国面板业足足落后5年,甚至已错过液晶电视市场第一波黄金增长期。大陆面板需拿到产业话语权,再难也不能放弃,这是中国“最后一搏”。 眼下,日韩、台湾地区面板厂正持续营造一种经营困难、大降价的氛围,目的在于冲击步入量产期的大陆企业,尤其是韩国三星,亏损根本不会伤筋动骨。
过去一季,巨头都将中国市场疲软列为业绩下滑的原因。看上去,刚投产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没赶上节奏。面板价已持续下滑16个月,巨头表示已达成本价,年中甚至低于成本。两大本土项目眼下处于量产爬坡期,明年上半年,京东方8.5代线将满产,华星光电明年底满产。但明年的面板和液晶电视市场不明朗。
2006年,深圳市国资委直属的深超公司与TCL、创维等4家彩电企业成立聚龙光电,计划合建一条6代线,因各方资金筹集、规划方向不一,项目最终无果而终。 另一被耽搁的合作案则是京东方、上广电NEC与龙腾光电的“三合一”项目。2006年底,三方曾签协定,拟整合各自业务共同做大,次年6月底前达成目标。但不久遭遇三星、夏普及LGD各个击破,加上产业转暖,最后失败。
据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年CRT显像管国产化造就了今天中国彩电巨头市场格局,稳定了中国市场。今天的液晶面板,不仅可以稳定中国市场,还可以抢食过往由国际巨头把握的新兴市场。过去CRT技术时代,中国产业落后十年,液晶面板只落后5年,但有了液晶面板本土化产业链,也许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中国只会落后一两年,甚至与国际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
Panasonic陆续重组面板事业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日本电视及面板大厂夏普与Panasonic皆于2011年陆续祭出面板相关事业的组织重组策略,将面板产品的发展方向由泛用品(Commodity)电视市场转向40~60吋以上的更大尺寸产品,或是20吋以下具有高附加价值及需高度技术的产品。至于技术层次较低的一般面板产品则增加向外采购工比重,以降低电视机所需面板的成本,并维持既有电视市场占有率。其中,Panasonic于2011年10月底所发布的事业改造策略,包括停止3座PDP面板厂运作,及出售生产LCD面板的6代线茂原工厂给Japan Display,并集中电视组装厂的据点,即是对已连续3年大幅亏损的电视事业进行止血动作。另一方面,夏普则已将龟山工厂的8代线转向生产平板装置和智能型手机用中小尺寸面板,期望能提升获利。
整体而言,DIGITIMES Research认为,随着2005年以来日圆兑美元大幅升值47%而韩元相对贬值10%的情况,日本电视厂商将电视面板订单转向台湾面板厂商将是可以预期的方向。由于日本液晶电视品牌厂商占全球约3成的出货量比重,因此尽管大陆两家面板厂商的8.5代线进入量产将侵蚀台厂于大陆的市占率,但受惠于日系电视厂商增加的订单,预期2012年奇美电及友达两家厂商在全球电视用LCD面板占有率可望维持与2011年相当的38%水平。
亚洲面板战略云电视时代或失效
当前全球彩电业正掀起一股云热潮:今年以来中国彩电企业扎堆推出云电视,日韩彩电厂商在进军O LED面板的同时也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美国IT巨头苹果、谷歌也将推出智能电视。可以想见的是,在云电视时代,单纯硬件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产业位置将不断被削弱,软件、芯片及操作系统供应商将成为全球彩电业价值分配体系的主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依赖硬件面板及整机制造的亚洲彩电业或在云电视时代面临新的战略尴尬,面板战略的失效很可能将亚洲彩电业置于产业链的末端位置。
在经历了L E D电视、互联网电视和智能电视等诸多概念后,当今全球彩电业正快速步入云电视时代。云电视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此前彩电产业的价值分配体系,随着彩电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面板等硬件资源为基础的价值分配体系正逐渐面临瓦解的局面,一种以芯片、软件和操作系统等软实力为核心的新价值分配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从本质上看,云电视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概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以节目内容为主体的使用价值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云电视时代,云数据的共享将成为现实。
无论是云电视还是之前热炒的智能电视,其总体产业结构大体都分为以面板为主的硬件和以芯片、操作系统为主的软件两大部分,而这两大构成要素又恰恰成为日韩、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企业当前战略举动的写照。从市场情况看,目前日韩企业在进军智能电视的同时纷纷发力O LED面板领域,谋求通过控制面板等产业关键资源掌控产业发展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电视电脑化进程不断加快,面板在全球彩电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在不断削弱,通过硬件资源控制全球彩电业发展的意图必将落空。
就在国内彩电企业集中发力云电视领域之时,苹果、谷歌等美国IT巨头也悄然落子云电视领域。与亚洲彩电业不同的是,美国IT巨头重点在操作系统、芯片以及内容供应上下工夫,力图构建云+端的产业架构。他们的产业构想是这样的:通过加快推动全球彩电业电脑化进程,将在电脑以及智能手机领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产业架构移植到彩电领域,改变彩电业原有的产业结构体系,重新构建起以软件、操作系统为主体的新的价值体系,从而冲抵日韩企业原有的面板优势。
事实上,在云电视时代,电视终端将演化成接收信息的终端,而在这一终端上可以接入不同的云数据,从而实现云数据的有效分享。不同云端接入电视终端将使电视从线+端的传统格局演变为云+端的新型产业结构,集成了不同云端的内容运营商提供节目数据库,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从数据库中选择节目。对彩电制造商来说,只制造和销售硬件的利润将会越来越低。通过控制内容去影响并控制内容的格式标准,通过内容格式标准来确定硬件的技术标准,最终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协同捆绑,实现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当前外资彩电企业的产业发展逻辑。
从市场现状看,当前中国彩电企业推出的所谓云电视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产业整合者的角色,并未构建起能够抵御外资冲击的有效竞争力。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讲,随着当前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相继投产,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下,集中产业资源重点在软件、操作系统研发和节目内容运营两个层面进行突破,是中国彩电业谋取未来全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2012年首季中国液晶电视面板需求下修
从2011年起,中国大陆地区已经超过北美和西欧,成为全球液晶电视最大的单一市场。而在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中,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和海尔这前六大本土厂商几乎占据了大多数市场。定期追踪面板厂商出货给中国大陆本土领导厂商是相当重要的。由于较长的供应链,本土厂商均会在旺季销售来临前备足面板,以满足诸如国庆日,新年和春节等传统液晶电视旺季的需求。
在最新发布的11月液晶显示产业动态报告(MarketWise-LCDIndustryDynamics)中,DisplaySearch预计完成元旦和春节备货之后,从2012年1月开始,中国大陆电视品牌厂商对面板需求将有明显的下降(如下图),以有效地控制库存水位。
12面板向中国大陆本土TV品牌厂商出货数量与预测
NPDDisplaySearch中国区市场研究总监张兵表示,“在欧美已开发国家地区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供过于求,且面板价格处于低位徘徊的状况之下,国内品牌厂商对于销售旺季的备货都趋于理性,甚至趋于保守,以确保品牌厂商对市场的及时反应和规避可能的跌价风险。如果实际需求高于预期,则面板需求急单和后期补货力道将随之增强。”
以下为近期中国大陆地区面板需求状况分析:
●大陆厂商在9月份完成国庆黄金周销售旺季需求的备货之后,面板厂商在10月份向大陆品牌厂商的出货量为394万片,相对9月下降7%,较此前预测略低2个百分点;但相对2011年余下的两个月,面板厂商对大陆本土厂商的出货量目标依然非常积极。
●观察11月和12月的出货量预估,总体面板出货量相对前次预测分别提高了10%和4%.其中,奇美电(ChimeiInnolux)出货量目标提升最为积极,较此前预测提升了65%。
●就总体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而言,预估向中国大陆本土厂商11月出货量较上月成长24%,12月较11月下降5%;而到2012年1月,面板出货数量将大幅度下滑至不足300万片,较12月下降达到36%。
●由于较好的国庆黄金周销售结果;以及第一批农村家电下乡政府补贴政策在11月底结束,消费者为赶在补贴政策结束前的一波消费潮;加之2012年农历春节较今年来的更早,这些因素都激励品牌厂商在年末增加备货.因此,今年年底面板的需求将明显强于去年同期。
●在国庆黄金周之后,各大品牌厂商液晶电视整机库存水位均回复到正常的4-5周的水准.但相对而言,品牌厂商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春节旺季销售超前补货动力并不是很强,这与当前供需状况、面板价格和品牌厂商策略有很大关系。
●奇美电持续成为大陆本土品牌液晶电视面板的领导厂商,而奇美电11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几乎与今年7月面板最高出货量相当。显示其相当积极维护其在中国大陆面板市场的领先地位。除了开发新尺寸之外,台湾面板厂也针对大陆市场推出中低阶的直下式LED与CCFL背光面板,加上两大韩厂Samsung和LGDisplay也早将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中国大陆厂商并也同时推出厚型的LED背光面板,预计将会对于中国市场即将来临的春节促销造成新一波终端市场零售价格战,。而随着中国大陆本土面板厂京东方,华星光电与南京中电熊猫目前均已进入电视面板量产阶段,中国大陆市场面板厂的排名也可能在明年发生变化。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