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二十三届华东自动化会议3 广告 2024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3 广告

全球面板业遭遇“变革”

2011-12-08 11:26:23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摘要:  当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因中国TFT-LCD产业崛起而改变后,台湾企业在面板垂直分工中占据产业上游核心地位的优势已有所削弱,奇美电在这样的背景中深受涤荡。TCL斥资245亿人民币设立华星光电8.5代面板厂,年产能1,500万片要到2012年底才全数开出,因此明年至少60%液晶电视面板仍将外购。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华星光电不仅带动了广东省彩电产业向上游突围,更填补了国内高世代面板线的空白,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面板产业的大格局。LG显示器成为媒体平板显示器的头号供应商。

关键字:  面板,  奇美,  液晶,  三星,  京东方,  友达,  多晶硅,  TCL

台湾面板大厂奇美遭重创 产生连锁反映

台湾面板双虎之一的奇美电近日爆出董事长廖锦祥、副董事长段行建双双辞任的消息震惊了面板界。一位面板界资深人士告诉中国家电网,最高层就这样撒手不管而去不是没有原因,奇美电连续亏损、人才流失等问题已经让这家台湾当前第一大面板企业步履维艰。最主要的是,当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因中国TFT-LCD产业崛起而改变后,台湾企业在面板垂直分工中占据产业上游核心地位的优势已有所削弱,奇美电在这样的背景中深受涤荡。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自2010年底开始陷入低迷,价格一路下滑令业者亏损连连,奇美电也没有幸免连续亏损的命运,至今年第三季底的累计亏损达519.92亿元,亏损面远大于三星、LGD和友达光电

京东方等中国大陆面板企业拥有相对优势的台湾企业,却没有像日韩面板企业那样拥有庞大的下游产业,因此奇美电、友达等台企的液晶面板产能消化来自大陆彩电企业的大量采购以外,还有依靠索尼、三洋、日立、东芝、松下、夏普等一批日企的补充性采购,以及依赖于三星、LG等韩国企业对“低端产品”适当采购。

可以说,台湾企业生产的面板不得不主要依赖缺乏保障的外销市场,而台湾面板产业的这一弱点在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当时,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这导致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当时开工率最低曾降至四成,几乎濒临“死亡”线,只是中国大陆对液晶面板的巨大需求救了台湾企业的急。200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市场消化了台湾三分之一以上的液晶面板产出。

其中,在整个2009年,奇美电为大陆市场提供了约1250万片液晶面板,2010年在海信、海尔、创维、康佳、长虹、TCL、熊猫、上广电和厦华九大大陆彩电企业与台湾友达、奇美电、华映三大面板厂签署的53亿美元的采购订单中,奇美电约占40%。在今年10月份大陆彩电企业又一轮面板采购中,奇美电占比31%仍位居第一。

然而,出货量大意味着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大。一旦产业链终端形势不利,奇美电将深受影响。根据研究机构群智咨询公布的10月份中国六大电视品牌厂整机出货报告及全球液晶电视品牌季报告,中国六大品牌电视品牌出货,在品牌厂库存策略控制下,十月份下降出货量至350万台,全球液晶电视需求再向下微调至2.005亿台,年成长仅约6.5%。

事实也证明,产业链上的风险已让奇美电陷入财务困境,为此,奇美电在今年年中还启动600亿元新台币银团联贷案,以缓解运营资金的紧缺。但到9月,银团仅同意300多亿元新台币,根本达不到预定额度。

台湾企业一方面承受着日韩企业行动上的刺激,一方面无奈于台湾当局在开放向大陆投资上的保守态度。当时,奇美电总经理王志超对大陆地区LCD面板产业的加速忧虑重重,觉得台湾“一定有公司要倒”。岂料到,王志超当时的忧虑多少体现到了奇美电身上。

当大陆华星光电8.5代线、京东方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等面板项目纷纷破土动工继而投产量产的时候,大陆方面缺少面板供应保障的局面正逐渐扭转,相应的,台湾方面缺乏市场保障必定加剧。在全球面板产业链上,台湾面板企业的垂直优势有所削弱。

中国首条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5代线在深圳投产

6日,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低温多晶硅(LTPS)液晶面板5代线在深圳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平板显示器产业迈入了高端显示产品生产供应行列。据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项目总顾问孙月卫介绍,低温多晶硅显示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端数码产品的必要显示部件。与非结晶硅产品相比,低温多晶硅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的优势,并兼具低功耗、抗电磁干扰、轻薄便携等特点,但其制造工艺也更复杂、技术难度更高。而作为国内首条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5代生产线,与前几代生产线相比,其具有单块液晶面板面积更大、成本更低的优势。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5代生产线,对于促进面板应用技术升级换代,填补中国新型显示技术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明年TCL至少60%液晶面板仍将外购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5日表示,TCL斥资245亿人民币设立华星光电8.5代面板厂,年产能1,500万片要到2012年底才全数开出,因此明年至少60%液晶电视面板仍将外购。据了解,台湾的友达及韩国三星两大面板厂,将是最大受益者。李东生表示,TCL与台湾地区很多厂商合作,好比液晶电视面板就向友达采购,手机晶片则是向联发科采购,而且是联发科最大客户,数位晶片则是向KY晨星采购。李东生强调,TCL若要超越日本及韩国厂商而成为国际化企业,就得从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技术能力提升及国际化经营能力等三方面着手。

目前TCL在LCD、LED背光源分别与友达及中强光电与宏齐科技等业者合作,与瑞轩则在DVD上合作。李东生表示,全球面板业这几年受到全球不景气影响,尤其北美及欧洲两大市场对液晶电视需求明显放缓,致使面板供需失衡,但中国经济仍有成长,今年液晶电视预估成长15%至20%,新兴市场成长也快速,他预估2012年底面板供需才会趋于平衡。李东生指出,目前中国大陆只有京东方及TCL转投资华星光电两家8.5代面板厂,大陆年产9千万台液晶电视,其中一半4千多万台供应内销,其他外销,但京东方及华星光电两家面板厂年产能只有3千万片,还不足应付大陆市场需求而出现供不应求,况且华星光电这两个月才开始试量产,要等到2012年底产能才能全数开出,以TCL今年销售超过1千万台彩电,明年还要大幅成长,明年彩电面板虽不像今年百分之百外购,所以至少60%需要外购。

华星光电改变全球面板产业格局

总投资245亿元的深圳华星光电项目日前正式宣布量产,成为国内面板项目从投产到量产速度最快的项目。而这只是深圳华星光电项目创造的众多纪录之一。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华星光电不仅带动了广东省彩电产业向上游突围,更填补了国内高世代面板线的空白,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面板产业的大格局。

据了解,深圳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245亿元,2009年由TCL集团和深超公司合资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是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其设计产品线覆盖26英寸至55英寸主流液晶面板领域,设计产能为每月10万张玻璃基板,年产约1700万块液晶模组。

作为目前国内最高世代的面板项目,从2009年11月动工到2011年3月工厂建成,再到今年8月投产,华星光电项目创造了国内面板项目的最快建设速度。从8月投产到10月自主研发的32英寸液晶模组技术率先投入量产,又摘得国内面板项目量产速度桂冠。据记者了解,近日华星光电的量产品类正在扩展,良品率也在逐步提高。

尽管国内彩电企业在彩电整机领域丝毫不输于国外巨头,但在彩电上游芯片和显示屏领域,外资屏显巨头却长期扼住中国彩电企业的喉咙。伴随着华星光电等国内高世代显示屏项目的建成投产,全球面板产业格局正在被悄然改写。

由于在显示屏领域的长期积累,日本索尼、夏普,韩国三星,中国台湾奇美等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面板产业。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使索尼、夏普、三星等日韩彩电巨头有效整合资源,在全球彩电产业格局中处于领跑地位,而国内彩电企业却因“缺芯少屏”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不打通产业链,就很难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但由于面板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国内彩电企业鲜有尝试。作为国内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CL率先发力,投入巨资建设8.5代面板项目。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作为未来电视面板的主流生产线,华星光电第8.5代线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带动液晶面板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加速集聚,对完善我国液晶电视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有积极推动作用,并将有效提高我国电子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LG显示器成为最大的平板电脑面板供应商

苹果iPad、亚马逊Kindle Fire和巴诺Nook all等平板电脑有什么共同之处?据IHS iSuppli公司的中小显示器市场追踪报告,这些产品都把韩国LG显示器作为其显示器面板的主要来源——这使得LG显示器成为媒体平板显示器的头号供应商。

虽然苹果、亚马逊和巴诺的平板产品相差很大,但由于LG显示器把IPS技术用在了其中小型液晶面板上面,于是成了这三家平板电脑厂商的巴结对象。中小显示器面板尺寸从7到10英寸,也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和MP3播放器等产品上面。

LG显示器在平板电脑显示器市场遥遥领先,第二季度市场份额高达51%。排在第二位的韩国同业三星移动显示器公司的份额只有35%。三星移动显示器公司也为苹果iPad提供面板,同时为三星Galaxy Tab供货。台湾奇美电子排名第三,该公司也是苹果供应商,同时也向中国白牌市场供货,其份额是9%,如图1所示。剩下的5%平板电脑显示器市场由几家较小的厂商瓜分。

自苹果去年推出iPad以后,平板电脑就成了驱动中小显示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预计今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462%。此外,在许多消费电子产品销售低迷之际,平板电脑2011-2015年的复合年度增长率仍将达到38%,凸显其前景良好。

LG显示器能够主宰平板电脑显示器市场,要归功于它采用IPS技术的有源矩阵非晶硅液晶面板,这种面板具有更快响应程度、高达179度的更宽视角而且没有拖影,而功耗更是减少了30%。另一种与IPS类似的宽视角技术是Fringe Field Sequential (FFS)LCD。FFS液晶的专利掌握在台湾液晶供应商E Ink (Hydis)手中。但是,由于E Ink缺乏制造大尺寸面板的能力,E Ink把该技术授权给了LG显示器等液晶供应商以及其它几家供应商。LG显示器在这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它比其它厂商拿出更多的产能用于媒体平板。

不惜投入大量产能,加之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这使LG电子在市场中处于有利位置。由于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平板电脑相对于常规的TN LCD享有溢价。目前,9.7英寸平板电脑IPS显示器售价约为60美元,7英寸平板电脑IPS显示器的价格是50美元左右。

触控面板结合传感器获推广

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给出的数据曾显示,2010年全球触控面板的产量将达到790万平方米,且在2011年会超过1千万平方米。2010年每月的产能(以三寸为单位)估计能达到2亿9千6百万片,2011年每月的产能超过3亿9千1百万片。面板厂商一方面加大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希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良率,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将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整合,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面板的整体厚度,实现轻薄化。

市场上采用的触摸屏基本都是分离式触摸屏,所谓分离式触摸屏,就是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分开生产,然后组装到一起。为降低面板厚度和成本,很多厂商都在积极开发一体化触摸屏,也叫内置式触摸屏,即在液晶面板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的方式,但由于对显示性能有所影响,而且良率难以保证,所以无法实现量产。但是On-cell概念的提出,让业者眼前一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前者在液晶面板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的方法被称为“In-cell”,后者在液晶面板上配置触摸传感器的方法被称为“On-cell“。 In-cell结构由于是将触摸传感器置于液晶面板内部,占据了一部分显示区域,所以牺牲了部分显示效果,而且还使工艺变得复杂,高良率难以实现。但是On-cell结构不是在液晶面板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只需在彩色滤光片底板与偏光板之间形成简单的透明电极即可,降低了技术难度。现在液晶面板厂商只需在现有工艺中增加一步整合工艺,即可实现面板一体化,然后直接交给整机设备商,也就是这种一体化面板将由液晶面板厂商直接供应,此举加快了液晶面板厂商进军触摸面板产业的步伐,独立的触摸面板厂商将会因此失去更多机会。目前日本日立,韩国三星及LG已率先推出了基于On-cell结构的一体化触摸屏样机。

日前,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已经从2011年11月开始量产内置光传感器式In-cell型触摸面板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为40英寸,每个像素中内置了红外线传感器。用手指或手写笔等触碰该液晶面板表面的话,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红外线LED背照灯的反射光。利用该技术,能够检测同时50点触摸输入,并进行全高清显示。三星已经将该技术应用到了与美国微软共同开发的桌面型计算机“Samsung SUR40 for Microsoft Surface”中。SUR40在2011年1月于美国举行的展会“2011 International CES”上发布,从11月开始受理订购预约。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