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我国光伏企业为规避贸易壁垒在美建厂求生

2012-09-01 09:37:15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228

摘要:  目前美国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已进入收尾阶段,逐渐堵死了这条外销通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通过在美国建厂来规避贸易壁垒。美国市场每年100%的增长,仍然让这些企业经不住诱惑,前赴后继地涌入。不过,在美国建厂往往面临着高昂的成本代价。

关键字:  太阳能光伏双反外销

目前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已进入收尾阶段,逐渐堵死了这条外销通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通过在美国建厂来规避贸易壁垒。美国市场每年100%的增长,仍然让这些企业经不住诱惑,前赴后继地涌入。不过,在美国建厂往往面临着高昂的成本代价。

此前的趋势是,因为高成本缘故,美国企业纷纷到中国建厂投资。但这些年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又有众多欧美企业搬迁到越南等更为廉价的地区。而今中国光伏企业为规避贸易战风险,以美国建厂的方式来选择突围,这多少有些无奈的意味。

“双反”围追堵截中国光伏产品

近期,包括无锡尚德、新奥集团等光伏企业纷纷斥巨资在美国建厂,而英利集团等公司也纷纷表示会寻找时机在美国建厂来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若不是因为贸易战,谁也不会去美国建工厂。”河北一家光伏组件企业高管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5年前,美国和欧洲的光伏组件企业处于世界主流位置,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都略胜中国企业一筹。不过这几年已经风云突变,世界前十名的光伏组件企业,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产能也占据了全球光伏市场的半壁江山,曾排名世界第一的光伏组件厂商,美国本土的第一太阳公司也被无锡尚德挑落马下,只能排居次席。

上述河北光伏企业高管表示,中国光伏产品以低价和可靠的质量,横扫了欧美市场,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也让很多欧美大厂迅速衰落,美国众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的工厂均被淘汰,这逐渐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满。“于是借‘双反’之理由,意在将中国产品逐出国门,将国内市场留给本土企业。”

美国的“双反”在2011年10月开始正式启动调查程序,期间,美国商务部调查了中国的无锡尚德、英利集团等多家企业在美国的销售情况,还派专员到中国工厂来进行实地考察,于今年5月作出了初裁,对中国的各个企业在反补贴方面征收5%左右的关税,而对反倾销方面则征收30%~250%不等的高关税。

根据规定,将在今年10月做出终裁,该政策一旦正式施行,中国光伏出口美国之路将就此结束。

英利集团一位人士表示,过去光伏组件产品曾有15%的利润,按照美国所征收的高关税根本不可能赚钱,而且目前来说,由于价格战,在美国销售的光伏产品基本上已经是微利了,企业根本已没有任何降价的空间了。“一般来说,中国产品要比美国产品便宜10%~20%之间,而要在美国建厂,成本肯定会随着上升,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了,这也是很多企业在美国建厂的问题上踌躇不前的原因。”

在“双反”初裁之后,一些中国企业曾以在台湾等地代工,试图来改变产地属性,以此来曲线进入美国,避开高税,但此举已经被美国商务部发现和高度关注,或将采取措施给予打击。

据一位晶澳人士向记者表示,在8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安排3天针对中国光伏“双反”案的听证会,3天3场会,这是影响终裁的3场很重要的会议,但中国主要应诉企业悉数没有到场,失去了在听证会上申诉主张的机会。

据上述人士透露,在会上,美国多家本土企业均指责中国企业恶意规避美“双反”,指出中国企业通过出口硅片,委托在境外加工电池后再回到中国加工成组件是严重的规避行为,应该列入制裁,当即提出无论电池是否产自中国,也要将中国产组件一并列入“双反”征税。

目前美国商务部已开始调查这些规避行为,这些曲线进入美国的方式皆有可能被美国禁止。也因此,如今对很多光伏企业而言,想继续在美国市场销售只有两条路:一是,在高额的关税面前就此退出,二是,在美国投资建厂变身本土企业,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方式来规避贸易壁垒。

[#page#]

单一销售模式难以为继 终端扩张仍有机会

光伏行业协会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如在美国建厂仅依靠卖组件的单一模式将难以为继,需要向终端的光伏电站业务方面扩张,才能有盈利期望。

一位尚德海外部销售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在美国卖组件已经无法盈利,而美国目前最赚钱便是光伏电站投资,一般内部收益率都在10%以上,不仅上网容易,还将享受美国政府的投资补贴,有的地区补贴幅度高达30%以上。“而且若是美国本地生产的组件,还能优先获得一些由地方政府投资的光伏电站工程。”

尚德在美国建厂目的也是如此。早在2010年,无锡尚德就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了工厂,目前的产能在50兆瓦左右,并计划最终提升至120兆瓦,生产的光伏组件主要被用于大型太阳能地面电站和商业楼宇的太阳能项目。

上述尚德人士表示,当初在美国设厂就是为了应对当年的美国的301调查,他们预计以后类似的贸易战只会越来越多,因此未雨绸缪之下,选择了在美国建设工厂,果然,随后更加严重的“双反”大战又拉开了帷幕。“如10月的‘双反’终裁还是初裁公布的结果,尚德可能会大幅提升美国工厂的产量,实现本地化生产,同时也将会把光伏电站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目标,这不仅能给公司带来盈利,也能直接刺激销售。”

据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张建敏表示,去年,美国市场安装量为2吉瓦左右,尚德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20%,销售超过了400兆瓦,超过了本土企业第一太阳,位居第一位,而今年上半年,尚德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目前高居22%,预计全年,销售将接近600兆瓦。也因此美国市场对尚德尤为重要,尚德不会放弃。

对于尚德这样在美国建厂的企业而言,成本将是其扩产的拦路虎。上述销售人士表示,在美国一位蓝领工人的年薪大约在3万到4万美元之间,这是国内工人的数倍,此外水电、土地都比国内要昂贵许多,“所以,很多光伏企业号称在美国的工厂虽然建好了,但普遍规模偏小,多是示范性意义。”

“我们的工厂与国内相比,高出成本不到10%。”但阿特斯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他表示,阿特斯在北美地区的工厂在去年6月投产时产能为200兆瓦,今年将提升到400兆瓦,他认为,近年来,海运费逐渐水涨船高,海外工厂与国内工厂生产相比成本已开始逐渐缩小,而阿特斯的海外工厂大规模使用自动化生产,减少工人的使用,可以由此节省不少人工成本,虽然初期投资巨大,但从长期来看仍然划算。

该人士表示,其在苏州的1000兆瓦的工厂约有4000名工人,但其海外的200兆瓦的工厂,工人却只有400人。对比之下,节省了一半以上的工人,而且工作效率也远胜于国内工厂,“北美工厂的人均产出是0.5兆瓦/年,而国内的只有0.25兆瓦/年,也要高出一倍,而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上述阿特斯人士表示,阿特斯仅上半年就在美国收购了11座,总量为12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装机量从2兆瓦至29兆瓦不等,这些项目将于今年陆续动工,并于2014年竣工,而下半年该公司还将收购更多的当地光伏电站。“我们预计今年在电站项目开发业务领域的收益可达到25%,而去年同期只有10%。”

“在美国建厂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尽量使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减少工人的使用数量,来节省劳动力成本;而另一方面则需要进入当地的光伏电站业务,以此获得稳定的收益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目前这样艰难的时刻寻找到新机会。”上述光伏行业协会人士表示。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