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24届(华南)中国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 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4 广告

国内多晶硅市场发展状况调查解析

2013-08-23 11:24:55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点击:1778

摘要: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传感器应用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从小的说,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上诸多功能也离不开传感器。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传感器应用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从小的说,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上诸多功能也离不开传感器。

伴随世界的不断进步,科技界对传感器应用理解也愈加深化,从各方面而言,传感器在如今生活体系中作用已非常显著。基于基础科学而言,它在信息采集、测试等诸多方面各有应用。

不过,科学技术正处于持续进步当中,对传感器的技术要求正在逐步提高,由此也促使全球已有大约两万多种传感器,还在不断增加当中。未来传感器共通的技术特点大概会以集成化、智能化为主,再加上某方面功能的侧重。

多传感器集成融合是人类进行区域感知的主要手段和关键技术,它是在通信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军事、工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新兴的科技前沿。此类传感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功能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传感器另一发展方向则是智能化,这也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智能传感器(intelligentsensor)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智能机器人的感觉系统由多个传感器集合而成,采集的信息需要计算机进行处理,而使用智能传感器就可将信息分散处理,从而降低成本。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

当前,物联网技术应用逐步展开,智慧化体系在印象中也越来越清晰。传感器作为物联网应用的终端节点之一,智慧化要求也就顺势而生。

物联网的基本要求是物物相连,每一个需要识别和管理的物体上,都需要安装与之对应的传感器。因此,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成为物联网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仅要求传感器具备基础的信息收集处理功能,高度智能化也成为衡量其性能高低的基本依据。

所谓智能传感器,就是指传感器在基本的功能之外,具有自动调零、自校准、自标定功能,同时具备逻辑判断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对被测量信号进行信号调理或信号处理。

与国外相比,我国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出将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结合、具有各种功能的单片集成化智能传感器,这是当前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是针对传感器的材料,利用生物工艺和纳米技术,开发分子和原子生物传感器,这将为以后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整合国内外芯片技术,结合敏感电子元件,研发出混合型集成智能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精度更高、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好。我国在集成智能传感器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国产传感器逐步打开了智能传感器的市场份额。

智能传感器的制造基础是微机械加工技术,将硅进行机械、化学、焊接加工,再采用不同的封装技术来封装,近几年又发展了一种LIGA工艺(深层X射线光刻电镀成敏膜)用于制造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一般具有实时性很强的功能,尤其动态测量时常要求在几微秒内完成数据采集、计算、处理和输出。智能传感器的一系列功能都是在程序支持下进行。如功能多少、基本性能、方便使用、工作可靠,大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软件设计和其质量,这些软件主要有五大类。包括标度换算、数字调零、非线性补偿、温度补偿、数字滤波技术。

我国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研究所和大学,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末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大专院校相继报道了研究成果。九十年代初,国内几家研究机构采用混合集成技术成功的研制出实用的智能传感器,标志着我国智能传感器的研究进入了国际行列,但是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

智能传感器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数字化阶段、智能化补偿和校准阶段、智能化应用和网络阶段。达到第三阶段的传感器,拥有信号的检测和处理、逻辑判断、双向通信、闭环控制、自检和自诊断、智能校正和补偿、功能计算、网络通信等多种功能。但目前国内仅有少部分制造商达到这一阶段,未能大规模普及。

国家正在陆续制定有利於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政策。另外,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也成为传感器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根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2011年7月发布的《中国电子元件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投资5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领域。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增长速度超过15%.2012年中国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占市场份额的42%左右,市场规模达到160亿元,传感器整个市场突破500亿元。

2012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总体规模逐渐扩大,显著应用於汽车工业中包括汽车轮胎中的传感器应用、安全气囊中的传感器应用、底盘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发动机运行管理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废气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ABS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车辆行驶安全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防盗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发动机燃烧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定位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汽车其他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需求。

除此以外,中国传感器在其他领域也有新的应用,如工业控制领域、在环境保护领域、在设施农业中、在多媒体图像领域、其他有关传感器的应用。

2013年7月全国完成内燃机销量487.58万台,累计完成3608.99万台,同比增长8.79%,环比下降4.22%,累计同比增长6.85%。完成功率14179.66万千瓦,累计完成107337.8万千瓦,累计同比增长1.70%。由于7月正值夏季伏天,各企业均会放“高温假”,导致环比销量有所降低,但相较去年行业市场稳中有升,其中气体机和船机表现抢眼。

船机市场依然表现强势

分燃料类型来看,本月柴油机销量58.95万台,环比下降9.3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汽油机销量424.48万台,环比下降3.51%,与行业水平基本持平;新能源发动机逆势增长,混合动力销量3.97万台,环比增长1.39%,天然气发动机环比下降5.73%。

分内燃机配套市场情况来看,受市场总体环境的影响,与上月相比,乘用车、商用车、农用机械、园林机械、通机用内燃机都有所下降,其中商用车、园林机械、通机用内燃机降幅较大。7月,乘用车用内燃机销量115.77万台,环比下降4.65%;商用车用内燃机销量26.49万台,环比下降12.8%;工程机械用内燃机销量5.43万台,环比增加1.62%;农用机械用内燃机销量45.96万台,环比下降6.55%;船用内燃机销量0.44万台,环比增长2.14%;发电机组用内燃机销量31.79万台,环比增长10.89%;园林机械用内燃机销量27.19万台,环比降低32.24%;摩托车用内燃机销量231.25万台,环比增长1.05%;通机用内燃机销量3.26万台,环比降低30.45%。

[#page#]

分缸数来看,四缸机及单缸机仍为市场主要产品,总体比例由上月的96.94%增长至本月的97.37%,占比分别为28.91%及68.46%。6月单缸机销量333.79万台,环比下降3.31%。两缸机销量1.37万台,环比增长10.88%。三缸机销量1.27万台,环比下降23.24%。四缸机销量140.98万台,环比下降4.9%。六缸机销量10.03万台,环比下降19.72%。;八-十二缸销量476台,环比降低17.79%。其他缸销量为944台,环比下降39.49%。

各细分市场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对于小柴企业来讲,行业销量38.42万台,环比下降8.55%。常柴、常发、江动、全柴、莱动销量排名靠前。行业龙头企业销量均有所降低,但仍有几家企业同比增长超过20%,如金飞鱼同比增长57.84%,本月完成1.77万台;慈溪三环同比增长48.56%,本月完成1.99万台;洋马做为小柴行业的高端品牌,同样有不错的表现,同比增长19.35%。常林、江苏金动、峨眉动力等同比都有所增长,紧随行业发展势头。前五家企业小柴类产品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57.56%,小柴企业主要配套领域为农业机械领域,占比为81.41%。

小汽油机企业7月行业总销量83.68万台,同比有所增长。我国小汽油机主要为出口,去年受国外严峻形势影响,出口下滑,今年形势好转,各企业均有所回升。江动、润通、隆鑫、林海动力、力帆通机、雅马哈(上海)均有不俗表现。润通销量12.07万台,环比增长11.83%;隆鑫销量10.82万台,环比增长6.69%;中坚科技销售9.53万台,环比增长6.91%;林海销量7.96万台,环比增长19.66%;雅马哈销售2.67万台,环比增长16.94%。小汽油机用途比较广泛,其中95%集中在发电机组领域、农用领域、园林机械领域及摩托车用领域。

中缸径企业前10名企业销量总计为19.81万台,占细分市场总销量的87.47%,市场集中度较高。7月销量总计22.64万台,环比下降8.76%。其中潍柴销量3.93万台;玉柴股份销量3.90万台,环比增长0.05%;锡柴销量2.43万台,环比下降12.26%;东风康明斯销量1.40万台,环比下降1.39%;东风朝柴销量0.71万台,环比下降25.35%。

车用发动机本月销量142.25万台,环比下降6.23%。而车用汽油发动机本月销量117.96万台,环比下降5.86%;车用柴油发动机本月销量20.19万台,环比下降9.88%。据统计,生产乘用车用柴油机的企业有7家,分别为长城、庆铃五十铃(重庆)、常柴、玉柴、上菲红、云内动力及恒天动力,共计销售11637台。乘用车用汽油机销量靠前的仍为几大车企,独立发动机厂中销量较多的有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大众动力总成、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等。商用车用柴油发动机本月销量19.03万台,环比下降8.96%,其中潍柴、玉柴、全柴、锡柴、云内等销量较大。商用车用汽油发动机本月销量7.33万台,环比下降21.33%,其中柳州五菱销量3.99万台、重庆小康为0.82万台。

全国各地一片高温,各企业一般都会在这段时间放高温假做为员工福利,环比下滑属于正常现象,但是相较去年,市场仍有一定的回暖。

受下游多晶硅行业不景气影响,上游设备生产厂商的日子也随之难过,设备生产厂商不得不开始低价抛售产品。

8月20日,国内多家多晶硅铸锭炉生产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极特先进科技公司(GTAT)一台多晶硅铸锭炉最高时的卖价为600多万元,现在其出售价只有100多万元。

GTAT是世界上最大光伏设备制造商之一。而多晶硅铸锭炉是用于生产多晶硅锭的主要设备,是多晶硅电池光伏产业链的源头设备。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国内本土制造商市场份额的扩大,GTAT怕在华优势地位不保,与国内制造商抢单。

市场现低价抛售

GTAT正在华低价抛售多晶硅铸锭炉,现在的价格只有当初最火爆时的两成左右。

“为了清理库存,GTAT是在以很低的价格对外出售G5的炉子,以前其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是300万~400万元/台,现在只卖100多万。”京运通销售部门有关人士说道。

GTAT去年底曾宣布,对其DSS多晶硅铸锭炉及库存备件进行清货处理,预计货品减值将高达8000万到9000万美元。

上述国内生产商还表示,这样的情况自去年底就开始了,当时的价格是130万一台,现在还要低些。

该国内生产商称,2005年,国内开始大规模上多晶硅铸锭炉,GTAT先入为主,占据70%~80%以上市场份额。2007年后,由于市场量大,国内晶盛机电、精工科技、京运通、ALD和汉虹等本土企业发展起来后,打破了GTAT一家独大的局面,售价也有所下滑。

“国内设备制造商技术不比GTAT差,成本低,服务好,因此在硅晶体生产设备方面,国内企业已经替代进口了。”晶盛机电证券部相关人士说道。

由于国内企业购买设备时,受国外合同条款要求需提前支付20%~50%的预付款。而国内制造商付款方式灵活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GTAT在国内已经失去了优势,受到国内设备厂家冲击。

设备需求量减少

京运通相关人士说,他们公司多晶硅铸锭炉的报价为280万元/台。GTAT正以低于成本价在华销售,对国内生产企业的订单都有冲击,“对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公司的价格在280万/台(含税),如果加上气致冷装置的话要300万多(含税)。”晶盛机电上述人士说道。

京运通相关人士认为,GTAT抛售是G5型号的炉子,产量较小,国内企业现在都升级到G6了。G5在国内都快要淘汰掉的,但是,国内行情不好,设备需求量减少,一些国内下游企业就会选择低价炉子,之后再做设备的高效改造。一来节省资金,二来可以有效提高产能和电池效率。

目前,GTAT部分预付款加上抛售价格已经完全超过国内厂家现阶段销售报价,上述国内生产商说。

对此,晶盛机电上述人士认为,短期内会被抢单。因为GTAT是售库存,并不是一个持续性行为,如果国外产品卖得比国内制造还要低,不赚钱的生意肯定不可持续。

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GTAT在华低价抛售是否影响到晶盛机电呢?该公司上述人士说,延期订单主要是在2012年及之前签订的订单,由于行业突然变化导致下游客户对设备需求急降,因此希望等行业反转时再执行订单,所以会进行延期,本季度产生的取消订单,主要是因为下游的小客户已经明确无法执行此订单,所以取消。

上述人士强调称:“关于现在市场上所说的低价抛售多晶硅铸锭炉的情况,目前我们的客户尚未有进行采购。”

一般来讲,晶体硅设备从签合同到发货的周期是3到6个月,正常情况下,半年以内就可以把合同金额计入销售收入,不过现在处于行业的非正常阶段,延期交货和订单是因为目前该公司下游客户的需求不足。

为什么下游复苏,设备需求还在下降?晶盛机电回应称,下游多晶硅电池片的需求增长,才慢慢引导到设备的需求,市场肯定会变好,但主要还是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开放到什么程度。

目前来看,光伏行业已经有所回暖,但下游需求延伸至上游的晶体硅设备会有一个滞后的过程,相对应设备公司的需求恢复也会相对滞后。不过,国内多晶硅产业约有40家企业,投资额已达1000亿元,但面临长期产能过剩等问题。

本文由大比特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