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电源电感器设计原理、原则与方法

2008-09-09 15:30:02 来源:《国际电子变压器》2008年9月刊 点击:2600

1 引言
1.1 电感器用途与分类
电感器是最常用的磁性元件之一。电感器主要用途[1]:1) 滤波;2) 抑制电压和电流尖峰,保护开关管、整流管等元器件;3) 与电容器组成谐振电路,产生交变的电压和电流。根据用途不同,电源电感器可以分为[2, 3]:1) 直流阻流圈(扼流圈),包括 50Hz,400Hz 电源整流滤波阻流圈和开关电源整流滤波阻流圈,用于抑制整流纹波;2) 交流阻流圈,主要用于交流回路镇流、限流,抑制电压和电流尖峰;3) 谐振电感,主要用于谐振式开关电源和软开关电源变换器,形成谐振回路。
1.2 电感器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
通常,对于电源电感器设计提出的要求(设计条件):1) 电感量 L;2)直流磁化电流 I、电流变化量(纹波)ΔI 以及波形;3) 工作频率 f;4) 环境温度 T 与温升ΔT;5) 体积、重量;6) 电磁兼容性要求等。由此,电感器设计原则:1) 电感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即在电流变化范围内电感量基本不变;2) 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长期工作温升不会超出限度;3) 在满足 1)、2) 前提下,尽可能体积小、重量轻;4) 尽可能减少电磁干扰。 
2 电感器设计方法
2.1 电磁基本理论
电感自感电动势:                                  
                    (1)
式中,e -自感电动势,V;Φ 磁通,Wb;Ψ 磁链,Ψ=NΦ,Wb;N - 匝数;L - 电感量,H;i - 电流,A
对式 (1) 积分,可以得到磁链:
NΦ = LI                                      (2)
由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定律):
                                   (3)
可以推导出电感磁动势 :                               
                        (4)
式中,l-线圈磁路长度,m;H-磁场强度,A/m。磁场强度 H 不表示磁场强弱,表示外加的磁化强度,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大小、匝数、磁路闭合路径长度有关,与磁介质材料无关。磁场强度定义:;其中,B-磁感应强度,T,表示磁场强弱;μ-磁介质磁导率,H/m。(真空磁导率 μ=4π×10-7=1.256×10-6H/m)。对式 (4) 分析可知,当线圈确定后,磁场强度 H 与线圈电流 I 成正比,即:                  
                                       (5)
由式 (2),(4) 得到:                     
                 (6)
式中,S-磁路截面积,m2;l-磁路长度,cm。
对式 (6) 分析可知:1) 电感器的电感量 L 与磁芯材料的磁导率 μ 成正比;2) 选定磁芯以后,磁导率 μ 确定,电感量 L 与线圈匝数 N 2 正比。3) 选定磁芯材料与匝数后,电感量 L 与磁路结构有关,与磁路截面积 S 正比,与磁路长度 l 反比。
由式 (6),可以推导 LI 2 与磁路截面积 S,磁路长度 l 与磁芯体积 V 的关系:                         
   (7)
式中,V-磁芯体积,m3。这说明,电感器储能(LI 2 / 2)与磁芯体积成正比。
2.2 电感器设计基本原理
2.2.1 磁介质磁导率 μ 对电感器设计的影响
根据磁介质形式不同,电感器通常有空心电感器、无气隙磁芯电感器和垫气隙磁芯电感器之分。由于磁介质不同,对应的磁导率不同,因此,磁化曲线(B-H 曲线)不同,如图 1;相应地,电感量 L 随磁场强度 H(或者电流强度I)变化也不同,如图 2。
由式 (6) 可知,L∝μ,图 2 中 L-H 曲线实际上对应图1中B-H曲线的导函数(磁导率μ)。图1,2定性描述了这三类电感器特性。图 2 表明,相同线包电感器,1) 空心电感器电感量恒定,但是电感量很小,难以制作大电感。但是,由于没有饱和现象存在,适宜制作电流大、电感量小的电感器;2) 无气隙磁芯电感器很小的电流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感量,但是,易于饱和,电流增大,电感量急剧下降,因此难以制作大电流电感器。3) 垫气隙磁芯电感器实质是通过调节气隙长度,改变电感器等效磁导率,即改变 B-H 曲线斜率,使得电感量在要求的电流变化范围内比较恒定。
实际上,不同种类磁性材料,由于 B-H 曲线相差甚大,电感器的 L-H 曲线相差甚远,对于磁导率很高的硅钢磁芯和磁导率较高的铁氧体磁芯,不开气隙几乎无法制作电感器。而对于磁导率较低的磁粉芯磁芯,可以制作无气隙电感器。磁粉芯磁芯是将钼坡莫合金或铁硅铝等磁性材料极细的粉末和粘连剂混合在一起,通过模压、固化为环状磁芯。由于磁粉芯中存在大量非磁性物质,相当于在磁芯中均匀参杂极小气隙,所以,选用磁粉芯磁芯可以避免因开气隙而引起的电磁干扰和附加损耗[4]。
使用硅钢磁芯和铁氧体磁芯制作电感器,设计合理的气隙长度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电感器性能。满足电感器设计原则1)的关键是选用合理的磁性材料磁芯、设计合理的气隙,产生较为理想的 B-H 曲线,该曲线在磁场变化范围内(电感器电流变化范围内),具有比较理想的线性斜率,电感量在电流变化范围内基本不变。图 3 是较为理想的B-H 曲线示意图。

a. 单极性电感器理想的 B-H 曲线 

b. 双极性电感器理想的 B-H 曲线
图 3.  理想的 B-H 曲线示意图

图中,单极性电感器是指电流单向流动的电感器,例如整流滤波阻流圈;双极性电感器是指电流交变的电感器,例如交流阻流圈或谐振电感等。Bs、Br 分别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剩余磁感应强度;k1、k2 是保证电感器工作在线性区间的系数,k1<1、k2>1;B= 为单极性电感器中电流直流成分 I= 产生的磁场强度 H= 对应的直流磁感应强度;ΔH 为电感器中交流电流(纹波)ΔI 产生的磁场强度。
由式 (6),该三类磁介质形式电感器电感量的计算公式:
1) 闭合空心电感器:
环形闭合空心线圈电感量:                         
                           (8)
式中,L-电感量,H;N-匝数;S-线圈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 l-线圈长度(磁路长度),cm。
2) 无气隙磁芯电感器:
  (9)
式中,L-电感量,H;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N-匝数;lc-磁芯长度(磁路长度),cm;μr-磁性材料磁芯相对磁导率。
3) 垫气隙磁芯电感器:
(10)
式中,L-电感量,H;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N-匝数;lc-磁芯长度(磁路长度),cm;lg-气隙长度,cm;μr-磁性材料磁芯相对磁导率;μe-垫入气隙后磁路等效磁导率:
                   (11)
由式 (9)、(10) 可知,设计电感量为 L 的电感器,在保证电感量 L 线性度前提下,选用磁导率 μr 较高的磁性材料磁芯,就可以减少匝数或者选用截面积较小的磁芯减少体积、重量,满足电感器设计原则 3)。
2.2.2 磁介质磁感应强度 B 对电感器设计的影响
由式 (1),在时间Δt内,电感器上加入电压 U,则电感量 L、电流变化量ΔI、磁感应强度变化量ΔB与磁路截面积 Ae 关系:
     (12)
可以推导:                                                  
                               (13)
这说明,对于给定了设计条件 L 和ΔI,电感器的线圈匝数 N、磁芯截面积 Ae 与ΔB 成反比。也就是磁芯使用的磁性材料饱和磁感应强度 Bs 越大,磁感应强度变化量ΔB越大,就可以减少匝数或者选用截面积较小的磁芯减少体积、重量,满足电感器设计原则 3)。
式 (13) 中,对于单极性电感器,电流包含直流成分Idc与交流纹波。电流变化量为电流峰值,线圈匝数:
                    (14)
式中,L-电感量,H;Idc-直流电流,A;ΔI-交流纹波峰-峰值,A;Idc+ΔI/2 为电流最大变化量;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ΔB-磁感应强度变化量,T;ΔB的取值原则是保证点电流最大时 B-H 曲线在线性区,如图 3.a,ΔB=k1Bs-k2Br。
对于双极性电感器,电流仅包含交流电流。线圈匝数:
                         (15)
式中,L-电感量,H;ΔI-交流纹波峰-峰值,A;ΔI=2Im,Im-电流峰值,A;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ΔB-磁感应强度变化量,T;ΔB的取值原则是保证 B-H 曲线在线性区,如图 3.b,ΔB=2k1Bs。
通过对上面分析可知,磁路磁导率(μr 或者 μe)和磁性材料磁感应强度 B 是设计电感器的 2 个重要参数,在保证电感量线性度前提下,从减少体积、重量考虑,应选用高 Bs、高磁导率 μr 磁性材料磁芯。另一方面,合格的电感器必须保证长期工作温升不会超出限度,即要满足设计原则 2),因此,选用磁芯时,还应根据工作频率,选用合适的磁性材料,力求损耗最小。另外,从电磁兼容考虑,在体积、重量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选用磁导率 μr 较低的磁芯,制作无气隙电感器,减少电磁场外泄,满足设计原则 4)。
2.3 电感器设计基本步骤
根据设计原则,首先确定磁性材料的种类和选用合理的磁芯型号,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气隙长度和线圈结构,包括计算匝数,选定导线。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必须对电感的结构、磁感应强度和工作温升进行核算。
2.3.1 选取磁芯
首先确定磁芯的磁性材料。磁芯磁性材料要具有较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高的电阻率。常用的磁性材料有硅钢、铁氧体、非晶合金、超微晶、精密合金、磁粉芯等,应根据生产厂商给出的参数和相应的特性曲线,结合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原则 1)~4) 的基础上,选取性价比高的材料。
几种常用磁芯材料的磁导率和适用频率范围可以用图4[1]粗略描述。
对于 50Hz、400Hz 电源交流、直流阻流圈,冷轧硅钢材料带绕磁芯较为合理。开关电源滤波电感和谐振电感,通常选用铁氧体磁芯或者磁粉芯磁芯。
其次,选用磁芯型号,确定磁芯结构。磁芯截面积Ae、有效长度 lc 与体积 Ve 代入式 (7):
                  (16)
对于某一型号的磁芯,其μ、Ae、lc 与 Ve 都是确定的,合理的 B 也是确定的,因此,LI 2 值与磁芯型号具有对应关系。一般磁粉芯磁芯生产厂商提供选择表格。对于铁心磁芯和铁氧体磁芯,为了获得符合要求的电感量,需要设计合理的气隙,气隙的存在使得磁芯磁导率 μ 不确定,增大了选择难度。文献 [2] 给出一套严格的铁心磁芯图表查找方法。文献 [1] 介绍一种简便的计算 AP 值选法。 
2.3.2 线圈设计
1) 匝数计算:
匝数计算方法较多,按照式 (9) 可以推导无气隙电感器匝数:
                       (17)
按照式 (10) 可以推导开气隙电感器匝数:
                      (18)
式 (17) 对于磁粉芯磁芯电感匝数计算比较方便,磁芯手册给出相对磁导率 μr 以及磁芯截面积 Ae、长度 lc。式 (18) 中,垫入气隙后磁路等效磁导率 μe 难以获得,除了文献[2]介绍的工频电感典型算法外,一般不常用。式 (14)、 (15) 分别计算单极性与双极性电感器匝数。虽然式 (14)、(15) 和式 (17)、(18) 形式不同,但都由式 (1) 推导获得,本质一致。
空心电感器用量不多,通常为空心圆柱形,线圈是不闭合的,这类电感器的设计计算可以参照文献 [5],此处不再论述。 
2) 气隙长度
由式 (10),气隙长度:                         
                     (19)
由于磁芯材料的 μr 很大,通常可以忽略 lc / μr。
式中,lg-气隙长度,cm;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lc-磁芯长度(磁路长度),cm;μr-磁性材料磁芯相对磁导率;L-电感量,H。
3) 气隙磁通边缘效应[1]
文献 [1] 提出气隙磁通边缘效应因素 F 的概念:
                       (20)
式中,G-磁芯窗口长度,cm。
气隙边缘效应的影响下,实际电感量:
                (21)
由于气隙边缘效应的影响,气隙的长度与匝数应作调整。若气隙长度不变,匝数调整为:
                         (22)
实际工程中,很难通过计算确定匝数与气隙的精确配合,气隙还需根据实际测试作细微调整。
4) 导线选用
合理的电流密度 J 是选用导线的基础。合理的电流密度,首先保证线圈温升符合要求,其次是节省铜材,减少重量。文献 [1] 给出电流密度 J 的一种算法:
J = Kj·APX                                  (23)
式中,AP为计算AP值,cm4。AP = Ae·Aw,其中Ae-磁芯截面积(磁路截面积),cm2;Aw-磁芯窗口面积,cm2;X-指数,与磁芯有关[1]。参照绕组导线截面积选取导线。对于工频电感器,线圈选用圆铜线或薄铜带,对于中、高频工作的电感器,为了减少涡流损耗,导线应选取丝包束线。
5) 结构设计与核算
为了减少气隙附近扩散磁通引发的涡流损耗,高频电感器线圈导线应与气隙保持一定距离[6, 7]。通过核算线圈厚度,包括导线厚度、绝缘厚度、骨架厚度等,保证不能超出磁芯窗口宽度。 
2.3.3 磁感应强度核算
核算磁芯磁感应强度是否过大,实际是验算磁芯是否符合线性度要求。由式(4)可以推导:
单极性电感器核算公式:                          


                    (24)
双极性电感器核算公式:

                          (25)
式中,B-磁感应强度,T;N-匝数;ΔI-交流纹波峰-峰值,A;lc-磁芯长度(磁路长度),cm;lg-气隙长度,cm;μo=4π×10-7=1.256×10-6 H/m;μr-磁性材料磁芯相对磁导率。当 B≤k1Bs,说明设计的电感器符合要求;当B>k1Bs 时,说明电感器接近饱和,设计失败。
2.3.4 温升核算
目前,没有精确的温升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是查表估算方法,通过计算元件表面平均损耗功率查表估计温升[2]。现在比较先进的手段是借助仿真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温升[8]。
2.4 电磁兼容措施。
电感器是电磁干扰源,其电磁兼容问题比较难以处理。对于电磁兼容要求严格的场所,选用无气隙磁芯设计电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