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充电运营服务盈利路在何方

2015-03-20 23:41:34 来源:电气中国杂志|0 点击:1069

2014年11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拟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群,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通知显示,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奖励最低为2000万元,最高可达到1.2亿元。另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已建成723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表示,按照规划到2020年,集中式的充换电站将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达到450万个。

有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而随着各地对充电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一个日益庞大的充电设施运营市场也正在形成。

充电设施市场现状 盈利困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

业内专家认为,2014年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密集出台,随着政策推广的深入,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爆发式增长。显然,现有的充电设施规模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实际上,充电设施缺乏一直是电动汽车行业亟需解决的死结之一。

曾经在我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中担当主角的是国家电网公司。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2014年新建充换电站218座、充电桩0.5万个。然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此前公布的规划,“十二五”期间,要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700座、充电桩34万个。造成充电设施建设缓慢主要原因是盈利困难,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的充换电站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南方电网公司在深圳建成运营的7座充电站,每年亏损额为1300万元。

充电设施盈利困难并不是中国市场独有的情况,2013年美国第二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Blink的母公司ECOtality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该公司以340万美元的价格,将包括12453个充电桩以及Blink充电网络在内的相关资产,出售给美国充电设施运营商CarCharging Group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Blink Acquisition。

ECOtality曾被视作美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营业务包括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以及能源存储系统,旗下品牌包括Blink和Minit充电桩。该公司曾得到美国能源部的大力支持,以及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在提升销量、推广新品中长期受挫,资金很快花费殆尽,受益却微乎其微。
[page]

2009年10月,美国能源部启动全国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完善项目EV Project,该项目旨在收集相关资料,用于分析电动汽车在不同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情况,评估充电基础设施的有效性,检测商业及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收入情况。当时,ECOtality获得美国能源部约1亿美元的联邦刺激性奖励拨款,用于从2009~2011年期间在美国6个州14个城市建设14000个充电桩。而2011年9月,ECOtality向美国能源部申请任务延期时,仅实际完成3000个。

分析人士认为,ECOtality的困境主要是由于美国电动汽车发展未达预期,该公司迟迟无法实现盈利,当美国能源部停止对其继续支付EV Project资助后,失去主要资金来源,只能走向破产。

服务费成为成本回收的重要来源

2014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桩设施两个市场。随后,国家发改委于同年7月下发《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2020年前免收取基本电费。与此同时,自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江苏南京、河北、广东佛山、江西等地相继公布了充电服务费收取标准。虽然投资充电站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但在政策刺激的带动下盈利模式已开始显现,这令许多投资者对充电设施市场产生兴趣。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王成表示,目前我国公交充电领域,以深圳市为例,采取第三方运营、车电分离、燃油对价的商业模式,2014年初达到盈亏平衡点;出租车充电领域,采取了电力公司运行、快充服务为主、按充电量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运营三年也已取得盈亏平衡点的预期;而私人充电桩领域的商业模式,则处于探索和摸索的阶段。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宏斌介绍,普天在运营深圳的充电设施业务,已于2014年底实现盈利。据了解,自2010年起,普天在深圳建成充电站近百座,充电桩1000余个,累计投资5亿元。“规模到一定程度以后,商业模式是能够成立,可持续发展”,曹宏斌表示,商业模式能够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燃油对价,即普天作为运营商购买电池、投资建设运营充电基础设施、为公交企业提供电池充电、维护等服务,并按照燃油对价原则收取服务费用。“你把油钱给我,我来建充电桩、充电站,提供相应的服务。”

“以前大家都觉得充电站投资大、回报期长、商业模式不清楚。当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时,大家都愿意去做。”上海富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庞雷认为,“从公司的盈利模式来看,收取充电服务费是回收成本的重要来源。”

富电科技是美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商Tellus Power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作为第一批进入充电设施市场的社会资本,庞雷表示,富电科技对充电站的运营已经拟定了整套可持续方案。2015年1月,由富电科技负责建设运营的华贸电能汽车充电站在北京华贸中心启用,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区充电站。据了解,该充电站一期投入1300万元,建成100个充电桩以及两座光伏充电站,目前已经开始试运行。其中,快充桩20个、中充桩17个、慢充桩63个,并能够满足国标、欧标、美标三个充电接口标准。“目前国内所有的电动汽车,以及美国的特斯拉,欧洲的宝马都可以在这个充电站进行充电。”北京富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宁介绍说。
[page]

富电科技在北京市执行的充电服务收费标准为每度电0.8元~1.5元,基础电价采用北京市大工业电价标准。峰值电价时,基础电价加服务费后每度电收费在2元以上,峰谷电价时,则在1元左右。而享受0.8元优惠价格的前提,是成为富电科技电动车用户群“易友会”会员,零散充电客户的服务费标准则为1.5元。但庞雷也表示,0.8元的价格并不能令企业盈利,“在目前公布充电收费的6个城市中,北京的收费标准是最低的,将来会逐步提高”。

富电科技规划目标是,2015年在北京建成100座充电站,3500个充电桩,到2017年底共建成1.9万个充电桩。据庞雷介绍,目前建设一个4500瓦慢充桩的成本为4万~5万元,建成后还需加上维修、保养以及人工成本,资金投入较大。庞雷表示,如果地方财政按照投资额的30%,对民营资本进行补贴,每个充电桩每日充电2.5次,5~7年便可收回成本。该公司位于上海松江的光伏充电站于2014年11月初投入运营,据测算,“一个充电桩一个月售电能达到1.5万千瓦时左右。”

车充同步探索共赢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收取服务费用之外,其他的商业模式创新也逐步涌现。部分业内专家认为,收取较高的服务费可能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这一收入不应成为充电设施企业实现盈利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充电设施运营市场,亦有可能引来价格战。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就曾表示,该公司充电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不高于0.6元。

实际上,仅依靠收取服务费用,的确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美国充电设施运营商CarCharging Group自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采取与停车设施业主签订排他性协议,投资建设充电设施网络,向用户收取充电服务费用的发展模式。根据美国洛基山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数据,不计算监管费用以及当地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费用的情况下,240V Level 2家庭交流充电桩造价为450~1000美元,Level 2公共交流充电桩造价为1500~3000美元,快速充电桩的造价则高达1.2万~3.5万美元。2012年,CarCharging 的年收入为25.8万美元,净亏损530万美元。2013年在完成对ECOtality的收购后,虽然其业务范围得以在全美持续扩展,充电桩数量也从157个猛增至1.4万个,但财报显示,2013年CarCharging亏损达到2400万美元,亏损项目中,1656万美元的运营费用为最大一笔开支,而最大一笔受益则来自充电桩服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为33万美元和9万美元。

“充电终端建设不是一个投入后马上能看到回报的项目,我们看好的是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延伸和互联网的增值服务。仅仅依靠卖电,在短期内是无法收回投资的。”于德翔如是说。可见,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仅在充电站建设领域发力,无法完全开发这一市场的潜力,还需要完成整个充电产业链的布局。

富电科技在华贸中心充电站建成的同时,与上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购买1000辆新能源汽车,春节后正式在北京投入分时租赁业务。除此之外,富电科技表示还将尝试通过各种增值业务来保证充电站的盈利。

特锐德则明确提出“车充联动,车企联合,以充带车,以车推充”的发展战略,于德翔表示,如果单方面推充电系统,不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也只不过成了摆设。

2014年12月,特锐德宣布与河南新乡市政府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在当地开展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长期租赁、分时租赁业务。新乡市政府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新乡市新增营运车辆充电设施交由特锐德建设运营,而特锐德需保证在2015年8月底前购买至少2000辆纯电动汽车用于开展租赁。“我认为特锐德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由电动汽车来推动。”于德翔说。

特锐德对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模式的另一探索是引入互联网思维。“首先是免费,原则上,特锐德不轻易卖充电系统,充电设备和系统全部免费安装。”

2014年7月,特锐德宣布投资6亿元成立“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开展汽车充电系统及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以及电动汽车租赁等业务。财报显示,约有4亿元投入充电终端建设。布局免费建设全国充电网络的同时,特锐德还研发了居于互联网的充电“云平台”,抓取汽车充电时的海量信息,形成“大数据”系统,并希望通过大平台卖电、卖车,将充电系统拓展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于德翔表示,特锐德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供电网,互联网,车联网的“三网融合”。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