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政企齐齐出动,充电桩上下游齐发力盼早日盈利

2017-10-25 16:22:45 来源:电子变压器与电感网 作者:程丰荣 点击:1574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载电源企业以及上游模块电源、磁件、磁材等企业的技术革新,并改良生产研发方案,广东省电子变压器电感器行业协会联合大比特资讯于2017年10月20日在江苏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第九届新能源汽车电源暨充电桩(机)磁组件应用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与“第3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研讨会”同期举办,会议当天,苏州金龙、上汽通用、力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吉利集团、科华恒盛、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万帮德和新能源、蔚来汽车、珠海格力电器、、菊水皇家、松下等600余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车载电源行业精英代表都悉数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关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磁组件的新发展。

赶上苏州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上午八时许,参会听众便陆陆续续到达会议现场,排队签到。


排队签到

与会人员签到后,纷纷在签名墙签名并合影留念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上午九点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大比特资讯磁性元件与电源事业部总监李红兵致开幕辞。

他在致辞中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各大政府和企业在充电桩的布局和建设上面的步伐空前活跃,许多周边配件企业也相应得到发展。然而,充电桩本身的一些并发症也随之不断产生,本次会议的举办便是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车载电源企业以及上游模块电源、磁件、磁材等企业的技术革新,并改良生产研发方案,提高充电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共同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广东大比特资讯磁性元件与电源事业部总监李红兵致开幕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八位资深行业专家,为听众带来了前沿的市场分析报告、新技术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

艾德克斯产品经理苗萱带来了《与“艾 ”同行,“测”享绿色未来》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苗萱从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切入,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随后向大家介绍了艾德克斯在汽车充电桩、车载充电机、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接线盒等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的测试解决方案,同时还介绍了艾德克斯方案系统架构以及简化的操作界面。


苗萱
 

江西耀润磁电科技总工冯则坤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铁氧体磁性材料》,冯教授仔细讲解了无线充系统中的铁氧体材料的研发、作用、以及研发动向和发展,并深刻地剖析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系统的应用。会上,冯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国际上目前已有的无线充指南和标准,以及国内外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的发展情况。


冯则坤

江西大有科技工程中心副主任周国华博士带来《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应用》的精彩演讲。周博士从非晶合金软磁材料的化学特性以及物理特性入手,逐步介绍了非晶合金软磁材料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重点介绍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及充电桩领域的应。随后,周博士也向大家介绍了大有科技目前在非晶材料以及绕线品器件、模块器件等产品的研发成果。


周国华

意法半导体市场经理孙君颖则向大家介绍了《ST半导体在OBC市场的应用方案》孙君颖从展望电动汽车市场入手,讲解了电动汽车充电的基础知识以及充电解决方案,着重阐述了交流充电解决方案,并深入剖析车载充电机电源架构,讲解主模块框图,车载充电机的拓扑结构、交错升压、半无桥等技术要点,以及DC-DC拓扑、全桥LLC、全桥PS、3级半桥LLC等。为更好地解决车载充电的难题,孙君颖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ST车载充电机的相关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优势。


孙君颖

德国威科电子FAE李猛也同样带来精彩的演讲,他的演讲主题为《简化,汇聚——VINCOTECH助力模块化的充电桩产品设计》。李猛简要介绍了充电桩市场现状、电动车现状以及未来规划,随后详细地描述了充电装置各个器件组成,并比对了模块与单管各自的差异。同时对车载充电机的常见拓扑也做了简单的概括。最后,李猛向大家介绍了威科电子推出的紧凑封装的全系列适于充电机应用的功率模块。据他介绍,此方案能为市场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平台化功率模块选项。


李猛

独立汽车咨询顾问张翔做了《中国充电桩市场考察报告》的专题演讲,作为汽车行业资深咨询顾问。张翔将他在2016-2017年对40座城市的实地考察干货分享给了大家。他认为,目前充电设施供需之间存在矛盾,统充电桩运营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但市场前景广阔,许多充电桩企业都在进行多种运营模式的尝试。张翔觉得未来充电桩的发展还是需要参考加油站的发展,实行混合式产业结构,充电桩需要与互联网结合,实现互联互通,并加强其增值服务。张翔指出,目前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正在转向充电设备,政府的规划有助于完善充电设备,使充电桩行业逐步产业化。


张翔

此外,出席此次研讨会嘉宾还有长园维安副总经理沈耀湘以及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孙立清副教授,他们分别带来了《SJ-MOSFET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应用》和《高质量电能变换技术及在新能源汽车电源和充电方面的应用》的精彩演讲。


沈耀湘


孙立清

演讲嘉宾激情饱满,以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讲解充电桩行业的技术难题、介绍发展以及前沿动态,引来会议现场阵阵掌声,不少工程师朋友表示演讲人讲解透彻,技术产品先进,演讲内容精彩纷呈,令人受益匪浅!

除了精彩的技术演讲外,主办方还设置了展示区,艾德克斯、大有科技、意法半导体、威雅利、耀润、东睦科达、中茂、永鑫源、威科、世椿、美信科技、瑞科、长园维安、中德、翰华、维汉、铭叶、佰力电子、远方仪器、讯茂科技等三十家企业展示了其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供现场工程师观摩和交流。

展示企业

热闹非凡的展示区

现场展示区掠影

充电桩是否风生水起?

据我国近期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称,到2020年将建设“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充电站。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90万个。

北京则计划在今年新建3000个公用充电桩。而根据北京市发改委下发的《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将在2020年前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43.5万个,有效保障到时6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而除北京外,我国其他城市对充电桩的建设都有很高的积极性。到2020年,上海市计划新能源车辆充电桩规模至少达到21.1万个;广州将建成分散式充电桩约35万个。贵阳、赣州、昆明、东莞、郑州等全国重点城市也纷纷对外公布充电桩的建设目标。

面对这一现状,许多业内人士也都纷纷表示充电桩确实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德国威科电子FAE李猛,在接受《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采访时,将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的发展顺序形象的比喻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历史争议大难题”。他认为:“无论是政府的扶持,还是一些车企的频繁发声,随着电动汽车保有源头数量的提高,车辆的用户肯定会有更强烈的呼声,那充电桩的建设也必然会得到加快。”李猛认为,随着市场的日渐明朗,未来会有更多有实力,且对市场有深刻理解和把握的企业将慢慢涌进充电桩市场,而等待企业的将是市场的规范化和刚需所带来的收获。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程益德则认为,在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很快,伴随着像长三角地区的厂包车产业的发展,民用充电桩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发展,但在普通私家车市场上,充电桩的建设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向《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举了个实例,曾有朋友过问他是否适合入手电动汽车,他认为,用于上班专用,且行驶半径在100公里以内的,可以考虑,但经常需要长途出行的,他并不建议入手。因为目前的充电速度、电池容量以及充电桩布局等客观原因的存在,新能源汽车还不具备长途奔袭的条件。虽然充电桩的发展目前善不充分,但程益德依旧表达出对充电桩未来发展的信心,从拿到国家认证的充电桩企业的数量上来看,他判断,目前进入充电桩行业的企业属于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足以显现大家对充电桩市场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随着发展与合作的推进,充电桩行业将会排沙简金,重新洗牌也是必然的结果。

作为一家充电桩管理公众号运营商,杭州知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军认为,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能源汽车在增长,充电桩的布局也要逐步完善,所以充电桩肯定也要尽快发展起来。从国家区域布局上看,规划已经足够明朗,剩下的主要是私人充电桩的建设了。”他表示,十分期待社会力量和民营企业加快介入到私人充电桩的建设上。

艾德克斯产品经理苗萱同样对充电桩和充电机行业十分看好。作为一家致力于“功率电子”产品为核心的测试解决方案企业,在此次“新能源汽车电源暨充电桩(机)磁组件应用技术研讨会”上,苗经理也跟大家介绍了整个充电桩,不管是直流充电桩,还是交流充电桩,以及充电机等各个方面的详细研究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彰显了艾德克斯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的信心。

千亿级产业诱人,但普遍“入不敷出”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我国的充电桩数量要基本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国家电网据此预计,到2020年,充电桩市场总规模将达2000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充电桩的建设成本主要分为三大块:设备、土地、电力增容。此前有媒体曾算过一笔账,如果要想在二线城市建设一座拥有10-15台充电桩的小型充电站,设备费大概需要300多万,电力增容也需要100-200万不等,再加上土地成本和后期的运营成本,投资应该在一千万左右。即便能够拿到补贴,投入依旧不菲。

由于充电设施企业目前大多没有找到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主要采用收服务费的方式来支撑,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就必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监察中心副主任丁晓华曾表示:“上海市充公共充电桩使用率平均为2%左右,部分公共充电桩的数据不高于6%到7%。

周晓军向《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表示目前充电桩的营收基本没太大的改善。他指出,充电桩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基本实现了三公里内可以实现充电,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和整个市场占比还不是很大,光靠充电服务费的话很难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特别是快充,直流桩的成本比较高,公共充电站肯定会建设直流桩快充,交流桩慢充桩估计更难实现盈利,但是快充桩的成本还需要不断的降低,这就需要大批量的骨干网的建设。因此他认为:“私人充电桩仍以交流桩为主,可以作为补充,我想这应该就是未来比较合理的发展模式。”

不过,周晓军对未来充电桩的运营模式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充电桩未来有诸多模式可以实现,比方说扩大充电桩的广告布局;此外,新能源车也可以不走4S模式,因为单一品牌较难实现盈利,所以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网点都需要更好的配合。这些都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周晓军对未来充电桩可能推出的新运营模式还是比较期待的。

李猛认为想要实现盈利仍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看到这个结果,主要原因是鉴于目前的现实情况,国内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而言,占比还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微小的,但他相信,等用量和市场日趋成熟之后,势必能看到一个理想的结果。

“充电桩其实一直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目前也慢慢在往商业模式过渡”,据苗萱反映,目前在上海地区,充电桩已经在慢慢开始收费,一度电的收费的从2元到3元不等,她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了。

作为在充电领域工作多年的设计师,程益德从2009年便开始设计充电,这么多年下来,他认为从一开始投入到发展至今,充电桩企业目前仍是在烧钱和摸索阶段,虽然对未来的预期很好,但摸索的过程仍十分复杂。据程益德同行透露,已有充电桩企业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对整个充电桩市场而言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还有待观察。他同样认为,充电桩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不断总结、调整、提高、完善。

无线充将成未来翘楚

近日,宝马宣布将为2018款530e 混动版车型加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基板,以及车底的磁场充电线圈两部分。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汽车无线充电的无限猜想。

但其实,目前国际上计划在2018款新车安装原厂无线充电设备的还仅为中高端车型,例如:奔驰S550e、奥迪A8 e-tron。未来会有更多中级、紧凑级车型加入无线充电功能。

对于汽车无线充电市场的未来,受访者纷纷表示期待。

周晓军觉得无线充电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他指出,市场上充电桩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充电枪头和充电线上,如果能够实现汽车无线充电,那类似的问题便不会出现。

苗萱认为汽车无线充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将来不同的汽车的充电可以更为方便,她认为2018-2019年都将是无线充探索发展的元年。另外她表示,目前艾德克斯已经提供了无线充电测试解决方案。

“我对汽车无线充电这个市场也是比较乐观的,无线充电对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有一定的需求,比方说道路两旁的公共设施建设,或者家用的相对比较小型的无线充电设施,都需要一些严格符合技术要求的配套设备来满足。”李猛向《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表示,如果将来无线充电正式商业化运营,他认为这将是一个非常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领域。

程益德也同样看好无线充市场,他同时也提出,基于国情考量,国内做新能源汽车的车厂特别多,电池企业也特别多,这就导致了我们汽车的差价也特别大。程益德希望,未来汽车无线充电可以像有线充电一样,能有一个很好的国家标准做引导,在配合上极大可能的考虑其兼容性。他认为,汽车无线充电必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是要以摸索和谨慎的态度对待。

外资进入 国产品牌喜忧参半

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6万辆和32.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5%和30.2%。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今年年底,交通运输行业的新能源汽车总规模将突破30万辆,提前实现预定的2020年的发展目标。

而随着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的放开,许多汽车边缘企业或新兴新能源公司,也都纷纷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7月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得出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录得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超过200家。

另外,中国传统车企将投入1300亿元,2020年的规划的总产能为380万辆,其中新能源产能为253万辆。像比亚迪、吉利、北汽、江淮等车企,都已大张旗鼓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很快,5年内销量增长41倍,自主品牌占据中国90%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很多车企宣布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电动化,中国车企是否能够继续领先?以及国外汽车厂商资本进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也采访了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相关业内人士。

“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是必然趋势,没法阻挡”,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电池部工程师李兵表示,行业内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从目前的销量上看,我们还是领先的,但仍需努力,不管是在技术还是营销层面上都还需提升。”对于国外汽车厂商资本的介入,他表示欢迎,他认为在合作的基础上至少可以为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技术上的提升,不可忽视的是,外资品牌对国内众多车厂还是会造成挤压的影响。

ST意法半导体技术市场经理张培荣指出,我国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在新能源的销售数量上保持领先优势。目前的现状是国内众多车企拥有整车生产优势,却缺乏关键研发技术。而国外众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多数是在传统汽车的生产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强大的技术支持是他们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一定份额的信心所在。

总体而言,张培荣表示,国外车企的进入将带来两重影响。一方面他们通过技术上面的优势,助力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出更为放心可靠的产品。另一方面,国外车企也会考虑自己的企业效益,同样想让自己的车销量能达到更高层次,这样势必挤压国内众多车企的市场份额。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