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手机低迷致无线充电降温 国产磁件成生态圈构建首选

2018-05-02 13:42:36 来源:电子变压器与电感网 作者:陈思莹 点击:2320

无线充电在智能手机领域崭露头角后,产业渗透的程度超乎预想,各大企业纷纷抢食无线充电这块大蛋糕。

但是今年以来,受到智能手机市场影响,无线充电的热潮有所减退,整个无线充电产业链也爆发出很多的问题,产业前方急刹车,企业将如何开拓无线充电企业?

在这个特殊时期,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有哪些领域即将爆发无线充电需求?无线充电生态圈的建设情况如何?

手机市场滑坡 产业链受影响

4月9日,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137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的出货量为7586.4万部,同比下降27.9%。

从2017年开始,国内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就已进入了下降通道。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表明,国内手机市场2017年的出货量为4.91亿部,同比下降12.3%。

智能手机行业销量放缓,整个产业链都在难受的。据媒体报道,蓝思科技是玻璃盖板行业的龙头企业,4月10日,蓝思科技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60% ~50%。

另外,歌尔股份作为苹果声学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商,4月21日,歌尔股份发布的一季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约40.46亿元,同比下降10.61%。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歌尔股份称,重要客户智能手机新机型销售不达预期,虚拟现实产品市场增速放缓。

当然,不仅仅是苹果概念股,主要服务国产手机厂商的长盈精密业绩也出现了下滑。长盈精密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84.32亿元,同比增长37.78%;2018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0%至75%。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该公司称,金属外观件主要客户的重点项目延至二季度量产。

无线充电受“牵连” 正在降温

按照此前的估计,在苹果手机的拉动之下,无线充电市场将迅速打开。智能手机的另一阵营——小米、华为、荣耀、vivo等主流安卓智能手机品牌也在2018年上半年开始全面普及无线充电,这对无线充电器厂商来说,应该说红利已至。

然而,最近《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7年的热潮正在慢慢减退,而且整个无线充电产业链正在爆发出很多的问题。

东莞市华冶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东表示:“无线充电市场目前来讲热度是不如以前,因为做的人多,而且产品也没有突破技术问题。整个行业也只是吹捧,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呈现。据我了解,有些人也考虑往其他方向去做了。”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刘焱也认为,无线充市场降温是因为之前厂家只是过多炒作而没有真正在市场上推出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目前感应式技术是无线充电的过渡阶段。

深圳市凯中和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经理雷金锋和麦格米特公司某高管也认为,无线充电热度不如以前,多人在做了。但他强调这需要一个过程,要等到技术问题被解决了才会普及。

当前无线充电板受线材控制影响较大,一根连接充电底座和插座的线大约 1m 左右,这也就是说,想要使用无线充电功能,就必须将设备放在这 1 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目前的无线充电器需要将手机直接放置在充电板上,这样的无线充电与线充毫无区别,都还是需要将手机与充电设备接触。

就连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也认为:“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后发现,目前用户对于无线充电功能使用的非常少,大家更愿意用接线的快充,无线充电在体验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速度慢、还要随身携带充电底座。我们内部决策的时候最后还是把无线充电舍弃了,宁可让机身变薄一些,电池做大一些,而不是加上无线充电。”

不过,在接受《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记者的采访时,东莞市雷宝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根锋道出了无线充电市场另一重要原因,他说:“技术瓶颈固然是首要,但无线充电市场由热变冷更重要是无线充电去年还有巨大库存没有被消化掉,加上现在进入这个行业人更多了,而且市场仍然仅仅集中在智能手机这一块,僧多粥少,自然而然就会冷下来。”

东莞市智感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钢也表示,之前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太多,现在这一市场相对饱和了。

据了解,随着中国大陆中小型无线充电线圈企业的崛起,充电线圈市场的竟争将越发激烈。据微源半导体总经理戴兴科透漏:“光深圳就有3000家以上的无线充电厂家,而且我们公司每天增加50家客户。”

无线充电变冷的背后,远远不止是这些,业内更有人宣称,无线充电市场现在乌烟瘴气一团糟。

长兴柏成电子有限公司副总柏振华表示,无线充电本来就有一个业界的标准存在,但是现在太多不熟悉这个行业的人也参与其中,价格、产品参差不齐,这对行业来说是有所损害的。

刘焱也陈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苹果、三星等厂家要求的是比较高端的,但国内市场绝大部分是中低端,为了满足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山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进入对市场造成混乱的同时,也给价格带来了破坏,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研发。

东莞市锲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义侠也透露道:“单就电感线圈而言,均要求符合WPC的Qi标准,中高端产品会对产品质量要求更严格,而少数低端产品可能出现了违背Qi标准的现象,比如减少线材股数及减小线圈内径等。”

中低端开启价格战 高端倾向国内企业

由于智能手机是无线充电最为集中、需求最大的应用市场,前者的一举一动都对后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无线充电市场目前降温也是受到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的影响,而中低端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国内手机市场出现整体性下滑的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巨头竞争阶段,一线品牌凭借资源优势能够承受高成本扩张以发掘和榨取新的增量。而中小厂商则越来越被动,二线品牌在掉队的困境中挣扎,小品牌则直接面临生存危机。余承东甚至认为:“这也是一个洗牌期,强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

当前,老牌手机厂商金立遭遇资金链危机,大富科技拟收购百立丰,魅族高管遭遇逼宫,360和锤子辟谣合并但已经没有太多人关心,乐视、酷派更是倏忽从国内市场消失了。中小厂商艰难处境不言而喻。而这种智能手机的产业结构变化将会更进一步影响无线充电市场格局。

兆易创新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表示,从市场看来,无线充电发射端,即无线充电器已经开始稳步起量,多家国产手机厂商也将发布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产品。但大量无线充电器都集中在低端低成本低技术门槛方向上,快速推出并占领市场。而支持完整无线标准协议、快充功能、大功率以及一机多充等更多复合功能的中高端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低端低成本产品将会面临更大的价格压力,而中高端产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新捷董事长陆惠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苹果无线充电器Airpower上市,相信会有许多国内公司将会开始做类似的产品,甚至有些国内公司会创造性地做外观一样的产品,成本更低但功能有限。当然,也可能会做出与Airpower兼容的产品,且具有一些增强的功能。其中,AirPower支持一对多无线充电正成为国内无线充电厂商攻克的难点。所以Airpower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目前国内市场上中高端无线充电器还是很难相媲美。

线圈方面,据了解,目前无线充电线圈研发与生产营收排名靠前的公司均被日美企业包揽,形成了以日美为高端,台湾和大陆地区快速崛起的态势。高端产品集中在美国线艺、威世、日本村田、相模、胜美达、太阳诱电、TDK、日本东工、顺络电子等一线大厂手中。

柏振华谈到,现在多数山寨厂商都是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低廉乱七八糟的材料,甚至可能减少使用一些元器件,这会造成无线充电效率低下、使用安全等多种问题,也不利于市场的创新。

雷金锋表示,按照目前来说,高端市场较为稳定,市场上低端的产品竞争力非常大,利润非常微薄。

赵钢表示,越来越多的厂家进入,对产品的价格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研发技术、生产设备以及创新能力或许会成为以后厂家合作的主导因素。

耿根锋也认为:“无线充电的效率与线圈技术紧密相关,像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对线圈产品的要求比较高,厂家根据需求量身定制加之引进海外设备,有利于把控质量,提高创新。”

不过,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感公司总经理周庆波透露:“对客户而言,他们越来越倾向寻找国内一流的厂商来合作替换掉日韩等国的元器件,以降低自身的产品成本。”

最近,小米等国内厂商所推出的无线充电器则在100元人民币左右。正如小米手机雷军所言,无线充电还不够普及关键在于价格,太高的价格阻碍了消费者“尝鲜”,更无法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在国内厂商的推动之下,无线充电器平价时代也即将来临,国内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手机接收端市场广阔

手机发射端的普及带动了接收端的快速发展,整个无线充电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劲芯微电子总经理邵礼斌表示,国内现阶段出货以发射端为主,而发射端绝大部分出货量则集中在充电板,目前,劲芯微在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出货比例为10:1。

之前分析机构预计,2017年全球无线充电接收端(包含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13.96亿美元,2019年无线充电接收端市场规模将达到26.91亿美元。

而国内券商预计,2020年,无线充电接收端出货量可达10.96亿部,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超过50%。

不过,接收端的门槛比较高,仍有多数企业驻足门外。

刘焱直言:开发发射端产品相对容易,而接收端就比较难,所以现在也造成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无线充电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麦格米特高管认为,发射端太多人在做了,投点钱买台机器就可以干了。但是接收端还是很多企业都不敢去做的。因为技术方面要求很高,很多企业不敢轻易去做。

易充无线商业拓展总监贺大玮表示,对于无线充电来说,手机接收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材料的优化、线圈的位置、电池的设计等问题。

尽管如此,已经有很多国内企业已经打入了接收端市场。据信维通信独立董事汪洪波介绍,他们公司目前仍是全球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出货量最大的公司,且出货量还在稳步增长之中。

立讯精密公司表示,新产品LCP天线、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已经进入北美大客户,同时无线充电也受益国产的爆发,在一季度小米、华为旗舰中已经出现了立讯的身影。

安泰科技公司表示,目前小米mix2S部分的无线充电接收端使用的是安泰科技生产的纳米晶材料。作为全球高端纳米晶材料的稀缺供应商,安泰在无线充电用超宽超薄纳米晶带及导磁片制品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018年持续给力

尽管目前无线充电正在降温,然而有数据公司大胆预计,到2020年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将达到19.25亿部,且无线充电将全面取代有线充电。

戴兴科认为2018年总体形式良好:“据某市场咨询公司预测,2018年无线充电的出货量将达到6亿台以上。但从实际来看,2018年会远远超出这一数据。”

锲金电子崔义侠表示:“今年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市场依然会火爆,预计无线充电线圈市场的需求量会在2017年基础上翻3翻,但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涨幅,基本会稳定在现有价格上。就锲金电子而言,年产量可达4KK,常规类型产品大约一周内即可开始交货,定制型产品交货周期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深圳市雄伟佳华电子有限公司谢小苗表示,因目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市场较为火爆,所以雄伟佳华将在2018年专为无线充电开设一条新的产线,无线充电用的电感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材料不一样,要求更高,比如铜线加多一个套管,铜线也不是裸铜,而是包锡铜等。她透露,雄伟佳华之所以选择进入无线充电市场也是看到了这一市场爆发的红利。

顺络电子公司表示:“苹果、三星、华为、小米都已经加入无线充电阵营,无线充电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公司已与华为、小米、国际大厂商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线充电产品导入顺利,有望在2018年迎来放量。”

东尼电子公司表示:“我们预计A客户2018年新机型继续配置无线充电,且将采用线圈方案,FPC方案将逐步被淘汰。公司独供iWatch无线充电线圈,并正在配合A客户手机无线充电线圈方案研发,同时也在向配套磁性材料拓展,公司将深度受益无线充电渗透率提高和技术换代。”

电感、软磁技术方向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接收端集成芯片已无需电压调整(即无需电感元件了),但复杂的发射端还是要用到功率电感进行电压调整。

崔义侠表示,发射端所用电感线圈主要是用于发射规定范围频率的电磁波,接收端线圈主要用于接收电磁波并且产生电能。他表示,接收端一般仅需使用一个无线充电线圈,而发射端因设计方案的差异,在电感线圈的使用量上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根据其规定范围频率的电磁波长及频率覆盖的不同,所使用的充电线圈数量也不同,如苹果无线充电器就有16个电感线圈。

周庆波告诉记者,无线充电电感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材料研制和产品工艺设计。在“小型化、薄型化”方面,0201和01005型号的产品已成手机无线充电市场的主流。在合作伙伴的开拓方面,周庆波表示,目前风华高科同华为已经达成合作,产品已完成批量交货。

崔义侠坦言,当前在无线充电发射端,Qi标准中的A11线圈是无线充电市场需求的主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锲金电子无线线圈厚度已做到接近1.0mm。

据周庆波透露,因无线充电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芯片的外围电路,相应的,风华高新科侧重的是无线充电磁片及线圈模组的开发。

无线充电大趋势的发展也拉动了磁性材料的发展,作为无线充电原料的铁氧体已无法满足技术升级的需求,随着非晶和纳米晶出现,凭借其超薄柔软以及高导磁率等众多优势,一跃成为无线充电的焦点。

在众多的磁性材料里,柔性磁片的发展空间巨大。记者从柏振华的回答得知,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是在无线充电器发射端和接收端线圈背面贴加磁片。市面上要求磁片材料厚度小于0.6mm或更薄,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未来为满足需求还会不断开发更轻薄的产品,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柔性磁片的定位,许晓东则不是这么认为,他说,虽然这个技术是相对成熟,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缺点,市场往小尺寸和节能化趋势发展。所以,纳米晶更有望成为无线充电的主流软磁。

虽然,常规的技术是使用一个高导磁率的铁氧体来做这个“隔金属”装置。但是有研究发现,由于Qi充电标准中的充电频率范围在100-200KHz之间,此区间使用非晶、纳米晶材料作为电磁屏蔽片的效果优于铁氧体。因此三星S6无线充电器的接收端就采用了Amotech公司提供的非晶电磁屏蔽片技术,充电效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损耗。

生态圈方是价值所在

现阶段,智能手机正在帮助无线充电技术实现单点大规模突破,而真正的普及或者彻底改变用户的充电习惯还需要整个生态圈的构建和完善。

对此,深圳市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龙江则表示:“就目前看来,无线充电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充电速度慢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但也并不代表以后无线充电市场会一直止步不前,当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时候,无线生态圈还是有望建立的。”

芯茂微电子研发总监宗强认为:“无线充电真正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我认为无线充电只有在汽车、酒店等场所才能带来更大的便利性,一定时间内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会并存。”

Chargif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n Bladen表示:“我我们认为世界正在走向电气化,而无线充电也是趋势所向,这是一次巨大的转型。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手机和汽车。今年,人们将能够在无线充电区实现新车无线充电。未来,无人机将能够在再次起飞之前,落到建筑上进行无线充电。”

从手机到家电、智能硬件再到电动汽车,可以看到,其实无线充电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戴兴科认为无线充电应用的产品非常广,如IoT、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汽车等。而应用的场景也非常广,如家用消费、办公室、车用、公共场所、共享领域等。由此产生的应用需求非常大,每人的手机充电需要3台以上不同应用场景。

而家电、智能硬件领域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因为这关系到消费者用户习惯的转变。

在接受《磁性元件月电源》杂志记者的采访时,东莞市华冶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东表示:“除了智能手机领域,无线充电今后将在汽车、厨电、智能家居等领域大放异彩。”

楚山科技CEO郝鹏博士认为,苹果的引领直接使得手机无线充电产品迎来了爆点,企业扎堆在小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的商业化,并促使中功率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产品更大范围的应用成为趋势,而楚山科技做的正是中高功率无线充电。

IDT无线充电产品系统应用高级总监 Rui Liu说道,IDT作为WPC联盟的一员,正在协助WPC联盟解决相应的问题,期待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有一个结果,推动中高功率的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智能家居在近几年来走入大众的视野,随着时代潮流发展,智能家居与无线充电相结合,成为无线充电下一个巨大的风口。

京泉华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窦晓月表示,无线充电业务领域是未来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市场容量较大,涉及行业范围较广,他们公司目前已具有无线充电的技术储备和相应的技术产品,目前已与其生态链公司展开相关合作,产品主要应用在小米智能家居方面。

据广东河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他们公司在接下来的研发中将在智能家居中配备无线充电。他表示,未来,智能家居将作为一个储能系统,通过蓝牙连接发射,能供电给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甚至能做到相互充电的功能。

柏振华也表示,无线充电在家居领域的导入,有望应用到办公室、餐厅等场所,通过桌子嵌入一块无线充电模组,配合射频辐射,形成无线充电的场所。那在前期肯定会大幅度导入,但后期发展的话就需要市场和相关行业的推动了。

而厨电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分支,在智能家居无线充电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吉成无线的创始人徐再山认为,厨电将是无线充电新的增长点,不过真正大规模商业化还需几年时间。知名家电品牌海尔同样坚信这个方向,并通过品牌带动生态的布局。

不过,生态链的构建需要多方努力,也有可能旷日费时,如今大批的无线充电企业嗷嗷待哺,已经等不及了,也许共享经济能够加速无线充电生态圈的构建。

从摩拜单车到滴滴打车,共享经济对生态链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速度和力度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国内的很多无线充电厂商就已开始了共享无线充电模式:与线下咖啡馆、餐饮店、娱乐等小场景店铺商家合作,它们大多是免费的,旨在渗入自家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打造生态圈。相信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之下,无线充电将真正走向普及。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