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元器件企业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疫情也驱使了制造企业管理者,重新定义他们未来企业生产模式,是以人为主,还是机器代人为主,还是在人机角色分配上有重点、有机的配合调整,在思考做这些改变的同时,又该把市场重点放在哪,企业发展资金又如何保证,制造业接下来几年会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这些问题,磁性元器件企业,同样是不可避免。
8月28日,在深圳举办的“2020磁性元器件发展论坛”上,磁性元器件生产商、电源厂商、终端应用厂商,以及产业链资深调研人员一同在场谈论了这一话题。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波——
当前我们国内制造业需要靠大量的人力,实际上非常困难的,与企业需求不能对等。我们当前还面临着十分困难的环境,对于我们需求的磁性元器件厂商来说,也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有不少企业需要跟我们一起度过难关。面对5G市场这种大挑战,我们必须思考后面是从自动化,还是产品设计上去实现突破。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有云——
我觉得不光是疫情,还有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把公司的内容战略重新梳理一遍。
特别是在珠三角,如果想在这长期生存下去,我认为自动化已经是成为制造业标配。
我觉得是自动化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配合问题。我们需要与类似中兴这样的整机厂商进行密切的沟通,因为磁性元器件这种“很古老”的产品,有些公司不太愿意更换,就怕质量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这种产品本身就很便宜,一些设计厂商认为为了磁性元器件更换设计方案也不值得。
我从事电感器行业近30年,过去的电感器与现在相比,不论是形态、外观形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这种巨大的变化,主要还是由欧美日企业领导下产生的变革。
现如今,我觉得这些欧美企业慢慢退出了磁性元器件这些传统产业。他们更多在往数字化经济方向发展,这对中国磁性元器件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们应该怎么有创造性的承接这一部分的产业转移,那就需要我们整个产业链的配合,特别是与IC厂商的配合。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先进——
我认为挑战与机会都存在。挑战可能有几方面,一方面是在人工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客户的价格压力也比较大,他们希望我们降价。
人工成本确实占比太高,人的成本是不断上升的,越做到后面就越没有生存的机会,对于品质的管控、物料的管控、交付的管控都是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当然也尽可能的做了一些调整,网络变压器因为价格的原因,完全靠人工我们基本上很难有盈利空间,现在只能推动自动化生产。
我认为自动化也就是必备的,我们目前推出的片式网络变压器,这两个月大量新上片式网络变压器自动化设备,采用全自动化,人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这个片式网络变压器的专利可以免费开放,所以需要的时候找我们,我们可以授权给大家用。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国外的厂家,在选择中国的供应商时,除非中国厂商在东南亚等海外基地有厂区,不然他们可能不作为辅助性的预防,我认为这个对我们中国的供应商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挑战。
一些国际厂商可能在全球化先行的情况下,不会优先选中国的厂家,这可能导致我们在一些高端市场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机会方面,我认为国内5G、新能源、数据中心,理论上给我们行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特别是数据中心里用到的服务器,以前很多厂家都是采用外资企业产品,现在要求必须是国产,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新的机会。
还有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家电类、空净类产品,理论上要求更高,当然利润也会更好一些。
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修根——
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制造业的普遍利率会更低一些,如果人均产值比不过别人,你的优势就会下降。
除此之外,出于品质考虑,很多厂商还会要求你需要采用自动化生产。
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即使不计较人工成本,你的品质也很难超过别人。以电子变压器等磁性元器件产品来说,如果你还是传统的人工绕线,那么你做出来的电子变压器一致性相对会比较差。但是如果采用全自动化,做出来的电子变压器,个体之间相对差异就会小很多,在品质管控方面就会有很大优势。
所以从这个维度上来说,自动化是必然优势,即使是你减少人工成本,把工厂搬到一些东南亚国家,或者在国内找一些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即便你可以降低成本,但品质管控就难有保证。
比如我们做电源适配器,如果一些焊点都需要人工去看的话,很显然你是会有盲点的,即使你眼睛再好,你还是会有一些发现不到的。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AI光学检测,哪个地方细微差异都能够被检测出来,这样才会达到更高的品质。我们发现,你的产品单价当然是一个竞争优势,但是这个不是绝对,你的产品品质也很重要。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管控系统,同样的一个产品单价再低,也是竞争不过别人。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制造基地。虽然说有一些欧美国家企业在考虑能不能回到本国去设计工厂,但是实际上就欧美企业目前的体制,它很难去本国推动生产。
任何企业一定需要谋生存、谋利益的。一个产品,放到欧美本地去生产,加工费就是个问题,中国目前即便人工成本上涨,但人工生产成本远比欧美发达国家低。
作为欧美企业来说,他是选择顺应国家政策,还是说他要保证自己企业的发展。答应不言而喻,他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制造业大部分还会在中国市场上发展。
当然可能会有人会说,目前一些企业往一些东南亚国家延伸,这些国家人口基数也很大,人口红利也正当时。但我认为短期之内东南亚国家不太可能形成很大的自动化生产基地。
制造业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现如今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目前的制造并不是没有技术的行业,很多的制造企业其实有很多的核心技术,磁性元器件亦如此。比如说我们公司是做一些电源适配器的,里面也用了很多的核心制造技术,比如说自动、镭射、自动测试,这里面都牵扯到很多的生产技术,这一块目前来说,很多东南亚国家还是比较薄弱,甚至还没起步。
现在如果产品品质提不上来,你也不可能形成大的生产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觉得我们还是会有很大的机会,我们的制造行业在中国还会进一步的往前走。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