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24届(华南)中国磁性元器件行业智能生产暨 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4 广告

3D电视技术发展征途

2010-12-14 12:04:52 来源:网络

      2010年,3D电视浪潮席卷全球。

      从3D科幻电影《阿凡达》开始就引爆全球。各大彩电厂家在年初的CES展竞相亮相3D电视,再到年中的世界杯和近期的3D亚运营销,彩电厂家们各显神通上演3D电视的大战,把2010年定义为“3D电视元年”。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3D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形成身临其境的立体视觉效果的。

       尽管在时间上,3D电视浪潮稍晚于LED背光源电视,但3D技术的历史,却远远早于LED技术。这里,我们将纵览3D技术的历史,对3D电视的未来发展,提前来作一个窥探。

      3D技术漫漫百年路

     3D技术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的双眼视差所观察到的左右眼不同的图像在大脑中形成立体视觉。因此,3D电视的核心技术其实就是如何产生左右眼图像与如何让观看者的左右眼只看到各自的图像。

       据显示,3D技术从1838年就开始有研究。到1903年,科学家发现“视差创造立体”的原理,3D显示技术至今也有近百年的时间。

      第一个3D电影(采用红蓝眼镜分离左右眼图像)诞生于1915年。而当电视出现后,人们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3D电视,传统的用于观察静止图像或电影图像的3D显示技术,几乎全部被应用到3D电视技术中。

       由此可见,3D电视是随着3D视觉技术和电视本身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两大技术的集合结晶。在3D电视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阶段是3D电视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一就是在黑白电视时期使用的信道偏光分像3D电视技术。该技术的成像方式就是由两部电视摄像机拍摄影像并用两个独立的视频信道传输到两部电视机,每部电视机的屏幕上安置一块偏光板,然后用偏光眼镜去观察。该3D电视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立体图像,因此几乎在今天的3D电视技术领域也占有重要影响。

      其二就是20世纪50年代,当彩色电视机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时,被3D电视领域所广泛采用的“互补色3D分像电视技术”。该3D电视成像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两部镜头前端加装滤光镜的摄像机,然后同时拍摄同一场景图像。于是,在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观众看到的是两副不同颜色的图像相互叠加在一起,当观众通过相应的滤光镜观察时就可以看到立体电视图像。

      在彩色电视都还是进入实际应用的彩电发展初期,“互补色3D分像电视技术”因为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在3D电视技术领域曾经风靡一时。但该技术使得电视画面彩色信息损失极大。其次就是彩色电视机本身的“串色”现象引起干扰,同时由于左、右眼的入射光谱不一致,易引起视觉疲劳。这也就制约了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直到今天,在3D电视技术经历百年的发展进程之后,3D技术主要往两个方向发展:眼镜式3D技术和裸眼式3D技术。其中,眼镜式3D技术成为当前最常使用的3D技术。其又主要分为色差式、快门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时分法、光分法)三种。具体对比如下:


      眼镜式3D技术对比表

       综合上述比较来看,快门式、偏光式3D技术最适合电影、电视行业,而偏光式和快门式都存在优劣势,均在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将会逐渐解决清晰度、亮度下降、闪烁等问题。

       因此,相比较而言,目前3D电影院、3D液晶电视等大多采用的是快门式和偏光式3D技术。

       再就是裸眼3D技术。裸眼式3D技术可分为透镜阵列、屏障栅栏和指向光源三种,每种技术的原理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别。受制于成本因素,以及电视可视角等因素,目前裸眼式3D技术还主要是应用在商用大屏幕显示方面。其中, 2009年初,中国彩电企业TCL就在全球首家推出了裸眼的立体电视,并在深圳机场、广州机场等商业场所,投入实际使用。从今年开始,裸眼3D技术在手机行业也呈现出逐步兴起之势。

       在3D电视领域,中国彩电企业也同样在3D领域起步较早。据国内知名彩电企业TCL的相关人士介绍,在CRT时代,TCL就开始介入到3D研发中去。但是,由于CRT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屏幕大小、亮度、清晰度等等),决定了在CRT上发展3D电视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随着新型的高分辨率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出现,3D显示在彩电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8年,TCL担任了中国立体视像协会(C3D)的会长单位,随后牵头制订中国立体电视图像质量的测试行业标准,推动了3D显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同步起跑3D电视技术新时代

      3D电视技术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这么长的发展历程,也就使得3D电视技术涉及的关键的基本专利,早已经过期成为人类的共同知识。第一个3D电视的专利在CRT电视出现之际就有了,到今天,该专利也就过期了。

       也正是在这种共同知识的基础上,3D电视技术对于全球各大彩电企业来说,都是同样的起跑线。所以说,当前中国彩电厂家会告诉消费者,在3D电视显示技术领域,中、日、韩三方彩电业几乎是同步起跑,产品技术差距并不大。

       但各大彩电企业在3D电视领域,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是,在共同的3D电视基础技术至上,再根据不同时期显示器件的特点提出不同的3D专利,因此,在今天,3D电视立体成像的实现方法,不具有唯一性,而是具有多样性。3D的专利因而也就具有多样性。

       现在,3D电视技术已经进入到发展后期。目前3D电视技术的主要专利,也就是集中在3D眼镜,以及左右眼分光方式的实现方法,3D电视终端的构造,3D内容制作方法,3D电视的压缩编码,3D电视的传输,3D 电视的格式转换,2D转3D算法等方面。

       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几家在3D电视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彩电代表品牌的3D电视核心技术

      通过对比,我们也发现,各家的3D电视采用的3D显示技术,在3D成像这一基础技术上,各家基本都是一致的,基本没有核心技术的门槛,要么采取快门式,要么采取偏光式,整机组成几乎全部采用的是“LED背照灯液晶电视和3D眼镜的‘帧顺序方式’”。

     而在3D电视基础技术之上,各家3D电视发展的方向,尽管名称不一致,但基本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各大品牌的产品,都在抗干扰技术上,花大力气。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要提高观看的流畅清晰性能和舒适度。而抗干扰技术,又在快门式3D电视上表现明显。

      这类技术最主要的解决普通3D电视在家中易因家居灯光等环境光线的干扰,而产生频闪现象影响观看的问题。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索尼、三星、夏普等都推出了各自相对应的防频闪技术。其中如夏普,就有紫外光控制液晶分子配置方向(配向)的显示模式“UV2A”技术,以及对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片,在RGB三色之外添加Y(黄色)的四原色的“Quattron”技术,还有可用每个像素一根的源极布线(Source Wiring),以240Hz驱动液晶面板的“FRED”技术等,由这些技术抑制了帧顺序方式下的问题——亮度降低和串扰(左眼用和右眼用影像相互重叠的状态)的发生,从而达到了防频闪的效果。

      在中国彩电厂家中,TCL也相应推出了众多的防频闪等抗信号干扰的技术,并且拥有专利技术。如防频闪技术(研发叫“开窗技术”),这也是TCL掌握的3D显示核心科技,能控制眼镜避开其他信号的干扰,有效减少频闪现象的发生,从而带来稳定、舒适的3D观看享受;

       还有3D自动延时技术,当信号被打断时能通过计算自动使眼镜回复到工作状态(延时时间为普通3D电视的3倍),即使有人在眼镜前走过,3D画面也不会被干扰,或者起身去开个门也不用重启3D眼镜;

      以及最为核心的智能编码算法,做到同步控制电视画面、信号发射器和3D眼镜,让三者配合无间,相比市场上的普通3D电视产品,有效降低60%的画面重影发生几率。

      第二方面,解决3D电视的片源问题,做到3D电视具备全格式播放技术。

      此前,3D电视最为受到诟病的就是内容问题。因为3D电视需要播放的3D片源,在3D电视刚刚上市之际,及至现在,3D片源依然十分稀少。因此,相当多的人认为,片源的缺乏,降低了消费者购买3D电视的热情。

       但更让人们对3D电视信心为之一振的是,不能不提到的,也是提3D电视就绕不开的“2D转3D ”技术。

    “实时2D/3D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图像分解为多个曲面,根据颜色差异和对比度差异等生成纵深信息。比如没有近景时,就加大中央景物的纵深度。当上部解析为天空时,就把下端景物处理为拉近观看的人。

      该项技术最早来源于JVC。JVC早在“CEATEC JAPAN 2008”上,就展示了三维立体显示普通图像的“实时2D/3D转换技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转换普通的图像,将普通的电视播放或现有视频等转换为立体影像。

       随后,东芝也在2009年10月6日开幕的“CEATEC JAPAN 2009”上参考展出了使用“2D/3D转换技术(将普通图像转换成三维影像)”及距离图像传感器的用户接口。

       据了解,国内的彩电企业里,TCL将2D转3D技术提升到了逐点分析高度。原理基本相同但3D转换效果差异明显,就是通过对2D场景进行分析,把近点物体进行勾勒和突出,并将背景环境和物体进行后置,以实时实现3D效果转换。而且TCL的2D转3D逐点分析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传统3D电视在进行2D转3D计算时发生的图像错误的问题,让您在摆脱片源限制的同时,能享受到更精准、更舒适的3D效果。

       有了“2D转3D”的技术,几乎就让3D电视的片源问题,从单纯依靠蓝光光盘,到可以随意观看普通电视,以及从互联网上任意下载影片进行观看,一切游刃而解,片源不再是3D电视的问题!

      与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了“2D转3D”技术,互联网将成为片源的最佳来源。互联可以帮助3D获取更多的内容来源,3D有可以使互联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3D在与互联网结合之后,迸发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未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远程通讯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发展空间。 因此,未来互联网技术与3D技术的融合,是服务于用户的两种不可或缺的功能。

      此外,在硬件上,TCL还有专业3D解码芯片,能支持业内最全面的3D视频格式(上下、左右、水平交织、垂直交织、顺序、frame packing等),也能支持全高清3D信号的输入。

       在中国彩电品牌里,TCL 3D电视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HDMI1.4 3D接口和3D蓝光解码技术。前者能全面兼容更多娱乐设备,传输更多格式、更大容量的3D文件,同时领先智能识别技术让您无需手动调整就能直接观赏3D效果; 3D蓝光解码功能能通过电视上的USB接口,全面兼容市面上主流的3D视频格式文件,解决了目前3D电视片源少的致命伤——即使家庭用户没有购买3D蓝光播放器,同样可以播放目前市面主流的3D视频格式文件。

     第三,解决观看3D电视的健康而衍生出的3D电视技术。

       英国护眼组织 Eyecare Trust的调查显示,12%的英国人不适合观看3D影像,因为他们的双目不能协同处理好对应左右眼的3D图像。Eyecare Trust称,超过10%(12%)的英国人在3D影像观看上存在视觉障碍。因为他们的大脑不能正确的处理左右眼分别看到的影像,这就会影响他们观看3D 影像时的流畅度和精准度。

      在日本,拟定安全准则计划实际上从2003年10月就已启动。包括以日本总务省为主导的“防止影像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技术”和以日本经济产业省为主导的“影像的身体安全性评估法标准化”。

      由于3D在国内的发展,为期时间尚不长。因此,在3D影像观看方面,此前,国内不仅没有统一的硬件或者像日本一样准备出台“观众和使用环境”的相关标准,而且众多观看过的消费者,对于3D的健康要求,也并不完全了解。直到最近,工信部AVS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方宣布,中国首部3D电视编码和解码标准已完成定稿,并已上交工信部、国标委等相关部门审批。

       而在消费市场上,各大3D电视品牌企业,已经先行而动,扮演着3D电视的推动者和健康技术的开发者。特别是在3D健康消费的使用保障上,TCL就一直扮演着积极的推动者。

      2008年,TCL担任了中国立体视像协会(C3D)的会长单位,随后牵头制订中国立体电视图像质量的测试行业标准,推动了3D显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健康护眼方面,TCL主要通过一系列技术,如3D倍频、3D防频闪等,降低3D电视在观看时的重影和残影,达到减轻观看者在观看3D影像时的不适感,从而提升观看的健康;同时,TCL拥有独家专利的3D自然光健康技术,可以做到将传统电视伤害眼睛的直射光转变为呵护眼睛自然光,有效缓解观看者长时间观看电视带来的视觉疲劳的同时,通过自然光的色彩自然等技术,大幅提升电视的画质效果,从而双重保护眼睛的健康。

      总之,在进入到今天,LED技术的出现,超大尺寸液晶屏幕的配置等,在电视技术本身的基础之上,各种3D电视技术的专利创新,这就使得同步起跑的3D电视技术,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在3D技术的基础平台之上,各家3D电视也是在如何提高3D电视的3D成像效果,以及改进快门式和偏光式3D技术在液晶电视上的不足上,却各有所长。但也正是各大彩电厂家围绕这三项3D电视技术进行的不断改进,使得今天在市场上的各种3D电视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
 裸眼3D电视技术是未来方向

      当眼镜式3D电视在2010年的家电市场风生水起之际,眼镜式3D技术伴随着一些尚未完善的问题,也一同困扰着消费者,甚至于让一些电视消费者欲罢不能。

      在体验到眼镜式3D电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的同时,3D的观看者们也很快就发现,眼镜式3D电视还存在着如视角、刷新率等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则都集中在“要看3D电视,就需要佩戴眼镜”。这对多年来看传统电视所形成的观看习惯来说,无异就是一种挑战。

      因此,当2009年TCL裸眼3D商用电视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之际,就引发首轮裸眼3D电视热潮。TCL投入商用的裸眼3D立体电视TD-42F,屏幕尺寸为42英寸,这款TCL裸眼3D立体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

      进入今年,3D电视一路火热,东芝也推出小尺寸裸眼3D电视,以及各大手机厂商开始力推裸眼3D手机。由此,使得更多的电视消费者期望着3D电视,能够尽快进入到不用戴眼镜观看的“裸眼时代”。但三星等厂家给出的答案是,要看裸眼3D电视,还需要十年八年。尽管部分行业人士认为,三星的结论,有点为其正推眼镜式3D电视作舆论伏笔。但3D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的确还不是3D电视就能够“跑步进入裸眼时代的”。

      首先是3D电视技术本身的限制。裸眼3D电视由于技术的限制,各个厂商的裸眼3D电视都不尽相同。最近东芝发布的小尺寸裸眼3D技术,其中在技术上仍然没有克服两个在裸眼3D领域存在已久的大问题:首先,清晰度不够高;其次,视角有限制,观众的视线一旦离开了这个狭窄区域,还是会看到屏幕上出现双重影像。

      其次就是价格的限制。由于裸眼3D电视的尺寸越大,产品成本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是采用裸眼3D技术的显示器必须是工业显示器,制作工艺与当前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二是3D电视的贴膜虽然容易生产,但要保证“点对点”对应贴膜,以确保最佳的3D成像效果,却存在很大的技术难题。因此,制作成本这一因素造成到目前为止,裸眼3D电视由于价格、片源等因素,暂时只用于商业。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佩戴眼镜观看3D电视的方式必将被裸眼3D电视所替代,虽在产品技术及市场化的道路上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企业应从现在开始做必要的技术储备,3D电视或成未来电视的终极表现形式”。

      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对于家庭裸眼3D电视来说,很可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技术完备和市场筹划阶段,但裸眼3D电视技术,绝对是3D电视的发展方向,也必将成为3D电视最成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目前TCL是同时拥有偏振光式、快门式、裸眼式三大3D技术的企业,将在裸眼技术的积淀和经验实践到偏光和快门式3D电视领域,也许是TCL3D电视效果在3D亚运期间大受赞誉的深层原因之一。亚组委在亚运赛场和办公地点大批量采用TCL智能互联网3D电视,TCL成为亚运3D试验性拍摄和转播唯一企业这都与其在3D电视上的技术优势密切相关。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亲王说:“3D进入亚运是一大突破,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因为3D转播,广州亚运将永载史册,感谢TCL为亚运所做的贡献”,这是对TCL的最大褒奖。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