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进口关税上调引起的风波
摘要: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向南都证实,早前相关部门已就面板进口关税税率是否应该调整以及调整幅度在国内整机厂商和上游面板企业中进行调研,各方意见不一。自去年以来,面板产业打破多年来形成的供求周期,已连续11个月处于降价通道,多家面板制造企业陷入亏损,纷纷减产保价。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价格环比下降5%,8月环比再降5%。京东方成都4.5代线产能近日由每月30K玻璃基板提升至每月45K,此次扩充的产能是面向快速成长的智能手机市场。如果面板进口税提高实施,有屏生产线的企业和没有屏生产线的企业将面临不同境地。
面板进口关税酝酿上调 彩电企业各怀心事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相关负责人昨日向南都证实,早前相关部门已就面板进口关税税率是否应该调整以及调整幅度在国内整机厂商和上游面板企业中进行调研,各方意见不一。某彩电企业高管直言,面板关税调整背景之一是京东方、华星光电面板项目已经相继投产,此举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土企业。虽然该企业希望面板税率维持不变,但恐明年面板税率仍将上调。面板税率可能从目前的3- 5%上调至8%-12%之间。但也有相关彩电企业指,国家为培育自己的面板产业、着眼于产业长远创新能力而调整面板税率无可指摘。
关税或上调,各方意见不一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相关人士向南都表示,确已向多家国内整机厂商和上游面板企业征求税率调整意见。“但关税问题太敏感,具体何时出台目前没有时间表。”据多家彩电企业高管透露,面板税率上调已是箭在弦上,预计明年会正式调整。
税率上调背景在于国内面板项目的陆续上马:今年3月30日,CEC旗下中电熊猫的南京6代面板线公布投产;6月底,京东方8 .5代线正式投产;8月8日,T C L集团持股55%的华星光电8.5代线也正式投产。8.5代线投产后,将能够生产从1.7吋的手机屏到55吋的电视液晶屏的全系列产品。
目前,我国26吋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税率为3%,其他液晶显示板税率为5%。有消息指,面板税率可能从目前的3-5%上调至8%-12%之间。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会提高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产面板项目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当然希望面板税率维持不变。因为即使国产彩电全部使用京东方和T C L的面板,也不能满足需求;面板进口成本的提高势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某彩电企业高管不甚客气地说,“不应因为几个厂家而损害行业和消费者利益”。
复旦大学平板显示中心主任谷至华指出,我国电视厂商每年采购液晶屏达5000多万块,以后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而按照华星光电项目满产的数字推算,一条线一年的产能是1400万块,加上京东方8.5代线的产能,一共不到3000万块,只能满足国内部分市场的需求。
此外,由于液晶面板成本占液晶电视成本高达70%~80%,关税的提高将对境外面板巨头形成致命打击———2010年,中国进口液晶面板金额高达47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尤其是32吋以上液晶屏,中国电视整机企业基本依赖进口。仅今年6月中旬,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带领大陆8家主要彩电厂家,向台湾面板厂家开出了55亿美元的液晶面板采购大单。
国产面板项目亟须政策驰援
自去年以来,面板产业打破多年来形成的供求周期,已连续11个月处于降价通道,多家面板制造企业陷入亏损,纷纷减产保价。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价格环比下降5%,8月环比再降5%。市调机构D isplaybank最新公布的面板报价显示,9月面板价格继续下行,32吋及42吋面板,报价与上月相比各下滑了3美元,至134美元及215美元。面板售价已接近现金成本。
与此对应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巨头全线出现大幅亏损:三星(微博)电子显示器面板业务亏损2100亿韩元(约合1.96亿美元);LGD isplay亏损480亿韩元(约合4479万美元);台湾奇美电子亏损130.1亿元新台币(约合4.47亿美元),且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亏损。“现在全球面板行业并不景气,国家调整税率肯定是对扶持国产面板项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彩电企业高管表示,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共亏损12亿多元,预计前三季度亏损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1亿元到23亿元,“政府应该不会坐视重要产业长期巨额亏损”。
事实上,面板税率上调已有端倪。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微博)上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按照面板产业发展规律,华星光电8 .5代线运营今明两年恐有亏损。“面板行业一直存在周期性盈利问题,华星光电的发展也只能跟着产业周期波动。但估计到明年三季度,面板市场就会转向。”李东生同时透露,国家会有相应经济政策,在一定阶段扶持国内面板项目。有支持面板税率上调的彩电企业负责人向南都强调称,国家对扶持彩电产业链的决心非常坚定,“着眼于产业长远创新能力,培育自己的面板产业”。
京东方扩产发力智能手机市场
面板进口关税提升似乎箭在弦上。京东方作为已量产国产企业则进一步扩容抢占市场。据悉,京东方成都4.5代线产能近日由每月30K玻璃基板提升至每月45K,此次扩充的产能是面向快速成长的智能手机市场。
京东方是中国大陆惟一完整掌握T FT -L C D核心技术的显示产品提供商。其官方表示,成都4.5代线主要生产手机、数码相机、G PS等各类移动电子产品用显示屏,自2010年4月以来一直处于满产满销并持续盈利的状态,客户包括三星、T ovis、A R IM A、联想、中兴等40多家国内企业。
而就面板关税提升问题,京东方方面称,国产面板企业一出生就需要和发展多年的全球面板企业竞争,提高关税可以获得成长的缓冲期。目前,京东方拥有4.5代线、5代线、6代线以及8.5代线,其中位于北京的8.5线今年6月底投产。
传面板进口关税或提高 有屏企业将大大获益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面板进口关税或将提高的消息受到业内重点关注。相关部门就面板进口关税税率是否应该调整以及调整幅度在国内整机厂商和上游面板企业中进行调研。如果面板进口税提高实施,有屏生产线的企业和没有屏生产线的企业将面临不同境地。据了解,目前我国26吋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税率为3%,其他液晶显示板税率为5%。对于是否赞成关税上调,各企业意见不一。
一方面,提高面板进口关税或将在短期带来部分电视整机厂家成本上涨压力,当前没有屏生产线的企业对此持有反对意见。某彩电企业高管说:“我们当然希望面板税率维持不变,因为面板进口成本的提高势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另一方面,从发展国内面板产业来看,这一政策无疑会提高国产面板项目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家电业研究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表示,过去多年,中国一直在平板显示关键部件领域受制于人,这导致整个彩电产业链无法自主可控,中国面板业急需扶持。提高面板关税,短期可以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长期看,会促使海外巨头尽快朝中国转移产业链,能起到破除垄断效果。
业内人士则表示,面板关税调整背景之一是国家已经把面板列为国家重点产业,并拥有了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京东方、华星光电面板等项目,此举的目的在于保护本土企业。调整面板税率是国家为培育自己的面板产业、着眼于产业长远创新能力而进行的。
此外,自去年以来,液晶面板产业打破多年来形成的供求周期,已连续11个月处于降价通道,多家液晶面板制造企业陷入亏损,纷纷减产保价。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共亏损12亿多元,预计前三季度亏损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1亿元到23亿元,某彩电企业高管表示,政府应该不会坐视重要产业长期巨额亏损。现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并不景气,国家调整税率是对扶持国产面板项目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国家培育和扶持国内面板产业的政策背景下,受益最明显的将是在面板上走在最前面的长虹。今年,C E C旗下中电熊猫的南京6代面板线公布投产;京东方8 .5代线正式投产; T C L集团持股55%的华星光电8.5代线也正式投产。目前,这些屏生产线刚投产,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爬坡和量产阶段。而在2007年开建的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已经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等离子屏生产线,已经实现规模量产,并进行了一期扩能扩产。
据了解,2011年7月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已经实现现金流为正,经营状况迅速向好,盈利能力凸显。今年,长虹等离子面板已经实现了年产300万片的扩能,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长虹还拥有与友达合作的液晶屏模组生产线,国产面板竞争力加强将进一步凸显有屏的企业成本优势,确保更大的利润空间,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
业内人士表示,十二五规划及国家信息产业规划等都显示出国家对扶持彩电产业链的决心非常坚定,国家势必将着眼于产业长远创新能力,大力培育自己的面板产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