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之败暴露中国光伏行业普遍陋习
摘要: 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大方向上就搞错了!而在此背景下,尚德失败的主因已非施正荣个人的决策失误、关联交易、资产转移……当产业的位势、商业模式已先天摆在那,施正荣们即便做出种种“占优策略”,亦不能摆脱失败命运,而且,求胜心越重,败得越惨。
刚刚摆脱退市危机,尚德又陷入国内外司法困境,海外,投资者在美国发起诉讼,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国内,无锡市国税局已经认定无锡尚德存在“漏缴税款”行为,并与北京市国税局联动,追缴无锡尚德和其在京关联公司的税款。这外曾经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光伏企业之败,让行业集体蒙羞。
要不要扩大产能?
众所周知,尚德电力、英利绿能、江西赛维、天合光能等企业组成的“中国太阳能军团”走的都是激进扩张路线。不惜成本、不顾风险、想尽一切办法搞钱扩大产能。除上市融外,银行货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各大银行无不深陷其中。仅国开行给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绿能这几家光伏企业的授信额度合计竟达2450亿元。在资本市场及银行资金的驱动下,中国光伏企业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一马当先的尚德电力,2007年只有400兆瓦、2010年跃至1800兆瓦、2012年已是2400兆瓦。英利绿能不甘落后,能力和出货量紧随其后。
激进扩张的第一个恶果是负债率畸高、稳健性全失,抗风险能力低下。长久以来,尚德电力的刚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一直高于其可以动用的流动资产(包括未受限的现金、存货、应收账、预付款),到2011年未缺口达到12.65亿美元。尚德电力的办法不外从资本市场圈钱和从银行贷款。2007、2008、2009三年融资额分别为1.72亿美元、3.38亿美元和1.43亿美元。到2011年未,尚德负债达35.84亿美元。
2012年一季度未,尚德短期借款及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贷款合计超过15.6亿美元,而尚德的“流动资产”除了4.9亿美元的账面现金(其中2.2亿还因受限不能运用)就只有5.2亿美元“存货”和9.1亿美元“应收”。
盲目扩大产能的第二个恶果是价格下滑,正应了“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应便宜;中国人需求什么,什么就贵”这句话。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太阳能光伏模组的需求大幅下降。尚德和他的“难兄难弟”们的出货量却仍然一路上涨。回过头来看,这就是一场愚弄人的游戏。欧洲诸国政府每年补贴多少钱,取决于人家本国的经济状况——比如遇到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就少补或不补贴,与我们的供货量无关。好比一个人打算花2块钱吃早点,你给他两个包子,就算一块元一个。他打算花三块钱吃早点,你给他六个包子,就算五毛钱一个。于是乎,我们看到尚德英利们的销售收入不停地涨,利润却不断地跌。
2012年9月,尚德宣布削减四分之一的产能,即从2400兆瓦被暂时减至1800兆瓦,预计裁员1500名。尚德的产能扩张之路才算走到了尽头。
我们的问题来了:
那么,当初尚德是否应当不扩大产能?
下面我们以尚德为一方,以英利作为众多中国太阳能企业代表绘制一张博弈表(payoff matrix)。如果双方都不扩大产能,各自的收益都是零。单方扩大产能,可以获得五方面的收益: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土地税收政策优惠、资本市场的追捧银行的追加信贷、品牌知名度。假设单方扩产方收益为5单位,则不扩产一方的损失为5单位。如果双方都扩大产能,必然造成原料涨价、产品降价和资金链紧张,各自的损失为3单位。施正荣与苗连生,象绝大多数企业家一们,本能地不会容忍竞争对手单方面扩大产能。从博弈论角度一点也没错:对方不扩大能产,已方扩大的收益为5,否则收益为零,当然要扩;对方扩大能产,己方按兵不动的损失为5,奋起直追的损失为3,还是要扩。也就是说,不管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己方扩产都是“占优策略”。如果时光倒流,尚德依然不会让自己的产能止步于400兆瓦而坐视英利扩产到1600兆瓦!
要不要自备多晶硅产能?
上述“愚人游戏”里还有一类重要的玩家,就是国际晶体硅生产巨头。它们的产品质量高、能耗小、成本低(太阳能级产品成本约为30美元/公斤)。以前,中国光伏企业所需原料几乎全部来自海外。随着“中国太阳能军团”的一拥而上,晶体硅的价格一路攀升到每公斤400美元以上。
科班出身的施正荣自然会预见到这种情况,尚德抢在原料价格暴涨之前与供应商订立了为期十年的采购合同,以每公斤40美元的价格锁定相当一部分原料供给。好比在酷热的天气里把头探进开着冷气的窗户,尽管身上还很热,但中暑的可能性大大地减小了。
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在多晶硅价格成倍长涨时,光伏企业不可能将成本全部转嫁给用户,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而当中国多晶硅产能初见规模时,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之时,此前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大厂开始恶意压价,由于欧洲诸国经济不景气,原料降价成了降低产品价格的理由。结果是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太阳能光伏模组的需求大幅下降。尚德和他的“难兄难弟”们的出货量却仍然一路上涨。回过头来看,这就是一场愚弄人的游戏。欧洲诸国政府每年补贴多少钱,取决于人家本国的经济状况——比如遇到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就少补或不补贴,与我们的供货量无关。好比一个人打算花2块钱吃早点,你给他两个包子,就算一块元一个。他打算花三块钱吃早点,你给他六个包子,就算五毛钱一个。于是乎,我们看到尚德英利们的销售收入不停地涨,利润却不断地跌。
[#page#]
2012年9月,尚德宣布削减四分之一的产能,即从2400兆瓦被暂时减至1800兆瓦,预计裁员1500名。尚德的产能扩张之路才算走到了尽头。
我们的问题来了:
那么,当初尚德是否应当不扩大产能?
下面我们以尚德为一方,以英利作为众多中国太阳能企业代表绘制一张博弈表(payoff matrix)。如果双方都不扩大产能,各自的收益都是零。单方扩大产能,可以获得五方面的收益: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土地税收政策优惠、资本市场的追捧银行的追加信贷、品牌知名度。假设单方扩产方收益为5单位,则不扩产一方的损失为5单位。如果双方都扩大产能,必然造成原料涨价、产品降价和资金链紧张,各自的损失为3单位。施正荣与苗连生,象绝大多数企业家一们,本能地不会容忍竞争对手单方面扩大产能。从博弈论角度一点也没错:对方不扩大能产,已方扩大的收益为5,否则收益为零,当然要扩;对方扩大能产,己方按兵不动的损失为5,奋起直追的损失为3,还是要扩。也就是说,不管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己方扩产都是“占优策略”。如果时光倒流,尚德依然不会让自己的产能止步于400兆瓦而坐视英利扩产到1600兆瓦!
要不要自备多晶硅产能?
上述“愚人游戏”里还有一类重要的玩家,就是国际晶体硅生产巨头。它们的产品质量高、能耗小、成本低(太阳能级产品成本约为30美元/公斤)。以前,中国光伏企业所需原料几乎全部来自海外。随着“中国太阳能军团”的一拥而上,晶体硅的价格一路攀升到每公斤400美元以上。
科班出身的施正荣自然会预见到这种情况,尚德抢在原料价格暴涨之前与供应商订立了为期十年的采购合同,以每公斤40美元的价格锁定相当一部分原料供给。好比在酷热的天气里把头探进开着冷气的窗户,尽管身上还很热,但中暑的可能性大大地减小了。
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在多晶硅价格成倍长涨时,光伏企业不可能将成本全部转嫁给用户,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而当中国多晶硅产能初见规模时,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之时,此前赚得盆满钵满的国际大厂开始恶意压价,由于欧洲诸国经济不景气,原料降价成了降低产品价格的理由。结果是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有些媒体认为中小规模光伏企业将更加难以生存,其实不然。在“开发区”简易厂房搞“来料加工”的小厂没有沉重的债务负担,也不必在意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大不了把电闸一拉,大门都不必锁,因为没什么可偷的!
除此之外,中国光伏企业还有两个死穴:需求非刚性、没有核心技术。
光伏电池不是必需品,其市场完全是各国政府补贴出来的,即使从绿色环保角度也有风电、水电、潮汐、地热和太阳能热利用等替代方式。当买方抱持“你们的东西我们可要可不要,你爱卖不卖就是这价”的态度,卖方庞大的产能就不是财富,而是包袱了。
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大方向上就搞错了!而在此背景下,尚德失败的主因已非施正荣个人的决策失误、关联交易、资产转移……当产业的位势、商业模式已先天摆在那,施正荣们即便做出种种“占优策略”,亦不能摆脱失败命运,而且,求胜心越重,败得越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