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光伏PK火电 需构筑发展新思维

2013-02-20 15:07:59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点击:1034

摘要:  光伏产业要想在中国火电独大的能源结构中站稳、坐大,建构属于自己的明日帝国,还需构筑发展的“新思维”。

关键字:  光伏,  火电

近段时间,人人谈霾色变,而“两桶油”和火电厂更成为千夫所指。愈演愈烈的雾霾污染却为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提供了一个“咸鱼翻身”的难得契机。但光有天时还不够,光伏产业要想在中国火电独大的能源结构中站稳、坐大,建构属于自己的明日帝国,还需构筑发展的“新思维”。

新思维一:要向火电“虎口夺食”抢市场

尽管近十年来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光伏的“黄金时代”自不待言,风电、水电也是“风生水起”,却始终未能撼动火电在中国电源结构中一枝独大的地位。相反,近两年来,西南等传统丰水地区频遭大旱,水电出力骤减;受累于日本福岛核泄漏,核电发展也一蹶不振;而风电、光伏尚难堪大任。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装机容量仍在逐年攀升,但在各地上马的动辄数百万千瓦大型火电项目面前还是相形见绌。最终结果是,火电在中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不降反升,电力行业对于煤炭的依赖有增无减,而可再生能源则大多“一夜回到解放前”,多年苦心经营的发电市场份额被火电一朝反噬。伴随全国能源结构版图出现逆转,电厂乃至电网都唯火电马首是瞻,今年大范围强雾霾天气频发,也是其来有自。

光伏行业常年奉行“两头在外”路线,与火电巨头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安无事。即便受挫于欧美“双反”围剿而转攻国内市场,又得政策面多方扶持,光伏电站运营商也大多是小打小闹,做的都是火电瞧不上眼的“边角生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自身实力不济,与央企出身的火电巨头不在一个重量级;此外,业内普遍的想法是在用电增量上做文章,就足够光伏电站腾挪,犯不上去虎口夺食、与火电争夺存量蛋糕。

笔者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稳增长、调结构”方针的推进实施,经济增速将稳中趋降。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应的是,中国的能源消耗量、包括用电量在经历多年持续快速攀升后,也将步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油荒”、“电荒”近年来基本绝迹就是一个例证。如果只盯增量、不敢去触碰火电的既得利益,无异于固步自封、自我设限,留给光伏电站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恐怕就很狭窄,完成“十二五”乃至今后“十三五”的装机目标,或许都将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更何况,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火电独大、可再生能源退守的态势,短期内还难有实质性改观。尤其是作为可再生能源龙头的水电已遭遇发展瓶颈,自从三峡工程之后,除了金沙江流域,中国几乎已经没有可以大规模开发水电的地方。另一方面,国家电网近年相继建成多条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火电得以触及以往无法送达或者不适合发展煤电的地区,变相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那么温良恭俭让,光伏行业要想在国内取得长足进展,光伏装机要完成预定目标,就必须具备与火电“贴身肉搏”、争抢市场份额的意识,并为此做好准备。

新思维二:清洁零污染足以PK火电低成本

长期以来,风电、光伏之所以迟迟无法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除了发电持续稳定性不如火电,最大的障碍在于不具备成本优势。无论是熨平输出功率的波动,还是实现平价化上网,仍有赖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那么,就现阶段来看,如果不考虑财政补助及政策倾斜因素,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火电面前就毫无竞争力么?显然不是。眼下的雾霾污染刚好给了人们一个重新发现可再生能源的机会,清洁、零污染就是它最大的优势。

也许有人会问:可再生能源属于清洁能源,风、光、水电属于清洁电力,本就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何来“重新发现”一说?正如当代有人质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谓美洲原本就有人类定居,何来“发现”一说;但以哥氏远航为分水岭,此后人类对这块大陆的开发、经营和利用,远超此前所有世代的总和,却是不争的事实。同样,雾霾频发之前,普通人对于用电,所关心的无非就是电价水平的高低,以及如何节电等问题,而很少关注电力背后的能源结构;随着火电厂作为造就雾霾天的元凶之一浮出水面,很多人开始反思国内以火电为主的能源利用现状,民众要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渐起。而清洁电力,也将不再只是一个停留在口头或纸面的概念和称谓,将以光伏电站、风电场和水电站等更为具象化的存在为人们所熟知。

值得关注的是,在与燃油质量 “两桶油”回应称升级炼油设施可以产出更低污染、环保性能更好的油品,但对应的生产成本势必也要水涨船高。而当媒体就此对民众开展采访时,不少有车一族都表示,如果升级油品能够换回蓝天白云的环境,作为消费者,他们愿意承担一部分油品升级的成本。由此可见,随着共建“美丽中国”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能源产品的使用方面,价格已经不再是所有人优先关注的要素;在“低价、高污染”和“高价、低污染或者零污染”之间,至少有一部分人更愿意选择后者。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既然短期内在发电成本上尚无法与火电抗衡,就没必要在电价问题上无谓纠结。当前火电的优势就在于低成本,在这方面即便削尖脑袋向火电看齐,光伏徒然只能是英雄气短;何妨借此次雾霾污染事件为契机,趁热打铁、向政策层面和普通民众系统地宣传、推广使用清洁电力。正所谓“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或许才是可再生能源收复失地、制约火电独大的有效手段。

新思维三:破除并网壁垒须稳定电网收益

当前制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就是并网率低下。在光伏电站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问题上,来自电网企业的阻力始终强大。对此,光伏业者多有怨言,而“并网难”也由此成为电站与电网之间的一个死结。

必须承认,追求盈利是企业的天性。电网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在于电力的购销价差,即针对电力企业制定的上网电价和针对终端用户制定的用电价格之间的差额。电网把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拒之门外,易受天气影响、周期性断电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这些都是明面上的理由;真实的原因在于,风电和光伏上网标杆电价均高于火电,而最终的售电价格却是一样的,何况其垫付的电价补贴还常常无法及时结算。对于电网而言,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纯粹是吃力不讨好,自然没有动力。

笔者认为,打破并网困局,固然需要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集中规划,但最终还在于理顺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尤其是提振电网企业的积极性。如笔者此前所述,在饱受雾霾污染之苦的今天,相对于带来高污染的常规能源,人们对于清洁能源可以容忍有一定程度的溢价。燃油如此,电力亦然。如果通过推广使用清洁电力,可以有助减轻对于火电的依赖,进而消减雾霾围城的尴尬,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电价的。如果这样,那么电网企业以高于火电的上网电价收购清洁电力后,同样能够以高出火电的用电价格将这些电量售出,保证与其收售火电大致相当的收益率水平,那么电网也就没有动机来阻扰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了。

当然,这个方案如果要实施,还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包括政策面的统筹协调、面向用电人群的组织推广、不同电源售电价格的分档和测算等。最初阶段,以一个光伏电站为例,电网需要精确测算其年均发电量;然后须有相应的受电方愿意认购这批清洁电力,电力交易才能完成。

当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效应与新技术、新材料使得单位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甚至接近火电时,“点对点”的供电模式将不复存在,光伏大规模平价上网的时代就会到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