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第二十三届华东自动化会议3 广告 2024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峰会3 广告

射频电路中串并联元件间的互逆变换

2006-06-03 10:31:28 来源:《国际电子变压器》2006年6月刊

1引言
在微波工程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大信号射频电路有功率容量的要求,而电路中的串联电阻,不易于散热,影响电路的功率容量。比如微带和带状线中的串联电阻,不易与壳体的“地”接触,因此不易散热[3]。工程应用中,希望有一种变换将这些电阻变成并联电导,或直接变成终端负载的形式,这样容易接地,从而易于散热。
无独有偶,另一些小信号射频电路无功率容量要求,但含有并联电导,若采用简单工艺,却又难以实现良好的接地,从而使电路的匹配性能变坏。因此,希望有一种变换能将并联电导转换成串联电阻,避免接地问题。
前者是侧重改善电路的功率容量,后者是侧重于改善电路的匹配性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变换。
2变换a的研究
2.1变换a的分析与综合
在对平面型Gysel功分器分析时,抽象出一种变换,可以将电路中的串联电阻变换成并联电导。其结构和等效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称这种组合为变换a。
从图1和图2中看出,这个变换是由三段传输线和两个并联电导五个部分级联而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是λg/4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为和,并且=;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为并联电导,归一化的值分别为、,图1中的、在图2中用、表示;第三部分是λg/2传输线段,归一化特性阻抗。
其传输矩阵为:
 (1)
Z3=Z1,化简之后得到
 (2)
当==,这时变换a是对称结构,化简之后得到
 (3)
式(3)矩阵形式与图3所示串联阻抗传输矩阵形式相同。
其传输矩阵为:
 (4)
式(4)中是对端口阻抗的归一化值。
当: (5)
式(3)和式(4)是相同的。即图3所示电路和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互换。
进一步将图2中的并联导纳用传输线(其归一化特性导纳与相等)引出,可以变成终端负载(参见其应用实例)。
图1和图2中的在以上的式中并未出现,因为λg/2传输线段的传输矩阵为:
 (6)
可见,其传输特性与特性阻抗是无关的。因此的数值并无方程解出。理论上任何数值都能满足,但是在工程应用时,要调整的数值来满足实际使用的频带宽度的要求。
2.2应用实例
一级等功分的Wikinson功分器中的隔离电阻是串联结构,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串联形式不利于接地散热(例如采用微带和带状线的结构),从而功率容量问题不易解决,希望将其转成终端负载的形式。
用变换a转换。
隔离电阻r=100欧姆,即图3中的=2,依据式(5),取式(3)中的=1(50欧姆的终端负载),解方程得,=1,即图1和图2中的和为50欧姆的传输线。
通过这种变换Wilkinson功分器转换成平面型Gysel功分器。将电路中一个串联电阻变成两个引出负载。负载的功率容量可以选得很大,从而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容量。
可见,通过这种混联的组合,变换a,就能把电路中的串联电阻变成并联电导。
3变换b的研究
3.1变换b的分析与综合
前已表明,变换a能将电路中的串联电阻转换成并联电导。能不能反过来,将电路中的并联电导变换成串联电阻呢?
变换a两端均是λg/4传输线,λg/4传输线具有阻抗倒置器(J变换器)或导纳倒置器(K变换器)的作用。利用这一性质,设计一个如图4所示的传输线段与串联电阻的组合。同样,称这种组合为变换b。
从图4和图5看出,这个变换是由三段传输线和两上串联电阻五个部分级联而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是λg/4传输线段,归一化特性阻抗为和,并且=;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是串联电阻,归一化的值分别为和;第三部分是λg/2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
其传输矩阵为:
 (7)
=,简化得到
 (8)
当式(8)中的==时,变换b是对称结构,化简得到:
 (9)
式(9)矩阵形式与图6中的并联电导的传输矩阵形式相同。
并联电导的传输矩阵为:
 (10)
式(10)中为归一化导纳。
当: (11)
图4所示的电路和图6所示的电路传输矩阵相等。便可以进行转化。用来把电路中的并联电导,变成串联电阻。
同变换a一样,在工程应用时,要调整的数值来满足实际使用的频带宽度。
即通过变换b,可以将图6中的一个并联电导,变换成图4中的一个由三段传输线和两个串联电阻的组合。
3.2应用实例
π型衰减器在射频电路中经常用到,其电路如图7所示,在小信号电路中,不存在散热问题,两只并联电阻接地,在一些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接地比较困难,影响电路的匹配性能。希望转换成串联电阻的形式,这样就避免了接地问题。
设计一个频段为2.1~2.5GHz,衰减量为2dB的π型衰减器,计算得出R1=435(欧姆),R0=11.65(欧姆):
用变换b进行转换,归一化,则其归一化导纳为。依据式(11),,,考虑传输线的可实现性,取=2,从而解方程得到,欧姆。
建立的模型如图8所示,其等效电路可以依照图5得出,故在此省略。仿真结果:
选用微带线参数为,εr=2.94,介质厚度h=1.52mm,经过适当的调整,
=78欧姆,L1=0.27;
=74.4欧姆,L3=0.27;
=137.4欧姆,L2=0.58;
欧姆,R0=11.65欧姆。
用ADS仿真,得到结果如下:
取薄膜电阻的大小为长×宽=2×1(mm2)用ANSOFT公司的HFSS仿真,得到结果如下:
4结论(Conclusions)
通过变换a,一个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变换成一个由三段传输线和两个并联电导的组合。进一步用传输线将并联导纳引出,可以变成终端负载。从而提高电路的功率容量。通过变换b,电路中一个并联电导,变换成一个由三段传输和两上串联电阻的组合。避免了射频电路的接地问题。不过,缺点是经过这两种变换,都使电路的面积或体积增大了。

参考文献
[1]微带电路[M].清华大学微带电路编写组。
[2]Reinhold Ludwig,Pavel Bretchko.PF Circuit Design:Theory and Application[M].
[3]Ulrich H. Gysel.ANEW N-WAY POWER DIVIDER/COMBING SUITABLE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J].MTT-S Symposium Digst,1975:116-118.
[4]E.J.Wilkinson.AN N-Way Hybrid Power Divider[J].MTTIRE Tra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60,1(1):116-118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