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部分企业用工陷入“两难”境地——珠三角地区电子变压器行业企业用工现状调查系列一

2006-11-09 15:47:42 来源:《国际电子变压器》2006年11月刊 点击:1143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区域,劳动力需求大增。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内陆地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自从第一个“淘金者”满载而归后,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南下”成了打工者的风向标。随着“南下”的人越来越多,农村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在地里辛苦一辈子还不如“南下”打工两年。基于这种观念,农村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在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基本上都选择了加入到“南下”打工的热潮中,使得珠三角地区一度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农村“南下”打工热潮确实让当时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可随着全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工者们不再是仅仅关注变化不大的工资,再加上近两年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政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南下”不再是打工者的唯一选择,劳动力开始回缩和流动。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流动性大和“招工难”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有单不敢接”的状况。那么,电子变压器、电感器行业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为此,笔者随机调查了珠三角地区部分行业企业,揭开行业当前的普工用工现状。
■本刊记者/李星
需求和现状反差大

    今年春节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23个主要城市春季用工需求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旺盛,计划在春节之后的2个月内招用新员工的企业超过80%,其中有40%的企业将在春节后半个月内招用新员工,届时企业招用的外地员工人数将比春节前增加15%。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在原有的企业数量上还不断有外资企业的注入,用工需求量大大增加。
    珠三角地区在今年春交会后,外贸订单激增,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张迅猛,许多企业都在扩充产能,上新生产线,用工需求大幅增加。比如深圳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近3年来每年增长10%。
    相信每位企业经营者都不断在谋求企业做大做强,增加产量,扩大规模,以取得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电子变压器、电感器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企业的扩张直接带来的是劳动力需求量的剧增。新企业不断涌现,老牌企业在多年的激烈竞争中逐渐显现出自己的实力,企业规模随着势力的增强和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而逐渐扩大。笔者调查了解到,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需求,需求量较大的是部分扩厂的企业,仅今年,就有不少企业增建工厂;新建一个生产工厂,除了原厂分派部分员工,至少还需要增加目前员工总数的1/3。
    面对如此庞大的用工需求,真实现状却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特别是普通工人,企业在用工上正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招工难”,企业发出的招聘信息长时间无人问津,珠三角地区闲散劳动力明显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日渐冷清足以反映这个现状。另一方面是“留工难”,企业好不容易招进一批工人,没过几天,又走了一批,其中以新员工居多;“留工难”直接导致了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大,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据了解,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每月有10%的普通员工离职,同时,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差别较大,一些知名度高的大企业,人员相对稳定。面对“招工难”和“留工难”两大问题,企业经营者也在千方百计寻找问题的的原因,笔者通过采访和整理,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行业新一轮的扩张,对同质劳动力的过量需求,提前打破了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致使多种长年积累下来的诸如劳动条件、用工性别比例失衡、劳资矛盾突出等因素的同时“发作”。
    其次,农民工是打工大潮主体,随着国家这几年的税收改革和乡镇财务制度改革,再加上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外出打工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在家一年的收成和出外打工差不多,吸引了许多工人留在家中务农,不愿再过地位低下、遭人白眼的生活了。
    再次,长三角地区的崛起,给珠三角直接造成人员流失。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作报酬,不仅吸引外资是珠三角的近两倍,而且引来的大多是高新技术项目。
    最后,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工权益受到侵害。40多岁的周先生有近二十年的打工经历,他告诉笔者:“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很严格,员工有一点差错就要被罚款,比如不小心把货物掉到地上,被老板看见要被罚款;有些企业连上厕所都要规定时间,每次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也要被罚款;有些企业还要扣押工人1-2个月的工资。”这些苛刻的管理方面是无法留住员工的。笔者还了解到,我们行业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不与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也导致了员工的流失。
    笔者在采访中,有些企业经营者还提到,如今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很多从中专、技校出来的员工不愿到第一生产线上工作。

企业“用心良苦”却无法“扭转乾坤”

    面对“招工难”和“留工难”两大问题,企业主要靠涨薪和内部管理来减轻压力。经过小幅度的上涨,行业企业普工工资普遍达到了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在内部管理方面,经过笔者了解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被调查的企业都称定期会举办一些晚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有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还有篮球场和健身房,这些有相关设施和场地的企业,都会举行一些项目比赛,如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歌唱比赛等等;大部分企业在食堂安装了大屏幕电视。
    其次,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在食和住两方面来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食堂的伙食质量有的明显提高,营养更加均衡,而且每个月都有加餐。针对南方夏天比较炎热的情况,小部分企业还在员工宿舍安装了空调,员工只需出部分电费,经过宿舍每个人平摊之后,一个人一个月50元不到,这些员工也很愿意出这点钱。笔者采访了一个员工,他说:“以前没有装空调的时候,每年到了夏季,尽管有电风扇扇着,还是热得睡不着觉;更气人的是,很多人背上都会长痱子,主要是天气太热,水土不服;有空调之后,睡觉舒服多了,背上的痱子也基本上好了。电费的问题,大家都很愿意出。”
    第三,放宽招聘限制。在学历方面,大部分企业以前要求男的高中毕业,女的初中毕业。那时候劳动力充足,企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如今面临“招工难”的情况,企业不得不把学历限制降至初中、小学;有些用工缺口比较大的企业甚至降低到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这部分企业为了招到足够的工人,不惜后期花时间定期给他们培训,包括工作技能和文化知识。然而在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高中毕业仍是员工的最低要求。另外在年龄方面,也适当放宽了限制。
    第四,招聘途径多元化和力度的加大。企业现在的招聘途径除了在企业门口张贴广告、委托招聘单位招聘和与一些学校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外,一些用工比较紧张的企业,专门派人,常年深入到劳动力较多的内陆省份,宣传招工;有的还制订相关措施,鼓励员工介绍亲戚朋友到企业来,给介绍人相应的报酬,而且报酬随着珠三角地区“招工难”问题的紧迫,酬劳也越来越丰厚,于是有些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辞退了工厂里的活,成了专业的介绍人。
    以上几项措施,不同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的用工紧张,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没能真正解决用工缺口。在谈到员工薪资待遇是,大部分企业都表示工资已经达到了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但福利和工作环境等方面与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说得更多的是如今员工的内心想法让他们伤透脑筋。

跳槽增加收入 有序规划是关键

    一线工人是企业的主力军,为企业创造利润,也是整个用工调查的关注点,为此,笔者调查走访了一些企业一线工人,了解他们的心声。
    被采访的工人当中,有90%以上认为一个企业最能吸引他们的是薪资待遇,低于800月薪的企业,他们一般都不考虑;其次是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这部分人是考虑到升职和发展前途,然后是工作环境,觉得知名企业用工更规范,但是知名企业目前的现状是僧多粥少,被采访者当中有很多人表示去过大企业应聘,但是企业的要求普遍比较高,而且竞争比较激烈,大多数都要被淘汰。
    而促使工人长期留下来工作的因素就有很多了,而且年龄段不同,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年龄在25岁以下的,他们考虑的更多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时间等等,关键是自己工作得开不开心,去哪个企业工作都无所谓,所以,换工作比较频繁,就算牺牲被扣押的工资,也要去寻找自己的“乐土”。他们是人员流动的主力军。另外一部分是25岁以上的,他们思想更成熟,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而且有很多是已婚,他们有一定的家庭压力,所以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工资上升幅度和频率,自己能不能学到东西,有没有发展前途,这部分工人在一个企业的工作时间相对长久。
    对于目前薪资满意度的问题,总体上讲,被采访者对目前的薪资水平不甚满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人数达到了60%;回答“不错,我非常满意”的只占2%左右,而且多数是目前在大企业中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为“太少,与我的付出相差太大”的占被采访者总数的30%以上。
    介于上述情况,很多工人期望通过跳槽带来薪资的增加。而跳槽比较频繁的人当中,40%左右表示获得了薪资的增加,但是有60%左右是没有增加薪资,甚至有的还有所下降。
    不可否认,跳槽是能够带来一定的加薪机会,而且换一个新的环境,有新鲜感,是激发职业发展潜力的机会,但过于频繁地更换工作,可能会不利于专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即使做回老本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周围的环境,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虽然年轻就是资本,但也要好好利用年轻的时间,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近来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流传着工人“资信等级”的说法,对于经常跳槽的工人,招聘单位往往心存芥蒂,不可避免地存在信任危机,而不工作经历越丰富越有经验。
    跳槽不应只是高薪、高职位或自己工作开不开心的追逐,而应是对职业生涯的进一步追求,笔者希望我们行业企业的员工跳槽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