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补贴频现尴尬只因“摸不透”消费心理
摘要: 刚过完一个月“大考”,节能家电惠民补贴的尴尬事接踵而来。最近,有消息指,部分市民对节能补贴的热情并不高,除了感觉补贴额度“杯水车薪”外,价格直降的补贴方式也令人感觉优惠不大,并担心电商“先提价再降价补贴”。为了应对这种情绪,有厂商声称节能补贴方式今后将从“直降”改为“取现”。
刚过完一个月“大考”,节能家电惠民补贴的尴尬事接踵而来。最近,有消息指,部分市民对节能补贴的热情并不高,除了感觉补贴额度“杯水车薪”外,价格直降的补贴方式也令人感觉优惠不大,并担心电商“先提价再降价补贴”。为了应对这种情绪,有厂商声称节能补贴方式今后将从“直降”改为“取现”。也就是说,你在卖场正常购买符合能效补贴标准的机型,送货安装后,再凭有效资料到购机连锁店领取现金补贴。
节能补贴的发放形式,与此前的以旧换新领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异曲同工。这次大转变,折射了政策执行力在“水很深”的家电江湖里的苍白无力。
习惯了商家打折、直降的消费者,早已对促销伎俩麻木,此番国家补贴政策,似乎对老百姓的消费心理不太知根知底,也对于行业内的价格标签的幕后文章也不甚关心。反正是名正言顺把补贴给老百姓了,你如何受用就不归我管了。暂不论不良厂商是否兀自抬价暗藏猫腻,消费者对于“一口价”的埋单方式很难动心,交完钱后从再某个正规地方领回一笔或多或少的“外快”,更能凸显惠民补贴的本质,回归“普度众生”的核心。
在深圳市场,由于品牌多、竞争者众、消费力强、需求量大,加上各大厂商深谙营销的技术,一时间原本属于厂商的传统暑假促销让利,摇身一变都披上了“节能补贴”的政策外衣,原本的价格混战一转眼变成惠民政策的配套服务了,“多重补贴”、“折上折”等宣传标语,让人搞不清楚哪个是国家补贴,哪个是厂家掏钱,哪个是商家出血。反正,你普罗百姓就是赚到了,赶紧埋单吧,还砍什么价呢?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节能”的大义却置之脑后。经济专家宋向清就一针见血指出:补贴要用到刀刃上。要真正地为节能降耗做贡献,而不是打着补贴的旗号,做一些非节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尴尬事,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家电卖场里,刚刚被列入国家节能补贴目录的1级能效变频空调难觅踪迹。既然变频1级能效空调最省电,节能补贴最高,那么为什么卖场里却很少销售?卖场销售人员的回应是,购买者少,企业生产热情不高。
某知名空调品牌一台1.5匹1级能效变频挂机的价格为6500元,扣除400元节能补贴,其价格比同品牌2级能效产品高出一大截。在级别越高补贴越大的“保护外衣”下,厂家可以堂而皇之提高价格,而在节能环保概念还不是那么成熟的消费市场中,市民再不差钱,仍避不开价格这个“硬指标”。结果很多人失望发现,1级能效产品完全没有优势,那点补贴还不够零头。
当然,厂家也有苦衷,1级能效产品的生产投入要远远高于2、3级能效,投入成本非常高,压缩机、蒸发器等全需用上新的技术和材料。在目前市场对1级能效空调热情度不高的情况下,厂家投入生产显得不划算。
这边是政策,那边是市场,一不小心就脱了钩。别忘了,用钱包投票的永远是喜欢简单明了又要精打细算的大众消费者。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