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40kW模块电源普及加快?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桩超过10万台。《通知》还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
《通知》的发布,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快大功率充电桩的建设和落地,解决“一桩难求”的痛点问题,对整个充电桩产业格局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通知》核心要点
规模目标:促进单枪充电功率达到2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功率≥250kW)总量超过10万台,实现服务品质与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
场景聚焦: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优先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并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
关键技术攻关:加快高压碳化硅模块、主控芯片等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面向重卡、船舶等高倍率电池场景)。
对充电桩行业有何影响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700万辆(数据来源:公安部),而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40万台(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车桩比达2.57:1,但直流快充桩仅189.5万台,对应车桩比高达19.5:1,远高于政策指导的3.5:1安全阈值。
《通知》的出台,本质上是为化解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与充电桩基础设施(尤其大功率设施)建设进度滞后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有望缓解车桩比过高的严峻现实。
一是推动兆瓦级超充的普及。《通知》明确提出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华为、极氪、宁德时代等都相继推出了兆瓦级超充产品,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其中,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随着政策落地,兆瓦级超充有望加速普及。
二是加快大功率充电桩建设进呈。《通知》明确提到250kW以上大功率充电桩,加上去年出台的充电桩新国标,相信接下来大功率充电桩的建设速度会加快。
三是推动40kW及以上功率等级充电桩模块电源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根据公开数据推算,目前40kW充电桩模块电源占比约为35%,且渗透速度还在提高。
根据优优绿能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其40kW模块电源占比已达41.35%,仅2024年上半年40kW模块电源销售额就已超过2023年全年。
优优绿能各功率段模块电源销售占比,图片来源:优优绿能招股书
以《通知》提到的250kW充电桩为例,采用30kW模块电源需要9个,40kW模块电源只需7个,但40kW 模块电源在单瓦价格(模块价格/模块功率)、功率密度有较强的优势,其销售价格几乎与30kW模块电源持平,单桩可节省成本7000元。
优优绿能各功率段模块电源销售价格,图片来源:优优绿能
更高功率等级的充电桩建设中,40kW及以上功率等级的模块电源优势将更加明显。
在40kW及以上模块电源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上游磁性元件企业亟需同步升级技术方案以应对模块电源大功率化挑战。
磁性元件该如何顺应充电桩模块电源大功率趋势
虽然目前30kW模块电源在中低功率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但有分析指出,随着液冷技术普及和国产替代深化,在整机企业严控成本的行业现状下,预计2025年高功率模块电源价格将进一步下探。
笔者认为,对磁性元件企业而言,短期内应当优先攻关40kW模块电源磁集成方案,助力模块电源企业压缩产品体积,降低成本,绑定头部充电桩模块电源企业抢占10万台大功率桩政策红利。
中长期需重点布局兆瓦级超充磁性元件的前瞻技术储备,开发耐压1500V、稳态承载1000A电流的高可靠性磁件方案,通过纳米晶/非晶合金低损耗磁芯优化涡流效应,结合高频平面变压器结构抑制寄生参数,精准匹配SiC/GaN器件的高频开关特性,为比亚迪“兆瓦闪充”等前沿平台提供电磁兼容与热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