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峰磁业如何突破EMC难题切入车载赛道?
“电磁干扰现象看不见、摸不着,比其他技术更为复杂。”湖州科峰磁业有限公司——一家专门做抗干扰磁芯的总经理倪学鸿对《磁性元件与电源》说道,“即使是相同型号的磁性元器件,国内外生产的产品在电磁兼容(EMC)测试结果上也可能完全不同,这使得制定统一标准变得困难。”
随着电源系统中被动元器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内部干扰问题也日益严重。据他介绍,电磁兼容的电子线路中的电容、电阻和电感三大被动元器件在不同频率段的表现各不相同,且在复杂电路中会产生相互干扰。
这种干扰会以电磁辐射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通过测试和优化来解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万家第三方测试机构,这表明EMC是一个繁重且深奥的领域。
抗干扰磁芯 图源:科峰磁业官网
01 二十余载专注深耕,构筑抗干扰磁芯技术壁垒
2001 年成立的科峰磁业,自创立之初便锚定抗干扰磁芯领域,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
科峰磁业早期以服务日用消费类市场为主,产品覆盖显示器、电视、医疗器械等领域,且以出口业务奠定市场基础。这一阶段的市场实践,为科峰磁业积累了最初的客户资源与技术经验,也让其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 EMC 需求有了初步认知。
2012 年后,随着国内市场对 EMC 重视程度的提升,科峰磁业迎来了业务增长的关键节点。国内市场的崛起与海外市场的拓展(2016 年后逐渐兴起)形成双向驱动,推动公司产能与技术同步升级。
图源:科峰磁业官网
从单一工厂起步,月产能仅几十吨至一两百吨,到 2010 年左右拥有三个工厂,月产能提升至六七百吨,这一产能规模尚未跻身磁材行业第一梯队,但考虑到抗干扰磁芯在整个磁材领域属于相对“边缘化”的细分品类,科峰磁业能将细分产品的产能做到仅次于几家头部磁材企业,已足以证明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科峰磁业虽未大幅扩张产能,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向中高端产品转型,带动营业额持续增长,这一策略凸显了其在技术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家电、储能、光伏等领域的长期实践中,科峰磁业构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公司具备从原材料采购到粉料配方的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并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种全链研发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二十余年在 EMC 解决方案上的持续投入。正如科峰磁业总经理倪学鸿所言,“从 2001 年成立至今,我们始终心无旁骛,专注于做好抗干扰磁芯,一点一点积累自己的技术优势。”
这种长期专注带来的直接成果,体现在科峰磁业产品的全面性与先进性上。在材料方面,其产品涵盖导电布、铁氧体、金属磁粉芯等多种材质;磁导率覆盖范围广,从 20 到 5000H/m,可满足各领域不同应用需求;频率范围更是从低频延伸至甚高频,实现了从 kHz到 GHz级别的全面覆盖。
此外,科峰磁业抗干扰磁芯的规格型号已超过 1500 种,且几乎每天都有新样品诞生,这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正是长期技术积累的直接体现。
02 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夯实技术领先根基
科峰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创新机制。在研发经费方面,公司每年投入占营收的 5% 以上,这一比例在行业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确保了技术研发的持续性。
研发团队的构成则体现了 “产学研” 结合的特色 —— 由 1 名本科人员、2 名研究生、1 名教授主导,搭配十几名大专学历人员,形成了层次分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发梯队。
公司的研发实力还体现在与高校的合作中。目前,科峰磁业研发团队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展开合作,借助周边大专院校的高端设备与技术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科峰磁业带来了前沿技术支持,也为其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了高效路径。值得一提的是,科峰磁业最早是与陕西金山电气相关技术起家,这一技术源头为其后续的材料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截至目前,科峰磁业有2个发明专利,12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2个发明专利。
科峰磁业的研发实力更在具体案例中得到验证。公司曾经历过一个典型的材料研发案例:为满足客户的某一指标要求,研发团队进行了多次试样烧结,耗时三个多月,使用数吨原材料,花费数十万元,最终成功研发出目标产品。这种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也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形成了良性循环 —— 更多的研发投入带来更好的产品性能,进而赢得更多客户与合作机会。
03 从家电到车载,技术迁移打开新增长空间
在家电、储能、光伏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为科峰磁业进入车载领域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 年,科峰磁业正式进军对 EMC 要求极为严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领域的挑战远超传统应用场景 —— 工作温度范围要求 - 40℃至 125℃,远超室内家电及室外光伏 / 储能设备;工作频率需求从传统的 100-200MHz 跃升至 600-700MHz 甚至 1GHz 以上,对抗干扰磁芯的高频阻抗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抗干扰磁芯 图源:科峰磁业官网
面对车载领域的双重挑战(极端环境适应性与高频性能),科峰磁业的技术积累展现出强大的迁移能力。公司在家电领域积累的制造技术研发、材料管控及技术工艺经验,成为进入车载市场的关键优势。正如倪学鸿所言,公司能够快速进入车载领域,“主要得益于在制造技术研发、材料管控以及技术工艺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都是基于之前家电市场的成熟经验”。
在抗干扰磁芯选择上,科峰磁业敏锐地抓住了镍锌材料在高频段的优势。尽管市场主流仍是锰锌材料,但其频率局限在几百 kHz 至几 MHz,而镍锌材料的频率覆盖范围可达几百 MHz 至 1GHz 以上,恰好契合车载领域的高频需求。
科峰磁业重点研发具备高 Q 值、宽频带和优异温度系数稳定性的镍锌材料,直击车载应用对高频、宽温、高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其镍锌材料频率已达 1.6GHz,磁导率覆盖 20-5000H/m,为车载 EMC 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解决方案。
在客户合作方面,科峰磁业已与多家头部车企建立联系。科峰磁业积极参与 EMC 客户的前期测试方案,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小米汽车以及零跑汽车等展开不同程度的合作。其磁集成技术方案已落地小米、吉利驱动系统平板变压器,并通过第三方合作伙伴间接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自 2025 年 5 月以来,科峰磁业新增美国生产安全气囊的企业安波福作为客户,主要业务方向为替代国外汽车进口件。科峰磁业从 2024 年进入车载领域到 2025 年便与业内头部企业展开合作,科峰磁业的市场拓展速度彰显了其技术实力与行业认可度。
结语
据倪学鸿透露,科峰磁业已经深度参与到客户前期EMC解决方案的研发和设计中。这种前期技术配合能力,正是当前终端客户最为看重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检验一家企业在行业中技术地位的重要指标。
科峰磁业的发展路径,展现了一家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企业如何通过长期技术积累、持续研发投入和精准市场定位,在行业变革中把握机遇。从家电到车载,从低频到 GHz 级高频,科峰磁业以抗干扰磁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边界,为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EMC 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科峰磁业的技术优势与行业经验将进一步凸显,有望在车载 EMC 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市场地位,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