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供电设备中EMI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1 引言
电子设备中的传导型电磁干扰(Conduc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问题,不是一门严密的科学。通常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滤波器,设计人员多采用试凑法。这样,当设计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面对一种新的设计条件时,不得不耗去大量的时间。
本文将介绍交流供电设备中的EMI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方法。这个方法是基于对传导型的EMI特性的分析,并采用了新近发展起来的EMI诊断手段:噪声分离器。噪声分离器是由射频功率分析器构成,可用来分离差模噪声DM和共模噪声CM。这就大大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过程。本文首先对传导型EMI问题进行回顾和评论,对影响EMI特性的因素和设计滤波器的焦点问题作以介绍。然后,给出设计方法。为说明本设计方法,给出了数字实例和实验验证结果。
2 EMI测量及噪声滤波器的等效电路
在对滤波器设计进行讨论前,简单地说明一下传导型EMI测量是必要的。图1为典型的传导型EMI测量装置。在该测量装置中,需要的电源(电网)阻抗稳定纲络(Line Impedance Stabiling Network LISN)由电感器、电容器和50Ω电阻组成。对于电网频率,电感器基本上是短路的,而对于电容则呈开路。于是,电网功率就直接馈给设备。但对于EMI噪声频率,电感器基本上呈开路,而电容器则基本上呈短路,噪声就基本上加在50Ω的电阻上。在频谱分析仪50Ω的输入阻抗两端上,所测得的噪声电压,按传导型EMI定义,用10KHz~30MHz表示(VDE标准)和用450KHz~30MHz来表达(FCC标准)。
在50Ω电阻上所测得的噪声电压,包含着共模(CM)噪声和差模(DM)噪声两部。EMI滤波器各个部分对CM和DM噪声的影响是不同的。图2(a)分别为常用的滤波器网络拓扑。图2(b)(c)分别为对CM噪声及对DM噪声的等效电路。这里可看出:滤波器中的某些组件只影响DM/CM噪声。而另一些组件则对DM及CM噪声均有影响,电容Cx1及Cx2只影响DM噪声。理想的共模扼流电感Lc只影响CM噪声。而两个Lc绕组之间的漏感LLeakge则影响DM噪声。Cy抑制CM和DM两种噪声,只是它对DM噪声的抑制作用实际上很小。因为Cx2的容值大,容抗小,DM噪声基本从Cx2滤掉了。类似地,LD可抑制DM和CM两种噪声,只是它对CM噪声的影响作用,实际上很小,因为Lc的感抗相当大,基本上阻止了CM噪声。
由这两种噪声模型,构成了总的EMI传导噪声。
据最近的报告,这两种噪声模型可用一种噪声分离器从总的噪声中分离出来。该噪声分离器能够有选择地提供至少50dB的衰减,把DM或CM 从总的噪声中抑制掉。本文所提出的滤波器工程设计方法,就采用噪声分离器。
3 预测传导型EMI特性是困难的
为什么说预测传导型EMI特性是困难的,从理论和实践来说,有几个理由,说明如下:
(1)DM和CM噪声,都是通过不同的路径耦合到待测的EMI电路中。产品封装形式和元器件的布置状况,都会影响该耦合路径。但是这些影响都很难定量说明。在PCB布线中,似乎很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EMI特性的显著变化。
(2)EMI滤波器的有效性,不仅与滤波器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噪声源的阻抗有关。图3(a)为一典型的功率变换电路和相关的输入波形。图3(a)的等效的CM和DM噪声源阻抗模型分别示于图3(b)和(c)。对于CM噪声,其噪声源用一个和高阻抗Zp并联的电流源Is.CM来模拟。对于DC噪声,其噪声源或者用一个和低阻抗Zs串联的电压源来仿真,或者用一个和高阻抗Zp并联的电流源Is.DM来模拟。这取决于输入整流二极管的导通状态。当整流器中的两只二极管导通时,该噪声源就用一个电压源Vs.DM串联一个低阻抗源Zs来模拟。当所有四个二极管都截止时,该噪声源就用一个电流源Is.DM并接一个高阻抗Zp来模拟。因此,该DM等效电路,按两倍电网频率,在这两种模拟状态之间变换。Zs和连接导线的电感和电阻有关,而Zp和二极管的寄生电容有关,这些源阻抗取决于寄生参量,因此,与电路的封装形式有关。虽然理论上,源阻抗可以测量,但实际中是较为困难的。
(3)高于一定频率后,寄生组件的影响开始加大。本文把这些频率划分为“高频”与“低频”。在高频下,扼流电感磁心导磁率下降,扼流电感寄生电容的影响加大,滤波电容引线的寄生电感的影响加大。除了这些寄生组件的影响外,辐射耦合以及源阻抗同滤波器电容的谐振也可能影响高频EMI的特性。但是,这些影响不做实验,是难以预测的。
4 EMI滤波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通过解析的方法来求得EMI滤波器的设计结果是很困难的,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工程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下面三个认知:
(1)滤波器设计师要知道基本电网系统(无滤波器)的EMI噪声数据。这些噪声数据可通过查阅设备的档案或实际测量来获得。对于无使用档案的设备,很难评估基本电网系统的EMI噪声电平。有关的资料只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获得。前边提到的噪声分离器,可用来获得基本电网系统的CM和DM噪声电平。
(2)一般来说,虽然噪声源阻抗会影响滤波器的设计,但可以证明,只要滤波器组件参数选择适当,布置合理,也可减小源阻抗的影响,因此,如果不知道源阻抗的精确数值,也可以对滤波器进行解析设计。
(3)因为在滤波器设计阶段就预测高频性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滤波器工程设计方法的关键是首先满足低频段性能要求,在滤波器设计并装调好后,再调试其高频性能。
A、设计流程
根据上述讨论,设计EMI滤波器的流程如图4所示。
图中,方框I,首先要知道滤波器的衰减指标。这要对基本电网系统采用噪声分离器进行噪声测量,测量出CM噪声及DM噪声电平,根据方框I所知道的数据,在方框Ⅱ中就可确定EMI滤波器中组件的参数。主要是先满足低频要求。理论上讲,在方框Ⅱ中所设计的滤波器性能,应该满足低频要求和高频技术要求,但是,如前所述,许多高频影响,在滤波器设计阶段是很难处理的,这就可能使设计不符高频要求。方框Ⅲ中列出了可能产生的问题。(1)滤波组件在高频下的寄生参量影响;(2)辐射耦合问题;(3)滤波器噪声阻抗的谐振问题;(4)滤波器因欠阻尼发生谐振的问题。本文的重点在讨论方框Ⅰ和Ⅱ。对于方框Ⅲ不作讨论。
B、确定滤波器组件参数的依据
(1)共模噪声滤波器:从图2(b)和图3(b)知,CM噪声等效电路可用图5(a)来表示。如果图5(a)中所列的阻抗条件都满足,那么由传递函数所表示的滤波器的衰减就如图5 (c)所示。在图5(c)中,滤波器的衰减被定义为:
注意:从图5(b)变到图5 (c),是利用了互易定理(开路电压比等于短路电流之反比)。因此,滤波器的衰减由式LCM=(LC+LD/2)及CCM=2Cy来决定,而与源阻抗无关。图5(d)为CM噪声衰减与频率的关系曲线。通常,Lc>>1/2LD,该曲线同频率轴交点处的频率FRCM(拐点频率)主要由LC和Cy值决定。在本文第5部分确定CM滤波器组件参数值时,将要用到这个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图5中所指出的阻抗不等式,对于典型的滤波器通常均能满足。
(2)差模噪声滤波器
参看图3 (c),交流供电线路中的DM 噪声源阻抗依据整流二极管的导通状态,可能有“高”,“低”两情况。图6表示了该两种噪声的等效电路及所推导出的DM滤波器衰减情况的曲线说明。当整流二极管都关断时,就采用噪声源的高阻抗模态,其等效电路示于图6(a)。当二极管都导通时,就采用图6(b)所示的低阻抗模态。如果图中所列示的阻抗条件均得到满足,则该滤波器的衰减就可用图6(e)和图6(f)中的传递函数来近似表达。这里注意,从图6(c)变到图6(e)是采用了互易定理。DM的等效电路是按电网频率的2倍在“高阻”及“低阻”两种模态间变换。要区分各个噪声对总的DM噪声的贡献是困难。但是,如果Cx1=Cx2=CDM,则滤波器对DM噪声的总衰减就只由LDM(=2*LD+LLeakge)和CDM来确定。因此,这种衰减可通过图6(g)所示的斜线来近似表达。该斜线的起点频率为斜率为40dB/dec。
注意:在图5(d)和图6(g)中,不存在峰值谐振效应。在实际的滤波器中,一般有足够的阻尼,使得在谐振频率无峰值。在本文中,确定滤波组件参数时,要用到这个曲线。还要说明,图6中所列示的不等式。对于典型的滤波器均能得到满足。
5 EMI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按照上述的讨论,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如下。图2(a)为通常所用的滤波器拓扑。应该注意,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低频技术要求,一旦滤波器设计并组装起后,可以作必要的修改,以满足高频技术要求。
A.设计步骤
(1)采用噪声分离器测量基本电网(无滤波器)的共模(CM)EMI噪声电压VCM,和差模(DM)EMI噪声电压VDM。
(2)确定对CM和DM的衰减要求,即Vreq·CM和Vreq·DM。
(Vreq·CM)dB=(VCM)dB-(VLimit)dB+3dB
(Vreq·DM)dB=(VDM)dB-(VLimit)dB+3dB
上式中,(VCM)dB及(VDM)dB都是从步骤(1)得到的,而(VLimit)dB是根据FCC或VDE规范得到的EMI限定值。(+3dB)是由于采用噪声分离器测得的DM值或CM值比实际值高出3dB。
(3)确定与频率轴相交点的频率(拐点频率)
据图5(d),滤波器的拐点频率FR·CM可通过画一条40dB/dec斜线来得到。此处的40dB/dec是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Vreq·CM)dB值的正切。该斜线的水平截距就是CM滤波器的拐点频率FR·CM。类似地,DM噪声滤波器的拐点频率FR·DM也可以从(Vreq·DM)dB得到。
(4)确定滤波器中组件的参数
a)CM滤波器中的组件Lc及Cy:因为有安全漏电要求,通常在60Hz/50 Hz频率下,Cy最大取值为3300PF。从步骤(3)知Lc和2Cy的谐振频率为FR·CM,所以:
b)DM滤波器中的组件LD,Cx1和Cx2,按照本文4-B中的叙述,Cx1和Cx2所选的容值和CDM一样,并可以通过与LDM谐振的频率FR·DM来表达,由(2)式知Cx1=Cx2=CDM=。在(2)式中,FR·DM值是在步骤(3)中求出的,Cx1, Cx2及 LDM都是未知数,可作折衷选择。如果LDM选择大了,Cx1, Cx2就得选小些,反之亦然。在选择Cx值时,还必须考虑输入滤波器的稳定问题。
因为CM扼流圈的漏感可能用作DM的扼流电感,所以,有时无需要独立的DM的扼流电感线圈。实际中,LLeakage的数值一般在Lc值的0.5~2%之间。
b)设计举例
下面用两个实例来说明上述设计步骤。滤波器电路拓扑采用图2(a)。
一个例子是回扫变换式开关电源,另一个例子是正激变换式开关电源。两种设计实例结果,均经实验验证。
例1:为图7(a)所示开关电源,设计一个EMI滤波器。电网电压90V~260V,回扫变换器的开关频率90KHz,输入功率43W,满足VDE限值。并且为保证适当的裕度,在设计中,采用低于VDE限值6dB。参看图7(b)
第一步:利用噪声电压分离器测量出被试电路的基本CM和DM噪声电压,分别示于图7(b),(c),图7(d)为被试电路总的噪声电压。
第二步:用对数比例分别给出CM噪声的衰减要求(Vreq·CM)dB和DM噪声的衰减要求(Vreq·DM)dB。示于图8(a)及(b);图中标注着(under6dB)的线,用作设计时的限定电压VLimit) dB。
第三步:从图8(a)及(b)知fR·CM=40.3KHz, fR·DM=12.0KHz。
第四步:a) 令Cy=3300PF,据(1)式计算
选定LC=2.4mh。可通过测量得到漏感LLeakage=36μH
第五步:b)利用fR·DM=12KHz,代入(2)式,LDM和CDM 有几组不定解,为便于讨论,下面列出三组解:
①利用漏感作为DM噪声的扼流圈电感,因为LDM=LLeakage=36μH,则CDM(=Cx1=Cx2)=4.75μF,此值对于本电网电压滤波器所用电容器是不切实际的。电容器的体积太大了。
②如果选定CDM=0.47μF这是通常用的滤波电容值。则LDM=374μH,LD=LDM-=169μH,实际可选取LD=180μH。
③如果CDM=0.22μF,则LDM=800μH,LD=382μH,实际可选取LD=380μH。从上述计算步骤,可得到两组滤波器设计数据:
A组:Lc=2.4mh(LLeakage=36μH),LD=180μH
Cx1=Cx2=0.47μF,Cy=3300PF
B组:Lc=2.4mh(LLeakage=36μH),LD=380μH
Cx1=Cx2=0.22μF,Cy=3300PF
讨论:按两组设计数据装配成滤波器进行测试。图9(a)为A组数据的滤波器和电源相配接,测得其传导型EMI的数据曲线图。从图中看出,A组数据的滤波器,满足低频设计目标,这是本文的重点。在20MHZ附近,辐射型噪声超出了限定值。可以看出20MHZ附近的辐射噪声是由辐射耦合引起的。只有重新布置EMI滤波器和该电源间的联机,这问题就可以克服。
对于B组数据的滤波器测试结果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重复。只是,对DM辐射噪声有些不同。图10为B组数据滤波器的辐射噪声图。它基本上与A组数据滤波器的DM幅射噪声一样。可以证明,按第四步(b)所设计的两组滤波器参数构成的滤波器,其DM噪声均满足同样的目标值。
图11是实际滤波器的性能和所预期的滤波器性能的比较。在低频段,两者很好地吻合。但是,高于540KHz,因为噪声电平已衰减到最低点了,就未作比较,比较也是无意义的了。即便如此,为了证实这个结果,有意采用了一个很小的滤波器[参看图12(a)]。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
图12(b)为CM实际性能。图12(c)为DM的实际性能。综合比较结果,示于图12(d)和图12(e)。从比较结果来看,在低于700KHz以下,对CM和DM辐射噪声其理论值与实验值是基本一致的。在高于700KHz以上,两者开始背离。已发现在高于700KHz附近的偏差值是由于测试开始所用的1.9mhCM扼流圈电感的阻抗引起的。在900KHz附近,由于磁心导磁率下降和寄生电容影响增强,滤波器变为容性的了。这就确认了前述的论断:高频性能是难以预测的,只可能在滤波器设计组装并测试后,再据情况进得修改。
实例2:为100W离线正激式开关电源设计EMI滤波器
电网电压90V~260V,开关频率130KHz,符合VDE限额电平。线路如图13(a)所示。
第一步:分别测试图13(a)电路的基本电网CM噪声VCM和基本电网DM噪声VDM示于图13(b)及(c)。测试电路的总噪声电压VTOTAL示于图13(d)
第二步:按对数坐标绘出CM衰减要求及DM衰减要求如图14(a)及(b)所示
第三步:从图14(a)及(b)可得fR·CM=14.6 KHz,fR·CM=13.0KHz
第四步:a)设定Cy=3300PF,则可从(1)式计算出Lc=18.0mh,选取CM扼流电感值为Lc=20mh。该扼流电感的漏感由测量得240μH。
第五步:b)采用CM扼流圈的漏感(LLleakage=240μH)作为LD。并由(2)式CDM(=Cx1=Cx2)计算出CDM=0.625μF,可选定CDM=0.68μF,图15为该滤波测试结果,此结果在低频范围与理论值很好吻合。为满足高频技术指标,需作适当的修改。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EMI滤波器的实用方法。用此方法,至少可快速设计出滤波器,先符合低频技术指标要求。一旦设计并装配好滤波器,只需稍作修改,以满足高频技术指标。这个设计方法使EMI滤波器设计过程简化,减轻了设计工作量。
在文中采用了典型的EMI滤波器拓扑,该设计方法在两种开关电源中作了验证。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其它滤波器拓扑,不过,尚须进一步做工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