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供电”的最新话题,搜索584 次
“丝路新云”智算平台采用了12套台达HIP高集成电力模块。每套模块功率高达1.8兆瓦,由3台DPH 600k模块化UPS并机运行,搭配4组40节电池,具备15分钟后备供电能力。
EV的性价比,结构上、环保上的有利条件,应该是具有吸引力的,或者说,不应受到全球各地现有规章制度的束缚限制。
通过扁平线+Tcore+金属磁性粉末温压工艺,电感体积缩小30%以上,却能在5MHz及以上的高频下稳定工作,满足CPU/GPU等大功率芯片的供电需求。
为实现大数据中心服务器供电系统高电压变比和低压大电流输出的要求,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四变压器输入侧串联输出侧并联的电路拓扑结构,从而有四个变压器,这不但影响变换器的体积和效率,而且由于四个变压器的参数不对称,会造成不均流问题。
数据中心用电飙升,功率变换与磁性元件承压,三相供电革新、堆叠半桥电路等新招频出,它们究竟能否化解难题?且听陈乾宏教授深入解读。
2020年10月,日本首相曾代表政府官宣: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此契机的影响下,日本将大量引入可再生能源。
Navitas发布消息称,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用于数据中心应用的8.5kW电源装置(PSU)。
本文将对纳米级供电与高精度的监控器与无毛刺监控器在便携式及移动式等设备中延长电池寿命与储存时间、实现更多功能应用方案中的有效举措作重点研对。
面向未来大数据中心第三代和绿色化供电系统提出了高变比LLC谐振变换器,为了解决高变比LLC谐振变换器的变压器绕组匝数过多、绕组结构复杂这一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十”字型低匝比平面变压器。
机电伺服系统是航天器控制系统的主执行机构,其内部重要部件伺服电源作为提供电能的能量源。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伺服电源的种类,并提出将电容和电池混合储能技术应用于航天伺服电源,其中电池作为主能量源,电容作为辅助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