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电子-2021 广告 雅玛西-2021 广告

2013-2015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发展期”

2013-01-18 14:38:09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3429

摘要:  1月8日,在安凯客车举办的“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发布仪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张进华对记者表示,随着关键技术的进步、使用环境的成熟及政策的进一步落实,2013~2015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

关键字:  安凯客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1月8日,在安凯客车举办的“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发布仪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张进华对记者表示,随着关键技术的进步、使用环境的成熟及政策的进一步落实,2013~2015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

张进华指出,从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201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首先,这一年国家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张进华认为,这个规划可以看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宣言”,统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目标和工程,引导和推动了新能源的发展;其次是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布的《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产生了重大作用,根据这项创新工程,国家每年拿出40亿元,集中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最后,“十城千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电动汽车在25个示范城市得到一定规模示范运行,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公交混合动力系统有3~5个系统基本成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张进华看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正逐步走向成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不断成熟,应用成本大大降低,已达到每瓦时1元多,下一步还会继续降低;第二,随着示范运营的推广,更多车企的产品投入实际应用,在此过程中,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断提升;第三,行业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多元化探索,不管是整车销售、整车租赁、电池租赁,还是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介入,都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做出有益探索;第四,地方政府的鼓励政策也让新能源汽车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广州、上海先后出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不再采取摇号、拍卖,有效营造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推动企业和地方建设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设施。

“这些一方面为四部委下一步示范方式的调整提供直接的参考,另外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产业化进程。通过示范城市需求牵引,汽车骨干企业大幅度加大研发和产业化过程,有部分企业产品投放市场,我想未来两三年将会有大批新能源产品向市场推广。因此,2013~2015年,一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发展期’。”张进华说。

专家观点

它山之石——破解新能源汽车上路的“两电”难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许艳华

2012年12月6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发表声明,成立国家级“能源存贮研究联合中心(theJointCen鄄terforEnergyStorageResearch,以下简称JCESR)。声明中说:“这是一个世界一流科学家和一流公司组成的合作团队,他们将确保世界最先进的电池技术在这里研发出来并在美国生产”,朱棣文表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动力电池在未来美国能源以及经济安全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技术能够升级美国电力网。”

应该说,此举是继日本之后的第二个由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产业链相关的院企合作。组建有形实体的国家级动力电池研发机构,也是在美国能源部支持下的像A123系统公司这样的一些企业遭遇破产清算后,美国政府在推动先进动力电池发展上的一个重大举措。我认为,这既深刻表明动力电池对国家未来能源及经济安全的战略意义,也深刻反映了先进动力电池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的难度,以及未来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智能电网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终端的诸多挑战。

此举也是咄咄逼人的。正如朱棣文所言,JCESR的组建集聚了美国能源部下属5个国家级实验室、5所大学和4家私营公司的研发实力,由在能源研究领域长期具有领先地位的阿岗国家实验室的国际著名专家乔治·克拉布特里主持,昭示着志在必得的国家意志。

也许有人不理解,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何以为了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构建也搞举国体制?这反映了一部分人对动力电池、智能电网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意义及难度理解不够。

我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的:第一,从电池材料到电池系统,从电池系统到新能源车辆,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电网间的能量转换,涉及一系列跨界与突破,决不是仅靠传统的电池、整车、智能电网的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能各自独立实现的,需要有技术创新和研发、产业化、商业模式等交织创新。

[#page#]

从车辆需求的角度,既要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尽可能长,这就意味动力电池单位重量的能量足够高(比能量)且充放电性能好,也要能让用户接受足够低的成本。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终极挑战可能是:一个汽车油箱那样大小的体积/重量的电池组,续驶里程500公里左右,在计算了购车及使用阶段电价与油价后的综合成本与传统汽车相当。而现有电池材料体系下解决这样一对需求矛盾十分困难或没有可能,所以需要开发新的材料体系,用新技术,保证能量效率、保证安全,同时实现低成本,这是电池及其系统与车辆需求层面的课题。当然,从现状走向终极是一个渐进过程,是材料、电池、系统到车辆以及用户需求间技术经济性不断平衡的过程。

第二,电驱动车辆与电网间的能量流转换方式的课题。简言之,车辆充电、用电是间歇和不均衡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也是间歇性的,车辆与电网融合,车辆既是耗能单元也可以是储能单元,需要开发新的能量传输和储能方式技术,其间还涉及信息技术应用,以达到最佳综合能量效率,其挑战不言而喻。从研发的角度看,需要基础理论层面的,如材料机理;也需要工程开发层面的,如制备技术;还需要应用层面的,如电池系统与车辆、与电网间的能量流管理。从学科的角度看,需要电化学技术、车辆能量管理与电驱动力控制技术、电力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所以,即使美国有最好的创新机制和较强的创新力,也需要在政府推手之下组建JCESR这样一个跨学科、跨产业的研发团队。

“两电”难题也早已令国内汽车产业界忧虑。从2009年起,中汽协会会同汽车T10企业先后两次对国内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情况进行调研,对提升动力电池总体研发力的紧迫性有深刻认知。经多次研讨、论

证,T10达成共同推进建立国内动力电池研发共性技术平台的共识,并在2012年6月提出组建国家级动力电池研究院的提案(以下简称研究院),意在通过政府支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方式,打破孤岛现状,建立跨学科、跨产业的研发平台,形成“两电”相关的研发链。此提案的必要性得到业内、有关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问题是,因需要巨额投入,且短期内无以回报,希望政府能在起步阶段作为出资主体,相关研究机构、院校和产业界参与,在运行过程中也能得到政府一定的资助。而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目前的创新体制下无例可循,因此,政府能否出资,以什么方式出资,建院体制等成为难解之结,故研究院事宜至今尚在务虚阶段。还有就是汽车产业界与电网间关于充、换电模式之争,也难以让完全跨界的各方达成有效共识,更难以就共性技术课题攻克展开合作,陷入明知不可为而任其为的尴尬境地。车、电不通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推广和提高车、电综合能效的滞障。 (本文摘自作者于1月13日发表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的博客)

何光远:甲醇汽车发展正当时

本报记者 赵三明

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凤凰汽车2012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颁奖典礼上,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众望所归获得终身成就汽车人物奖。

在颁奖现场,何光远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为老汽车人他对行业的发展有两个担忧:一个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问题;另一个是目前各企业一窝蜂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的问题。

何光远表示,对于目前新能源车的开发,应该扎扎实实地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上,并且承认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去探索到底该怎么做,根据客观的条件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发展,不能跟风式的,你干什么我也干什么。

此外,何光远又一次提及了甲醇汽车的发展。他认为,搞新能源车是为了节能减排,不是“为搞新能源而新能源”,是为了节约能源,解决国家能源的安全问题,同时要改善环境,在这条路上绝不是只有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车型。

何光远透露,日前由工信部主持召开的会议正式批准了上海市与山西省联合开展甲醇汽车的规范化试点项目,甲醇汽车终于列入了国家的试点项目。“甲醇是高氧原料,本身含50%的氧,甲醇汽车最符合中国的资源条件。”何光远从资源、成本、环保等几个角度,对煤制甲醇和甲醇汽车的发展再一次论证了其可行性。

李书福呼吁提高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针对恶劣雾霾天气对交通和驾车出行造成的严重阻碍和健康隐患,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呼吁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提高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用法律法规为汽车用户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李书福表示:“对于车内环境污染,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其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非强制性法规,而且只规定了车内空气中8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设定限值,对于外部空气循环过滤进入汽车车内等其他技术环节,并未作规定和要求,但这也是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提升汽车行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防止车内空气污染对消费者的危害,李书福呼吁如下:

一、由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像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那样,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内空气质量信息,使消费者真正对车内空气污染有知情权。

二、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求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能够出具国家认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三、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据悉,沃尔沃打造“清洁驾驶舱,新车无异味”科研理念,包括外部空气进入、内饰排放、内饰纺织品认证、接触性过敏源和有害气体五个组成部分。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和多重过滤器,沃尔沃汽车大大降低道路灰尘、柴油烟尘、花粉颗粒物等可吸入物进入车内,极大降低车内二氧化氮(NO2)、氢氧化物(HC)和臭氧(O3)浓度。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