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交通工具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
有关“汽车”的最新话题,搜索35388 次
智能座舱系统的不断升级离不开被动元件的支持,电感器在智能座舱中主要发挥储能、滤波、噪声抑制、平滑电流等作用。选择高可靠性车规级电感器,将助力汽车座舱更高效、更智能。
随着汽车电子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演进,车规级大电流模压电感凭借其高可靠性、耐高温振动特性及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已成为汽车核心电子系统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感知、车载电源管理、动力总成与底盘三大控制系统中,极大地影响着汽车电子的安全稳定。
新能源汽车向高功率进阶,车载磁材正面临双重挑战:高频电磁干扰抑制瓶颈待破,宽温域损耗控制难题未解。如今,已有企业找到突破的密钥?
江苏 “三首两新” 名单里的磁性元件,技术方向有啥讲究?新能源汽车、服务器、充储领域对它的需求有何不同?场景适配的关键全在里面。
新能源汽车的EMC挑战攀升至GHz高频与-40℃~125℃宽温域,磁芯材料如何破局?科峰磁业以镍锌材料创新与1.6GHz高频阻抗性能给出答案,其磁集成技术方案已落地小米、吉利驱动系统平板变压器,并间接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在新能源汽车 OBC 磁性元件领域,30%-40% 的线材材料成本占比成为行业困局!如何破局?揭秘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平台的线材选择逻辑。
在新能源汽车 OBC 磁性元器件领域,30%-40% 的材料成本占比成为行业困局!如何破局?揭秘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平台的材料选择逻辑。
3年3倍,复合增长率79%,2024年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 450 万台,联合动力创业IPO能否成功?
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价格内卷混战终于显露出偃旗息鼓的迹象,汽车市场的秩序正逐步回归到法治轨道上来。
5月2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兴林一行莅临创四方集团福建生产基地,围绕新能源与汽车电子产业链发展展开深度考察调研,为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搭建重要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