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需科学发展,急功近利将带来隐患
摘要: 在当前“低碳”、“节能”、“环保”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克服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升温,国家相关部门将对新能源汽车加以政策扶持。但近期发生的比亚迪电动车事故,不禁让人们质疑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技太是否成熟?究竟能承担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吗?
在当前“低碳”、“节能”、“环保”成为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克服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升温,国家相关部门将对新能源汽车加以政策扶持。但近期发生的比亚迪电动车事故,不禁让人们质疑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技太是否成熟?究竟能承担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吗?
现在电动车行业有点浮夸,形成了一种国内比国外热、小企业比大企业热的局面。这种一窝蜂投资导致的大跃进使得电动车市场比较乱,不成熟的和成熟的鱼龙混杂,让一些真正做事的企业受到影响。大小企业都在做电池和电动车,都说产品好,可是试运营后,很多车跑一段时间就趴下了。出事多了,会让人觉得整个行业都有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认为:“发展电动汽车,我们和国外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车用电机外国也是刚刚起步,外国人也是刚刚在做,我们并不比国外差上一个等级。只是电力电池方面,我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是整个工业体系决定的差距。”
一位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研究院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表示:“纯电动汽车本就是一个有技术瓶颈的事物,而安全问题的硬伤更是让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举步维艰。相比之下,包括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在内的其它新能源汽车也有各自的优点。与其说完善一个可执行性未知的纯电动汽车标准,不如把新能源车发展方向放开,让各种新能源汽车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目前,由于电动汽车还处于产业化推进阶段,各国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制订标准上有所区别。相关标准化组织没有具体针对各零部件产品制订术语和测试等标准,已有标准多为通用性标准,包括电动汽车术语、操纵特性、能量特性测量、安全特性以及噪声、排放等。截至目前,欧盟共制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标准19项。美国、欧洲与日本关于电动车的标准主要集中于各种主要零件的专业性范围,整车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认为,现在的电动汽车没有几个真正是量产的产品车,都是样车、示范车。“一个正常的车型开发至少要3年时间,车型出来以后要到吐鲁番做高温实验,要到海南岛做湿热实验,要到漠河去做耐冷实验。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还要调整几年,把我们的技术搞得硬梆梆的。
专家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过硬还需一段时间,时下,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使用环节都存在不少困难。发生在国内两起电动汽车事故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也需科学发展,急功近利必将带来隐患。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