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最新话题,搜索1239 次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欧盟已吹响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号角?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欧盟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采取反补贴调查将会对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哪些影响?国内车企又该如何应对?
虽然新能源汽车受全球性经济下行压力与国内政策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在近三年呈下滑趋势,但在全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广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2020年的到来,经过10年产业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全新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路高歌猛进,在刚刚过去的2017也毫不意外的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17全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辆分别达到了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53.87%和53.3%。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计,2018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达百万,2018将是新能源汽车“破百”
步入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关键年,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受未完善的充电设施建设的制约,充电网络与充电桩是“网”与“点”的关系,在全局考虑充电网络不足的同时,也需要对充电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2014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元年,随着中央“新政”的推出及各地补贴细则的落地,私人消费市场逐步活跃起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明显提速。由工信部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要达到全球第一。
1月17日消息 配套设施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配套及技术方面,不断的积极探索,成功开发出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诸多问题尚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试验品、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尚未铺开,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若新一轮的电池革命未提前到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还需10年左右的蛰伏期。”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
比亚迪为代表的民企在新能源技术上投入不少,却为市场化的缓慢感到苦恼。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将会被外资品牌占领;而如果技术仅仅是厂商的噱头,不正视风险和责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之路仍将举步维艰。比亚迪正在加快加速全国布局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