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功率”的最新话题,搜索4600 次
在新能源汽车对高密度电源与高温环境挑战愈加严苛的当下,太阳诱电、Vishay分别推出高温、小型化、高稳定性,满足AEC-Q200标准的功率电感器产品。
随着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光储充产业正迎来新变革。如何突破安全、可靠与经济性的关键瓶颈?答案藏在从功率器件到系统架构的全链创新之中。
当AI算力推动AI服务器电源迈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时代,磁性元件与材料能否在效率、损耗与EMC之间找到平衡?从铁氧体到纳米晶,从风冷到液冷,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加速求变——AI服务器的崛起,磁性元件产业链企业该如何跟上其发展的快车?
三相逆变电路在中大功率电源中应用广泛。当逆变电感采用分离元件时,体积大、重量重;而采用常规磁集成方案和接线方式时,又面临纹波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五柱耦合集成逆变电感,将三颗电感集成在一对平行的条状磁轭上。
重卡充电仅需15分钟,液冷技术与超充网络正加速“充电像加油一样快”进程,充电模块电源大功率、高效率背后,磁性元件将面临何种挑战?
快充趋势下,充电功率向兆瓦级迈进,重构了系统架构设计和元器件选型。本文专访特来电,从磁性元件角度详细拆解兆瓦群充系统的技术路线与方案,为行业企业选型提供参考。
在5G、新能源等高功率设备爆发式增长的今天,散热效率是整机性能运行的重要一环。导热界面材料作为热管理的关键桥梁,如何突破热阻瓶颈?佳迪以六大创新方案覆盖全场景散热需求,为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散热方案。
2025年磁性元件行业迎来关键转型期,新能源与高端制造需求倒逼 "体积 - 功率" 双重突破。本文拆解技术裂变密码,前瞻中国企业如何重构全球竞争格局。
半年利润暴涨662%!传统家电企业跨界高功率数字电源逆袭,背后藏着怎样的转型玄机,又给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何种启示?
新能源汽车向高功率进阶,车载磁材正面临双重挑战:高频电磁干扰抑制瓶颈待破,宽温域损耗控制难题未解。如今,已有企业找到突破的密钥?